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永坚 《山西水利》2011,27(7):31-32,34
介绍了松塔水电站枢纽工程概况,分别对上、下游围堰的工程地质条件从地基承载力、地基及绕坝渗漏、地基渗透稳定性等几方面进行评价,认为上下游围堰存在堰基渗透稳定、堰基渗漏及绕堰渗漏问题。建议对上下游围堰进行防渗处理,对地基表层中的低液限粉土层采取挖除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4,(1):104-106
结合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双河水电站拦河闸坝为例,研究了深厚覆盖层及复杂地基情况下闸基的渗流特性,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各种组合的渗漏量、坡降、渗压随防渗帷幕深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现有防渗措施下,墙后覆盖层内渗流量均不大,渗透坡降均很小,满足渗流稳定性要求,对覆盖层地基和两岸分别采用的防渗墙和帷幕灌浆防渗处理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田间  季安  牟燕妮 《治淮》2009,(3):36-38
在我国病险水库中,大坝渗漏和坝坡稳定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土石坝的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混凝土防渗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它不但可以减少渗漏量,还能大大降低坝后渗透坡降。但是,进行防渗处理设计时往往容易忽视一点:防渗墙在解决了土石坝渗流问题的同时,也会造成上游坝体浸润线抬高,对水位降落工况上游坝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厚覆盖层地基和两岸坝肩绕坝渗漏的存在,将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及水库工程效益的发挥,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降低坝基及两岸坝肩的渗透流量。以某水库为例,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该水库的主要地质构造、坝体及坝基几何形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考虑正常蓄水位下防渗墙的厚度(0.6、0.8、1.0和1.2 m)、延长两岸坝肩(50、60、70和80 m)及地基(6)-2地层的深度(3、6、9、12和15m)等方案,从地下水位线等值线、渗透比降、渗透流量等方面研究坝基和两岸坝肩的渗流场特性及稳定性分析。通过增加防渗墙厚度、延长坝基及两岸坝肩的深度,坝体、坝基及两岸坝肩内的地下水位等值线均向防渗墙处靠近,防渗墙内水头损失增大;坝体、坝基各分区及防渗墙的最大渗透比降满足渗流稳定性要求;延长防渗墙深入两岸坝肩的深度能有效降低坝肩的渗透比降,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坝肩渗透流量,降低墙后坝肩浸润面;单纯改变防渗墙厚度并不能有效控制坝基渗透流量,需加深防渗墙深入坝基的深度来控制坝基渗透流量。建立的某深厚覆盖层土石坝的三维渗流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渗流控制方案的合理优化,该研究可为我国深厚覆盖层土石坝渗漏及渗透稳定问题评价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堤防地基渗透破坏机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日本阿武隈川地基渗漏防治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用有限元饱和-非饱和渗流解析,对地基渗透破坏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对地基防渗处理方案的解析,明确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指出了地基防渗处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壁庄水库副坝地基渗漏地层存在埋藏深、厚度大、渗漏强的特征.强渗漏地层不仅使水库年平均损失水量7200万m3,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副坝铺盖、坝顶严重裂缝和坝基渗透破坏.通过对坐落在散粒体复杂地基上的均质土坝加固处理的各种防渗技术研究,根据地层渗漏特性,采取了组合垂直防渗方案进行彻底的加固处理.各种检测成果表明处理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地基修做截渗墙、堤身铺设复合土工膜的防渗结构 ,可有效解决黄河大堤堤身、堤基渗漏问题 ,是黄河堤防防渗加固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黄河堤防混凝土截渗墙设计深度、厚度及强度的确定 ,截渗墙抗渗能力分析 ,结构强度计算及整体防渗结构的渗流稳定分析 ,以及利用液压开槽机连续槽孔法进行混凝土截渗墙施工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经验 ,提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堤防地基渗透破坏机制及其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日本阿武隈川地基渗漏耻汉工程中所蚰以的问题,应用有限元饱和-非饱和渗流解析,对地基渗透破坏发生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和讨论。经过对地基防渗处理方案的解析,明确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指出了地基防渗处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层间错动带渗流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规模巨大,层间错动带C2贯穿左岸地下厂区整个防渗线路,由于其性状差、透水性强、允许渗透比降小,是左岸厂区主要渗漏通道,因此,提高C2的防渗能力和渗透稳定性,防止形成集中渗漏通道,对左岸厂区防渗体系至关重要。为此,采取截渗洞、系统帷幕灌浆和排水孔幕相组合的防渗排水工程措施,通过三维渗流场有限元计算及帷幕灌浆试验对防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渗洞和帷幕灌浆能有效截断渗漏通道,排水孔幕排水降压效果显著,C2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地下厂区上游侧渗流场影响不大; C2影响孔段可灌性好,灌后能够满足透水率小于1 Lu的工程防渗要求; C2渗流控制措施总体合理有效,但是排水孔揭穿C2部位渗透比降较大,最大可达7. 0,蓄水初期应重点关注,避免发生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10.
