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护河流健康促进人水和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湖南省河流的基本状况 大家知道,生命是宇宙间最普遍的存在形式,但是关于生命的定义,长期以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生物学界认为,只要能够完成消化、呼吸、发育、生长、新陈代谢的系统都可视为生命系统;生物化学家往往把传递遗传信息的系统看作是生命有机体;进化论者又把能够通过自然选择进化的系统看作是生命;生态伦理学家则指出,生命不仅是指人类或其他有机体,也包括河流、大地景观和其他生态系统等。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生命最普遍的含义是存在和消亡,一种自然本体只要具有存在和消亡的过程,都应该是具有生命的,  相似文献   

2.
人水和谐评价指标及量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左其亭  张云  林平 《水利学报》2008,39(4):440-447
本文论述了人水和谐的概念和内涵,并以健康、发展、和谐三大量化准则为框架,构建了人水和谐量化指标体系.通过单指标的定量描述、多指标的综合描述以及多准则的集成方法,量化了人水和谐程度等级,提出了人水和谐度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郑州市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综合评价城市人水和谐度,从水资源、生态、社会、经济4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Spa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城市人水和谐度评价模型,对北京市2011-2016年的城市人水和谐度做出评价,并与投影寻踪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人水和谐度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北京市应重点从社会、经济方面提高城市人水和谐度,与北京市实际情况相符;该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客观合理地评价区域人水和谐状况,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合作博弈权重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人水和谐发展度进行评价;建立基于信息熵的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人水和谐协调度进行评价;综合考虑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计算系统协调发展度,以此对苏州市2011—2016年人水和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州市人水和谐协调发展度为0.436~0.724,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小河流的特点,结合近几年中小河流治理实践经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河流回归自然的理念,对中小河流治理原则、设计基础资料、治理标准、治理措施等进行思考,为今后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人水和谐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构建了人水和谐量化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和属性识别法,进行了西安市2000-2005年人水和谐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一致,西安市人水关系处于较不和谐范围,有趋近较为和谐的趋势,可变模糊评价是一种可行的人水和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唐军  梁小侦 《人民珠江》2007,(A02):50-52
分析邕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预测南宁市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阐述维护邕江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的必要性,提出了维护邕江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的指导思想、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水和谐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戴会超  唐德善  张范平  王冰伟 《水利学报》2013,44(8):973-978,986
城市的快速发展给城市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水资源短缺、水淹和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实现人水和谐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和谐理论,对城市人水和谐内涵、城市人水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和城市人水和谐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城市人水和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城市人水客观和谐与主观和谐两个方面建立了城市人水和谐的评价指标,研究城市人水和谐评价模型与方法,建立了城市人水发展度计算模型、城市人水协调度计算模型、城市人水和谐主观感受度计算模型以及城市人水和谐度计算模型,最后,应用所建模型分析评价了南京市的人水和谐度。  相似文献   

9.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波澜壮阔,古老的黄河沧桑巨变,黄河人用勤劳和智慧,筑起了一座座治水丰碑,谱写出一曲曲治黄壮歌。  相似文献   

11.
围绕新常态水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时评价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是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关键的环节。借鉴欧美水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及已开展的桂江健康评估项目相关成果,对基于生物和生境参数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把16个水生态评价参数的指数和级别划分为6级并规定其分级范围,以及确定各评价参数的权重,初步建立了包含水生生物、水文情形、水质状况及河流形态结构等四大评价要素的广西河流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桂江流域水生态为例进行评价,以期为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唐军  梁小侦 《人民珠江》2007,(Z1):50-52
分析邕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预测南宁市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阐述维护邕江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的必要性,提出了维护邕江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的指导思想、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开展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阐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河流水生态问题以及以往河流治理中的经验教训.介绍新一轮河道治理规划与实践中初步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河流健康问题日益被重视.关于河流健康的定义及河流健康评价研究也层出不穷,重点对国外及国内几大流域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各类河流健康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就河流健康评价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价中小河流治理成效,文章立足于湖南省中小河流特点,运用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新时代治水思路,从河道行洪安全、河流形态结构、河流生态健康、社会服务功能、河流管护情况5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适用于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优、良、中、差、极差5个评价等级及对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成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研究成果旨在为湖南省中小河流治理成效评价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为其他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人水和谐论及其应用研究总结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其亭 《水利学报》2019,50(1):135-144
人水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人水和谐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水关系,人水和谐论是研究人水和谐问题的一个新理论方法,系统总结人水和谐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人水和谐论提出背景及研究过程的基础上,把人水和谐论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2005年以前)、形成阶段(2006—2017年)和发展阶段(2018年以后)。在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人水和谐论体系框架,包括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应用实践,并对其主要内容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人水和谐的基本原理和判别准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展望人水和谐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开展人水和谐论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明华 《人民长江》2009,40(14):1-2
洞庭湖治理取得了重大成果,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生态安全保障能力。面对水资源短缺和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建设生态洞庭的基本思路应是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坚持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坚持维护健康,有效保护。指出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加快实现洞庭湖区水资源统一管理,积极改善洞庭湖区水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区域人水和谐状况,构建新型萤火虫算法(NFA)-投影寻踪(PP)评价模型。以文山州2006-2018年资料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选取8个典型测试函数对NFA进行仿真验证,并与教学优化(TLBO)等4种优化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遴选16个指标构建区域人水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在各分级标准阈值间采用随机内插的方法生成样本构建人水和谐度评价投影目标函数,利用NFA优化求解该目标函数的最佳投影向量,构建NFA-PP模型对研究区2006-2018年人水和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NFA寻优效果优于TLBO等4种算法,具有较好的寻优精度、极值寻优能力和全局搜索能力。NFA-PP模型对实例2006-2011年人水和谐度评价为"不和谐",2012-2016年评价为"基本和谐",2017-2018年评价为"较和谐"。2006-2018年文山州人水和谐度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广东湿润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广东湿润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阈值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方法在缺乏实测资料的河流健康评价上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效果,并且该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在广东湿润区河流具备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坚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与协调。确立人水和谐相处的正确价值观;确立人水共存的治水管理体系;确立合理、协调的节约用水模式;确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水和谐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