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对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在诸多领域内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对常规电参数(ρ及η)的测定方法技术及装置形式的选择,统计方法及置信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对露头测定的装置形式及边界影响作了理论计算并提出了合理方案,讨论了提高标本测定精度的技术措施及岩矿电性参数统计分布曲线的主要类型、影响因素及求值方法。并对统计值的置信度的评价方法谈了作者的意见及野外实例。  相似文献   

3.
评述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在合成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对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在诸多领域内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柞蚕丝纤维及织物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新技术在柞丝纤维及织物上的应用,分析了柞丝纤维及织物改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加拿大在谷物流通方面较为先进的散运方法及散运装备,如谷物散运专用车及普通车,散装面粉车及散装火车等。对加拿大食品中转站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及贸易情况进行了叙述。提出了国内加强谷物流通及食品市场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了该技术的通信方式及特点,展望了其军用及民用应用前景,并探讨了该技术的设计难点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齿廓渐开线齿轮齿形的仿真设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了非对称齿廓渐开线齿轮的齿形及啮合传动特点,给出了该种齿轮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啮合传动参数的计算公式;并以实例对这一新型齿轮轮齿形状及啮合过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这为进一步进行齿面接触应力及齿根弯曲应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合成氨三种产品的工艺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对 的各项功能,结构框图及应用环境等方面作了介绍,并介绍了使用情况及效果,对提高工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及后续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蓖麻油基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蓖麻油的性质及分子结构。重点介绍了蓖麻油及深加工产品(生物柴油、增塑剂、涂料、香料及大量化工中间体等)的制备方法及工业应用领域,对我国蓖麻油质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并对产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促进了教学的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教研教改、教学环境的改变及教学观念更新、教与学的互动等各个方面,丰富了办学手段,提升了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gold and silver from the gold clay ore containing arsenic and manganese was investigated.With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the leaching rates of gold and silver are 78.23%and 49.02%,respectively.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rsenic and manganese on cyanidation and increase the gold and silver leaching rates,a novel catalyst was added.The content of the catalyst used in the process was 8 g per 500 g org sample,the sample size was 60μm and the pH value was kept between 10 an...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干气密封非稳态下摩擦特性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考虑动、静环材料属性,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热流耦合,建立了三维粗糙实体与理想光滑刚体滑动摩擦热力耦合模型。运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了摩擦热以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粗糙表面最高接触温度随滑动时间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并且温升呈 现了一定的波动性;粗糙表面的VonMises等效应力分布极其不均匀呈非线性变化;同时,还发现最大x 方向应力分量σxx 并未出现在最高接触微凸体上;在沿三维粗糙实体厚度方向存在一拉应力区,随着滑动时间的持续,拉应力区有一定程度扩大。从而说明两端面间的温升和波动性以热传导为主要影响因素,应力的变化是由于微凸体发生了弹塑性变形。研究成果为今后干气密封启停阶段特性研究以及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传统的VISUAL FOXPRO数据库加密方法,对固定密码、可变密码进行了深入比较,根据其优缺点设计出基于VFP的比较可靠的密码设定方法。即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可变密码程序,进行加密和解密,此种方法可封闭非法用户的权限,大大提高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牡丹花的各种化学成分及花色素的提取、性能及应用,阐述了牡丹花的营养保健作用、抗氧化性和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指出了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了欧盟及相关国家支持产业研究与创新的相关措施。构建了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机制:即立法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主体地位;大力提高对知识产权的管理、运用能力,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对计算机的执行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多线程技术应运而生,现在已被许多操作系统所支持.介绍了多线程系统中互斥与同步机制,在Linux系统下利用信号量操作及利用pthread多线程函数编程实现多线程间的互斥与同步控制,并以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为例进行分析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系统辨识(3):辨识精度与辨识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系统辨识是研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讨论系统辨识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辨识精度、辨识方法的提出,辨识输入信号的设计,参数可辨识性与系统可辨识性,开环可辨识性与闭环可辨识性,可辨识性与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关系,可辨识性与输入信号的关系,以及与辨识方法收敛性相关的激励信号与激励条件,辨识算法收敛分析的基本工具,典型...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紧密相关,本文在国家尺度上,选择中国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将CO2排放纳入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函数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分析31个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规律. 结果表明:(1)2004~2014年间,31省市区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整体上升,反映我国近年来,随着土地利用程度的提高,生态安全水平向良性趋势发展;(2)在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度的空间分异上,西部地区的耦合度主要处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中部地区多在磨合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体现了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水平呈梯度空间分布;(3)从2004、2009和2014年的截面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度属于中度协调耦合阶段的土地利用制约型,高度协调耦合区间的省市区数目减少,没有省市区处于极度协调耦合区间,说明我国各省市区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水平还较低下.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的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北地区黄土广泛沉积于三趾马红土之上形成“双层异质”接触层面,控制和影响黄土滑坡的形成。为研究黄土-三趾马红土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研制可视化界面直剪仪,开展界面试样剪切试验,探讨齿面角度、含水率、干密度对其剪切破坏模式、强度与变形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样均沿界面产生剪切破坏,试样剪切破坏模式可分为齿间滑动、齿间滑动-齿面剪断、齿面剪断3种; 界面试样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呈应变软化型,峰值强度后应变“跳跃”及“塑态”特征反映出界面的脆性与塑性剪断破坏特征,剪切刚度、剪切破坏位移演化规律均受界面接触条件影响; 界面剪切过程存在明显剪胀效应,剪胀位移演化规律反映了剪切过程的齿面挤密、齿间滑动、齿面剪断与界面摩擦阶段; 界面试样强度随界面接触条件均呈非线性变化,齿面角度越大,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越高,试样剪切破坏模式越趋于脆性齿面剪断; 含水率越高,界面峰值强度越低,试样剪切破坏模式越趋于塑性齿面剪断; 界面试样干密度越大,峰值强度越大,残余强度越低,试样剪切破坏模式越趋于脆性的齿间滑动-齿面剪断。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黄土-三趾马红土界面强度准则,揭示黄土-三趾马红土复合型滑坡启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人们越发讨厌生硬与单调的人工空间,渴望富于生态与动态的自然和谐环境。利用太阳直射或漫射光线可以区分与限定空间、制造空间序列和视觉焦点,从而创造既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需要,又符合建筑功能与艺术要求的动态光空间,开辟空间组织的新设计思路,促进人们空间生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