北方某水库由渗漏引起的浸没及渗透等主要地质问题,通过采取换填、垂直防渗墙、设置截渗沟等工程设施,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煤幺寨水库均质土坝防渗效果不佳、坝基(肩)渗漏等问题,经实地踏勘并结合土料土工试验分析成果,对大坝渗漏现状、渗流性态和结构整体抗滑稳定性进行全面安全复核。分析成果表明:渗流性态符合规范要求,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大于规范限值指标,大坝整体安全稳定性较好。针对坝基及右坝肩渗漏问题,采取充填式灌浆为主,辅以两岸坡及坝基常规帷幕灌浆的组合防渗方案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瀑河水库渗漏情况,以及深厚砂卵石层上覆细砂和黄土状壤土的双层地基条件,采用土工膜水平防渗处理措施。水平防渗处理设计主要包括确定库区土工膜水平防渗范围和土工膜防渗结构设计以及库区局部处理的防渗设计。该方案可以基本解决库区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喀拉也木勒水库库区渗漏问题,设计了三种防渗措施,利用有限元程序MIDAS-GTS分别对三种防渗方案以及原地基条件进行了三维渗流计算,分析了各个计算方案下的渗漏量、水力坡降及渗透稳定性,并对库盆防渗措施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原地基条件下库区地表附近的渗透坡降超过临界允许值,存在渗透破坏风险。(2)采用全库盆铺设土工膜条件下产生的渗漏量最小。(3)采用黄土和土工膜相结合的防渗方案能起到很好的防渗效果,并且施工简单,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4.
大梁水库是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上的调节水库中最重要的一座。水库防渗层主要靠库区第三系N2红黏土层,由于红黏土层分布不均,左右坝肩存在N2红黏土局部缺失和湿陷变形,造成右岸向井西煤矿采空区产生永久渗漏和左岸邻谷渗漏问题。为减小水库渗漏损失及渗透破坏,在水库左、右岸采取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形成水库完整防渗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天野 《陕西水利》2016,(Z1):66-67
深厚覆盖层存在地质条件复杂、结构松散以及渗漏严重情况,而深厚覆盖层防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渗漏问题,确保构筑物不会因地基出现质量问题。本文以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为案例对象,分析新疆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中深厚覆盖防渗技术的应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防渗处理是岩土工程中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采用粘土铺盖结合深层搅拌截渗墙技术,对第三系砂土地基覆盖及岸坡灰岩出露区的防渗处理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工程的渗漏途径,使水库的建设顺利进行,经处理后的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应用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某水库大坝为黏土心墙砂砾石坝,坝体采用黏土心墙防渗,坝基上部第四系松散堆积物采用混凝土连续墙防渗,下部基岩和两岸采用帷幕灌浆防渗。随着大坝填筑至坝顶,水库开始拦蓄少量河水,发现坝后排水棱体底部有多处渗水点,尤其是下游排水沟渗水明显。初步观测发现,各渗水点数量和流量有增多、增大发展趋势。坝区渗漏不仅影响水库效益,而且在坝体及坝基岩土体中可能发生渗透变形问题,危及大坝安全。通过对工程防渗体系勘察分析,初步查明了大坝渗漏原因及渗漏通道分布,为工程处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达西定律给出了有限深透水地基上的土坝非水平长铺盖渗漏影响的渗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金防渗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为确定防渗范围的最优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达西定律给出了有限深透水地基上的土坝非水平长铺盖渗漏影响的渗透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盘防渗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计算方法,为确定防渗范围的最优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云南青山嘴水库主坝为坐落在砂卵砾石地基上的砾石(黏)土心墙石渣坝。针对其筑坝材料的料源组成复杂、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陷及地震液化问题等特点,对坝基砂卵砾石层进行强夯处理,防渗心墙采用砾石土料和黏土料两种防渗土料填筑,坝体采用以砂泥岩为主的夹砂砾岩、砾岩石渣料填筑;防渗心墙反滤层按保护两种心墙料要求设计,心墙下游坝基面按满足与坝体间的过渡关系设置水平反滤层,有效地解决了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破坏问题,使心墙防渗土料和坝基砂卵砾石层均得到保护,保证了大坝的渗透稳定性。工程于2009年投入运行,实测不同库水位情况下的主坝渗漏量变化和坝体累计沉降量均低于设计值,施工质量良好,运行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