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轻兵器》2015,(15)
<正>西洋手杖(Stick),旧时是西方绅士的一种必备装具,用于显示自己的风度与身份。在中国清朝末年到民国年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也喜欢手握一根西洋手杖,效仿西方绅士的模样。西洋手杖诞生于何时?流行于何时?有哪些形制及种类?请看——西洋手杖与传奇故事据欧洲史料记载,西洋手杖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这是一段描述空心手杖藏蚕种,由中国带到西方的传奇故事。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公元  相似文献   

2.
《轻兵器》2017,(12)
<正>草原游牧民族尤其是匈奴人,在与中原王朝相互征战的几百年时间里,除了隔阂与敌对之外,也是文化、艺术、民族习惯相互交融的时期。其中,中原王朝的刀剑文化通过匈奴人及其他草原民族向西传入欧洲,并在遥远的欧洲留下了中华文化的影子。中原王朝与草原王朝的剑主要有哪些形制?有何承袭关系?请看——  相似文献   

3.
《轻兵器》2017,(13)
<正>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产品中,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武器,有的装备军队,有的则完全应用于民用领域。这些特殊的产品也是斯普林菲尔德武器的组成部分——佩剑、佩刀及军刀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制造的冷兵器除步枪刺刀外,还有佩剑和军刀,这些佩剑和军刀保留了欧洲几个世纪以来的传统样式,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制式样本。  相似文献   

4.
《轻兵器》2017,(5)
<正>早期簧轮枪大都会博物馆盔甲武器系列藏品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古董火器,包括16~17世纪的簧轮枪,18世纪的燧发枪,以及19世纪的火帽击发枪和早期转轮手枪。这些古董火器是同时期、同类火器中的佼佼者,以奢华的装饰和承载的文化而成为枪械艺术珍品。展览大厅一个立式玻璃展柜展出了4支装饰精美、来历不凡的早期簧轮枪。这几件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董火器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它们代表了当时轻型火器的4种基本形态:(1)打猎徒步  相似文献   

5.
《轻兵器》2017,(7)
<正>本文上篇呈示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法国火器,包括16~17世纪、18世纪、拿破仑时代、19世纪国际博览会上的法国火器等,本篇则展现意大利火器、西班牙火器、英格兰苏格兰火器——意大利火器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是欧洲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从16世纪开始,这里就有了武器生产。制造火器的手工业作坊大多集中在布雷西亚一带,高品质的布雷西亚枪械产品,因不断向外销售而广为人知。17世纪以后,布雷西亚  相似文献   

6.
《轻兵器》2017,(2)
<正>自本期起,开始展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刀剑艺术品,本篇首先呈现欧洲长剑与格挡匕首、欧洲轻剑与细剑、英国笼形护手剑与十字护手剑——欧洲长剑与格挡匕首长剑,是一种侧肩使用的兵器,也是16~17世纪欧洲最为平民化的武器。其主要特色是具有双面的刀刃、极其锐利的剑尖及精美的护手。在1525~1625年,长剑通常搭配格挡匕首使用,因为在没有穿戴盔甲或佩带盾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轻兵器》2017,(1)
<正>中世纪末期,骑士仍是欧洲各国军队的主要成员。他们常用的兵器是长矛、长剑与盾牌的组合,而匕首是骑士步战时的辅助兵器,它也是贵族与平民喜欢佩带的防身、决斗兵器。贝斯拉德匕首即是欧洲骑士的经典匕首之一,它发源于瑞士,14世纪开始流行于欧洲各国,并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不断发展变化,演绎出不同的形制——  相似文献   

8.
江小宁 《轻兵器》2016,(4):30-34
正匕首是一种便于携带、适合近距离攻击和防卫的短兵器,也是刺客的常用兵器。中国早在夏朝已出现青铜制匕首,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匕首。在中国古代史学名著《战国策》中记载有"荆轲刺秦王"的典故,荆轲使用的短兵器即为匕首,成语"图穷匕见"即源于此处。在西方,古埃及时期就出现了金制匕首,中世纪时期出现了圆盘匕首(Roundel Dagger)、耳式匕首(Ear Dagger)以及睾丸匕首(Ballock Dagger)等形制,其中的圆盘匕首在欧洲最为流行,到了15世纪,圆盘匕首已经成为骑士的标准装备之一。圆盘匕首为何在骑士中流行?其形制如何?如何使用和配带?请看——  相似文献   

9.
《轻兵器》2017,(6)
<正>【上期回顾】本文上篇呈示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早期簧轮枪、16~17世纪的德国簧轮枪、巴戈利亚宫廷火器、萨克森选帝侯及其侍卫的武器、欧洲象牙雕饰武器等,本篇则展现16~17世纪的法国火器、18世纪的法国火器、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火器、19世纪国际博览会上的法国火器——  相似文献   

10.
蔡沁梅 《轻兵器》2020,(1):80-82
正位于亚洲南部的群岛国家菲律宾,自公元16世纪起经历了从西班牙、美国再到日本的数百年殖民统治,加之该国部落众多,不断的族群迁徙及内部族群冲突不断,不仅当地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充分融合在一起,而且本土的兵器种类较多,形制特点也涵盖了欧洲与东南亚兵器的多重特点。其中有一款卡皮兰刀,成为代表菲律宾古老艺术和传统的象征物品——  相似文献   

