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加快新工科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为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背景,化学专业应该更加强调应用性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提升传统理论授课的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本文将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及探索。旨在提升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罗华军  周媛  邹坤 《广州化工》2012,40(21):190-190,199
通过"顶天立地"式工科药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接触到药物化学的发展前沿;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接触生产实际,以适应社会对工科药物化学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高校面向未来布局新工科建设。本文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受限,导致工程人才跨界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就业环境对新工科人才的要求,基于新工科建设和化工原理课程特点,将新工科的理念引入到化工原理教学中,通过搭建非实体平台,提升工程人才质量,以期为本科院校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新工科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为背景,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从当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首先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化学专业的专业定位、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加强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进行了探索实践,期望为其他地方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短缺,急需各个高校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文章以百色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为例,从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体系的改革及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化工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针对工程化学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化学跨学科课程改革新思路,以土木专业为例,采用广域课程模式,构建以模块化教学、项目式课程、梯度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工程化学土木专业跨学科教学体系,完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学科交叉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人才不同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更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目前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以培养新工科人才。本文就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培养新工科人才高效课堂应具备的要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工科院校设置材料化学专业的定位及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从材料化学教育的发展和广西有色金属行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出发,探讨了工科院校建设材料化学专业的定位以及建设,提出了符合西部特色人才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9.
李盼  刘应敏  薛郑州  杨晨  魏伟  瞿鹏 《广州化工》2022,50(3):154-155
为应对新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教育部设置了新工科专业,引发了高校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新工科背景下产生的新工科专业,而新能源材料概论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文以商丘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范例进行实践探索,针对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培养"新工科"人才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实验室开放对于高校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以化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实施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有助于培养面向社会的"新工科"人才,有助于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更有助于提升我校的工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建设理念、人才结构和知识体系方面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科学技术与卓越工程人才对化工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应通过注重专业和产业对接,服务社会经济、注重学科交叉和创新创业能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及注重家国情怀等方面对地方高校化工创新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考虑,并以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说明新工科背景下化工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秦海波  张兵  司成伟 《化学工程》2023,(11):112-113
<正>新工科建设是指以培养现代工程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推动高等工科教育模式和内容变革与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课程思政建设则是指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方式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具有密切的协同关系,新工科建设注重培养具备广泛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高校复合材料与工程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为例,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调研,了解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更好的建设新工科专业,以其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倩倩  冯攀  马慧 《广州化工》2022,50(10):182-184
当代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更注重高等工科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更高的工程素养,传统工科教育理念正逐步向新工科教育转变。此外,高等院校工科人才培养应注重专业知识与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本项目以《工程金属材料》课程为例,将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改革有机结合开展教学设计研究,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服务于制造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金鑫  梁鑫  胡坤宏 《广东化工》2024,(6):147-149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培养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提出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采用以科研反哺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了基于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备SnS薄膜的本科物理化学实验方案,深入探究基底材料和加料顺序对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该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概念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制备功能薄膜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前沿材料制备技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未来战略产业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功能高分子材料因具有学科交叉性强、理论知识体系覆盖面广、应用性强等特点,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缺乏工程教育环节已难于培养适应新兴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因此,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构建产业、课堂、科研、竞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融入了工程教育环节,达到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为大湾区能源高分子、高端药用高分子、智能高分子等新兴产业输送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迎合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基于"三三育人"体系,为完善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机制,以南京邮电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实践点,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在培养目标的精准定位、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的构建与优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学研究及合作交流的开展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环保设备基础》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了适应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新工科水平提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课程考核体系完善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建设对大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从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基础化学实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力求为新工科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新工科"建设的深入推进,急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在分析了"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从课程内容回归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及课程论文着手,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出具有责任心、创造力的复合应用型优秀化学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