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种基于RSSI测距的室内自适应智能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的三边定位算法:根轴定位算法,并将路径损耗指数(PLE)的实时值运用在根轴定位算法中,形成自适应智能定位系统.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的超小型水下机器人智能定位系统.融合短基线定位声纳、电子罗盘、X/Y倾角传感器和深度传感器组成超小型水下机器人定位的硬件系统,使用基于构件的方法开发了针对超小型水下机器人定位系统的水上控制计算机三维虚拟显示软件.使用马尔可夫自定位算法在实测定位声纳信号的间隙推算水下机器人的位置,提高定位速度,使其与姿态传感器同步.设计了定位算法有效性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GPS/DR的地图匹配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图辅助定位技术在GPS/DR组合定位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推理的地图匹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车辆轨迹与数字地图模块提供的路径相比较,把基于各种传感器的车辆位置与道路网络联系起来,并通过匹配过程来确定车辆关于地图的最大可能位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地图匹配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减小误差,改善对航线的跟踪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地铁列车的导航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辅助捷联惯性定位系统(SINS)的列车组合定位系统,分析了捷联系统和RFID系统的误差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设计了地铁列车组合导航定位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FID辅助地铁列车定位系统精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克服了捷联惯性系统误差随时间增大和RFID定位信息不连续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肺结节的智能识别,开发了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SCADP)。该系统包括肺实质分割、候选肺结节分割、肺结节特征选择与提取、肺结节分类、图像配准与融合、结节三维重建与定位和勾画病灶等功能模块。其中,采用活动轮廓模型的分割方法实现候选肺结节分割,采用基于规则与专家系统的决策方法实现肺结节分类;采用自由变形法实现图像配准。基于小波变换的融合方法,以区域标准差与区域能量相结合的融合规则实现多模图像的融合;基于改进的Shear-Warp算法快速实现体绘制。实验证明,该肺结节计算机辅助检测与定位系统满足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6.
GSM网络的一种实用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成熟,基站定位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实用GSM网络定位系统算法。该算法基于TA和场强混合定位方式,辅助以数据预处理以及传播模型修正来提高定位精度。根据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文中简要介绍了一种计算机实时监测的电磁式定位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硬件设计,重点介绍了关于瞄准线(即目标的方向和位置)的解算方法问题.在分析了传统算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用四元数理论求解目标的方位的算法,和改进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装配的精度,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提出了一种面向多尺寸链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模型;对比了几种多目标优化算法应用在计算机辅助选择装配中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一种以粒子群优化算法为基础的多目标优化算法,在算法中通过使用外部集的不断更新来保证算法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实例证明,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外部集中的解逐渐收敛于pareto前沿,而且解的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立体视觉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计算机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应用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化简视觉定位系统的标定和位置计算,从而减少了位置检测系统使用复杂性。利用动量-自适应学习率BP算法可提高学习速度并增加了算法的可靠性。实验表明,人工神经网络的定位方法简化了视觉定位系统标定与定位计算的复杂性,在定位精度上达到了良好效果。为机器人视觉伺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进行车辆动态定位的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一种GPS动态定位系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车辆的导航定位系统,获得了明显效果.将GPS的误差等效为马尔柯夫过程,采用描述机动载体运动的"当前"统计模型,建立了一种利用GPS对车辆进行动态导航定位的滤波模型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应用所提出的强跟踪动态定位模型和算法,与改进前相比车辆导航定位系统的精度、实用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智能组卷是近年来计算机在辅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计算机智能组卷作为一种多目标求解的优化组合问题.提出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应用于自动组卷问题,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成功应用于自动组卷,组卷速度快、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针对该导航定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无惯性测量元件的DR作为其补充定位方式,设计了北斗/DR组合导航定位系统,并找出了一种组合导航定位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了将北斗/DR组合定位系统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将北斗定位系统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矩阵理论不但是经典数学的基础,同时又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理论,它是工程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其中逆矩阵又是矩阵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矩阵求逆运算在线性预测,误差控制码,图像处理及3D运算中很常见。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矩阵理论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增强其性能,选择一种好的算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矩阵求逆方法,其中详细介绍了全选主元Gauss-Jordan快速求逆算法,进行了算法分析,并编程实现了用此种方法对矩阵进行求逆运算。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矩阵求逆在北斗双星定位系统上的应用。基于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缺点介绍了利用3颗卫星的导航定位系统,它可以消除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两大缺点—用户位置易暴露和系统用户数量容易饱和。因此,为我国发展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计算机仿真技术受到体育科研和教学人员的普遍青睐.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为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提供更加有效的、崭新的训练指导.论文通过对大型团体操队形变换路线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路线变换算法——最短路线优先算法.同时,针对产生的路线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冲突的方法.最后对论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说明能够为团体操的演练提供很好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低频(LF)唤醒技术和极限学习机(ELM)分类算法的无线定位系统.实现了低频唤醒、射频应答的电路结构和通信回路,实现了有源应答器的超低待机监听.通过比较各类型的多种射频定位算法,选用基于ELM分类的定位算法,对低频唤醒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数据进行分类并实现定位,有效降低了定位算法在线阶段的计算量,在单片机系统中实现了实时定位计算.测试结果表明:定位系统在有效范围内定位精度可达15 cm,定位正确率可达95%以上,在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超高频(UHF)频段射频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编程辅助教学专家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程序设计课的专家系统,它是教学专家系统在高等学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上的应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检测、纠正程序中的错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编程辅助教学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并从它的知识库的构建、推理机制的算法实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修泉  李艳红  刘畅  黄平 《测控技术》2017,36(8):150-154
针对胶囊内窥镜磁定位磁场计算模型复杂和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逆推定位算法.在胶囊内窥镜磁偶极子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磁定位系统数学模型,采用一种快速的定位求解算法,以最小二乘法构建磁定位目标函数,根据阵列磁阻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通过线性算法计算出胶囊内窥镜中永磁体位置和方向的一个初值,使用非线性算法进行迭代,求解胶囊内窥镜永磁体位姿最优解,简化了定位算法的复杂度,实时性得到大大提高.同时搭建胶囊内窥镜磁定位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外星球的未知环境要求星球车能够稳定且精确地自定位.我们首先引入了一种由中心计算机、星球车和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星球车定位系统模型.接着,结合粒子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的各自特点,提出了基于粒子滤波-扩展卡尔曼滤波(PKF)星球车导航的定位算法.PKF使用粒子滤波获取车体初始位置估计,之后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继续跟踪星球车.当星球车遇到短暂无信号等情况时,PKF会根据系统状态在两种滤波算法中切换.仿真结果表明PKF定位算法具有很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9.
类GPS超声定位系统及其多基站距离估计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常规超声波局部定位系统的缺陷,介绍了类GPS超声定位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超声扩频测距时延估计模型,根据此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FFT的单基站距离估计快速算法.根据多基站接收信号的特点,在单基站距离估计算法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的多基站距离估计算法.实验研究表明,在获得发射信号载波频率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多基站距离估计算法运算量不大,并能精确得到距离估计值,从而为小车的精确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基于GPS/PDA技术的水源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针对传统球面距离算法复杂度高,在手持平台实时性无法保证的问题,对算法做出改进,并且在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下,基于.NET平台使用C#开发出一套水源定位系统。系统包括水源位置信息的采集,水源位置数据库的组建,以及对水源数据库的操作。该系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手持定位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