11.
《轻兵器》2018,(10)
正1642~1651年,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最终议会派赢得了胜利,在身穿红色制服的新模范军基础之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英国陆军由此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这一内战期间,双方军队的日常饮食怎样?战俘及编外人员的饮食又是怎样?本文为我们揭示——内战前的英国17世纪初期的欧洲大陆并不宁静,"三十年战争"(反对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哈布斯堡王朝的欧洲列强与哈布斯堡王朝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从1618年开始爆发冲突,直至1648年才宣  相似文献   

12.
江小宁 《轻兵器》2016,(1):36-40
正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经过不断地掠夺和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王国。其之所以成为世界霸主,也与积极吸收和借鉴当时的各种先进技术有关。在武器领域,罗马军团使用的短剑与匕首是最好的佐证之一。罗马短剑与匕首诞生于怎样的战术背景之时?其形制有哪些特点?如何使用和佩带?本文从西方古代早期的战术演变与罗马短剑产生的关系说起——  相似文献   

13.
《轻兵器》2015,(12)
<正>德国双手剑是15~16世纪德国步兵使用的一种著名冷兵器,其特点是剑身较长,使用者需双手握持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剑的威力。本文为您展示德国双手剑的主要形制特点及其一些剑术方法——德国双手剑盛行于15~16世纪,是德国步兵专用的、非常有杀伤力的冷兵器。双手剑剑身较长,一般长度为150~170cm,质量为2.3~3.6kg,但使用起来并不笨重。从流传下来的样式来看,德国双手剑有着比较大的十字形护手,护手的一端或两端设有球形或环状装饰。由于德国双手剑尺寸较大,士兵一般不佩带在身上,平时用羊皮包裹剑身,放在马车里,到战斗时才取出。  相似文献   

14.
正佩什喀茨尖刀是波斯帝国萨法维王朝时期(公元1501~1736年)出现的一种冷兵器,其主要用于刺穿士兵穿戴的链甲等防护装具。佩什喀茨尖刀的形制如何?流传于哪些国家和地区?请看——起源追溯佩什喀茨尖刀何时出现于波斯帝国,考古学家依据一把古董级佩什喀茨尖刀,推测其出现的时间不晚于17世纪初期。这把佩什喀茨尖刀是17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派往印度的使节送给莫卧儿王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在其塔楼布设了"17世纪战争"展区,展示了17世纪三十年战争和英国内战期间的武器、盔甲及其他相关展品。17世纪,欧洲最大的战事是发生在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这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英国卷入这场战争。在三十年战争尚未结束的时候,英国于1642~1651年发生大规模的内战,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展开一系列武装冲突和  相似文献   

16.
<正>古舍施尔弯刀由大马士革钢打造而成,以其坚固锋利和装饰艺术而驰声寰宇,被公认为世界名刀之首。该刀起源于何处?其形制及特点如何?请看——波斯国与舍施尔弯刀提到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人们会如数家珍地列举出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及古巴比伦。除此之外,古文明的发源地就是波斯了。波斯是伊朗的古希腊语旧称译音。从公元前600年开始,希腊人即将伊朗高原这一地区称为"波斯",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Pars)。尽管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不断更迭,但"波斯"一词始终是外界对这一地区的普遍称呼。直到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伊朗这一国名才在国际上逐步得到公认,但"波斯"一词现今还经常被使用。在  相似文献   

17.
《轻兵器》2017,(3)
<正>【上期回顾】本文上篇主要呈现了欧洲长剑与格挡匕首、欧洲轻剑与细剑、英国笼形护手剑与十字护手剑,本篇则展示欧洲猎剑与猎刀、美国银柄细剑与银柄刀、授(赠)予美国军官的荣誉佩剑——欧洲猎剑与猎刀猎剑和猎刀是狩猎使用的武器,猎剑剑身较短,有的为竖直双刃式样,有的为略带弯曲的单刃式样,都设计得非常坚实耐用,以应对狩猎险境。通常,  相似文献   

18.
正月牙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兵器,其源于何时?形制如何?请看——月牙铲溯源及演变远古先民用于挖土的铲是月牙铲的雏形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使用磨制的石铲。1956~195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县裴李岗村古墓群内挖掘出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等农用石器,这些石器距今约8 000年。其中的一件石铲保存完好,器型规整,造型精美。该石铲长30cm、宽10cm,周身打磨光滑,铲身扁平,上  相似文献   

19.
《轻兵器》2020,(7)
正日本古代兵器在英国皇家军械库藏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了珍贵的皇家收藏,并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和较大规模。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日本藏品,文章分两期呈现,本期呈现日本古代盔甲、马具与马饰以及弓箭—日本盔甲传统的日本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由军事精英统治的社会,因此武器和盔甲在其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东方馆展出了10余件不同时期的日本盔甲,种类有大铠、胴丸、腹当、腹卷以及当世具足等。另外还展出了一批不同款式的头盔和盔甲部件,它们形态各异,装饰华丽,做工复杂,表现了独特而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和盔甲发展变化的历史,其中不乏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珍稀文物。  相似文献   

20.
《轻兵器》2017,(24)
<正>飞镖、绳镖是中国古代盛行的暗器,历史上曾经有几大高手,一位是岳飞的师父周侗,一位是能够单手连发三镖的郭泰,一位是百步穿榆钱的邹永宽。飞镖、绳镖发源于何时?有哪些形制?请看——飞镖、绳镖的起源与流传据传说,飞镖发源于原始时代,人类祖先首先用石头打击野兽,以获取食物,以后逐渐将石头磨出尖角,用于抗击敌方的入侵,再后来用铜、铁、钢等金属制作成飞镖。至北宋时期,飞镖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