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基于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选择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 ,可控串被 (TCSC)的暂态过程会出现明显的超调和振荡 ,对于这一现象 ,前人还从未给出相应的机理解释。该文以晶闸管导通角为建模对象 ,采用拓扑建模法建立了能描述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变化规律的二阶差分数学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分析影响暂态过程的相关因素 ,进而从本质上揭示了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的暂态机理。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电容电压同步方式的TCSC暂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当选择电容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时,可控串被(TCSC)的暂态过程会出现明显的超调和振荡,对于这一现象,前人还未给出相应的机理解释。该文以晶闸管导通角为建模对象,采用拓扑建模法建立了能描述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暂态特性变化规律的二阶差分数学模型,借助该模型可分析影响暂态过程的相关因素,进而从本质上揭示了电容电压同步下TCSC的暂态机理,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TCSC暂态过程中晶闸管导通角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当晶闸管触发角发生阶跃时,由于TCSC电路固有的电磁暂态特性,使得电容电压过零点发生偏移,因此导通角不会立刻达到预定目标值。章首先给出并证明了触发角阶跃变化与初始导通角之间的定性关系;然后通过分析晶闸管导通期间电容电压的解耦特性,推导出导通角的估算公式,定量地描述了暂态过程中导通角的变化规律。数字仿真验证了上述分析结论并进一步发现:导通角变化趋势与TCSC基频阻抗特性是完全一致的,从而揭示了选择不同同步信号时TCSC会表现出不同暂态响应特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研究及其参数设计 总被引:37,自引:6,他引:37
正确地分析TCSC频率阻抗特性是评价TCSC抑制SSR能力的基础。该文给出了考虑导通角变化的三维频率阻抗图,该图清晰地表明:当目标导通角小于临界导通角时,TCSC低频阻抗特性存在一个容性曲面,只有越过临界导通角后低频视在阻抗才表现为感性。基于IEEE第一基准模型的数字仿真分析验证了频率阻抗计算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深入阐明了TCSC抑制SSR的物理机理以及要实现完全抑制SSR需满足的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TCSC主电路的参数设计原则,使得TCSC不仅能满足工频基波阻抗调节特性的要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对SSR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6.
7.
分析了可控串补TCSC(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分别以电容电压和线路电流为同步信号,在容性微调区从高补偿区向低补偿区及反方向阶跃跳变时。基频阻抗的暂态变化过程。研究了在不同同步信号下,感性区和容性区相互转换时TCSC的暂态特性,指出从容性区转换到感性区以及从感性区转换到容性区阻断模式时,两种同步信号下的暂态过程相似:但由感性区转换到容性微调区时,电容电压同步信号下需先将TCSC切换到阻断模式,待进入稳态后再调节补偿度,而线路电流同步信号下则可直接进行。 相似文献
8.
9.
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旨在改善基于Rogowski线圈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对Rogowski线圈分别配合理想积分器和实际电路中采用的非理想积分器进行了暂态特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Rogowski线圈配合理想积分器时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将有优良的暂态特性,但是如果非理想积分器参数设计不当,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将被严重恶化.因此,提高积分电容容值或者反馈电阻阻值,将能改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设定暂态电流衰减时间常数为标准IEC60044-8给定的最严格值,通过不同的参数配合进行仿真与比较,确定了一套能获得良好暂态特性的积分器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由Rogowski线圈和改进的有源积分电路组成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传感元件.实验表明该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流传感元件具有良好的稳态交流测量精度,并能有效地测量暂态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10.
TCSC与SVC用于提高输电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针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暂态稳定性问题,为保证足够的传输功率且不必在故障时切机,考虑同时采用晶闸管控串联补偿器(TCS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来提高系统保持同步的能力。采用多机系统中TCSC和SVC以能量函数法为指导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提高系统功角稳定,而且与网络参数无关,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于典型的高压远距离交流输电系统,采用NETOMAC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了TCSC和SVC以及一些辅助措施在各种严重故障下对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通过比较证实了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了相控电抗器式可控串补与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对偶特征。用对偶原理阐述了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性能及相控特点。分析说明了串补电容器、GTO网的电流电压峰值与串补线路电流峰值、串补电容器的工频容抗值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理论上确认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优越性非常重要。阐述了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具有阻尼次同步谐振和抑制低频功率振荡的能力;相控电抗器式可控串补装置的动态性能是一个其时间常数不大于工频0.25周期的一阶惯性环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论述了一种应用到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TCSC)的阻抗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算法(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建立了含TCSC的Phillips-Heffron模型,通过分析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论证出其在TCSC阻抗控制中的可行性,并且建立了对TCSC阻抗进行MPC控制的模型。在4机双区域系统中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控制算法和传统的控制算法相比,能够较快调节TCSC的容抗,增加系统阻尼,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