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 言氯气中氢、氧、二氧化碳等含量是氯氢处理过程中较重要的控制指标。文献报道的测氢方法有燃烧法、爆炸法等 ,也有吸收完氯气后用色谱法测定剩余气体中氢、氧、氮的方法。笔者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氯气中氢、氧、氮、二氧化碳的含量 ,对色谱气路系统做了一些改造 ,样品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后直接进样 ,几种组分可一次检出 ,方法简便、快捷、可靠。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仪器 :日本岛津GC - 1 4B气相色谱仪 ,带气体进样器 ,CLASS -GC1 0色谱工作站。试剂 :浓硫酸 (98% ) ,2 0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标准样 (北京华元气体化工公…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探讨了元素分析仪同时测定有机化工品中碳、氢、氮、硫元素含量的方法,利用多个实验室对测试方法进行回收率试验,统计并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研究了陶瓷中氢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分步升温的方法确定合适的分析温度,通过添加金属助熔剂提高氢的释放效率,采用钛合金标准样品来制备工作曲线,解决了陶瓷中氢含量测定的难题,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5,(7)
根据新的国标GB/T30733—2014,以SDCHN435碳氢氮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氢氮为例,阐述了煤中碳氢氮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正确测定煤中碳氢氮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物质,关于煤类型的研究对提高煤炭利用率,节能环保,合理使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通过技术性手段对煤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是研究煤的种类及加工途径的重要方式。基于此,主要通过碳氢氮分析仪对煤中的碳氢氮进行测定,重点阐述测定原理以及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开氏定氮法测定煤中氮含量消化时间过长,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有时甚至测不出结果的缺陷,进行了反复地分析、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煤中氮含量的测定方法能准确测定年老无烟煤的氮含量,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具有精度高、误差小、分析成本低、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尿素中含有酰胺态氮,按原来的方法测定需用硫酸铜和硫酸进行消化,消化后定容,再移取一定量的溶液进行蒸馏;而改进后的方法取消了硫酸铜,只用硫酸进行消化,消化后直接加碱蒸馏不需要定容。即用硫酸将尿素中的酰胺态氮转变成铵态氮,再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氨,用过量的硫酸溶液吸收, 相似文献
9.
以重油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都配备空分装置以制备氧气,用部份氧化法制造油煤气,经过净化、配氮再合成为氨。空气中不仅含有氧和氮,还含有氩、氦、氖、氪、氙等惰性气体。其中氩在空气中占有0.93%(体积),它将影响到空分产品氧和氮的纯度。如果不采用分离氩的措施,则欲制得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化工过程中产生的氫气、甲烷、氧气和氮气组成可燃性混合气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工作,並与Le Chatelier公式进行了对照,可供化工过程的安全防爆和回收利用可燃性尾气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了渭化集团公司商品氩、氧、氮生产装置的概况和特点,分析了潜在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工业硫化钡中钙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可行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9‰,回收率为88-90%,完全能够满足微量分析的要求,可代替仪器分析方法,节省仪器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4.
复混肥中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混肥中总氮来源于基础肥料中的硝酸铵、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尿素、碳酸氢铵等。氮的存在形态有硝态氮、铵态氮、酰氨态氮。测定时 ,必须根据氮的存在形态采取不同的测定方法。从操作方便和装置易得考虑对测定装置进行改进 ,从环保和分析操作者安全方面考虑 ,采用伍德合金作为还原剂。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和试剂( 1 ) 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及定氮装置。( 2 ) 主要试剂1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 0 .5 mol/L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 .5 mol/L3 伍德合金 ( Cu5 0 %、Al45 %、Zn5 % )1 ·2 实验方法称取含总氮 70~… 相似文献
15.
复混肥中总氮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棕色环法定性鉴别硝态氮,并采用半微量定氮装置对复混肥中总氮含量进行测定,具有准确度高、平行性好等优点,效率为国标检测方法的5倍,能快速准确出具结果. 相似文献
16.
Pregl提到数种測定磷的方法,一般都采用重量法,样品以硫酸和硝酸消解,最后成磷鉬酸銨(NH_4)_3PO_4·14MoO_3沉淀称量。重量法的誤差范圍为±0.1%,准确度較高,但制备試剂及进行沉淀必須严格地按操作方法进行,因为此种形式的沉淀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此外,重量法所需时間較长(約一昼夜),也是一大缺点。容量法操作时間比重量法更长。比色法虽能快而准确地进行測定,但是只适合于含磷量低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18.
该实验旨在现有的分析环境和样品条件下,寻找到最合适的分析氧氩含量的方法。实验样品参考工艺气条件,为氧气、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需要准确测定氩气含量。因目前较难直接准确测定氩气的含量[1],所以采取间接差减,计算得到氩气的含量。该实验仪器原设计为双通道,氧氩合量减去氧气含量。仪器采用热导池检测器,双5A分子筛柱并联[2]。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氧气含量高于氧氩含量的情况。检测器原理是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导热系数,氧气导热系数为0.0240W(m/℃),氩气的导热系数为0.0 1 7 3W (m/℃),氧气的导热系数高于氩气的导热系数,当氧氩混合占比一定,而单一氧气或氩气占比不同时,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非一个固定值,绘制标准曲线时,各点的氧氩比是一个固定值,但实际样品是波动的,从而产生误差。当氧氩占混合气体比例较小时,即使各自占比波动,热导率变化也相对较小,但该实验中涉及的样品和日常工艺气,氧氩含量较高,且氧氩各自占比波动大,热导率差异无法忽略,因此产生较大差异。如果只测定单一组分,就可忽略氧氩占比波动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