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色谱操作条件参数优化,选择适合液化气分析的色谱分离柱和进样方式,减小系统对硫化物的吸附作用。采用GC-AED、GC-MS技术,建立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形态分布的分析方法。硫化物在质量浓度为0.5~70ng/μL,其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8;单个硫化物(以硫元素计)的最低检测限为0.5g/μ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形态测定。  相似文献   

2.
液化气低温芳构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液化气在分子筛催化剂FYHA-19上的低温芳构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氢气的存在降低了催化剂的丁烯芳构化活性;提高反应温度,液体产物中芳烃含量增加,气体产物中氢气量增加;增加原料空速,催化剂芳构化活性下降;升高反应压力有利于烯烃的芳构化过程;再生后的催化剂芳构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
液化气中微量硫化物的形态鉴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毛细管色谱柱及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对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生产的液化气中的硫化物进行了鉴定,共检测出9种硫化物,并查明了最终进入聚丙烯装置的精丙烯中残留的硫化物的形态及含量。与现有的微库仑仪定硫法及配有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定硫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适于炼厂液化气及其它气体中微量硫化物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4.
在催化裂化液化气脱硫工业装置上,以N-甲基二乙醇胺(MDEA)为主体溶剂,在其中加入质量分数约为20%的UDS脱硫剂,考察了后者对液化气中硫化物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脱硫装置运行平稳,脱后液化气中硫化氢含量为0.23 mg/m3,总硫含量为77.13 mg/m3,总自机硫脱除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5.
液化气中硫化物形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和硫化学发光检测器(GC-SCD)技术,通过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液化气中硫化物形态分布的测定方法。用定性混合气体标样中20个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并结合文献确定了液化气中14个硫化物物种。采用外标曲线法定量测定了分离的硫化物和总硫质量浓度。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0%~120.3%;将脱臭后液化气中硫化物样品中硫的质量浓度重复测定5次,除了乙硫醇和二甲基二硫醚这两种不稳定硫化物的测定结果有较大的波动以外,其余组分中硫质量浓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7.2%,说明该方法对于液化气中硫化物组分测定的重复性能够满足要求,可用于实际测定液化气中硫化物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6.
该专利涉及一种脱除炼厂气中硫化物的吸附剂。该吸附剂的质量组成为:10%-50%的基质、20%-60%的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和10%-40%的双金属合金,其中双金属合金与基质之间有协同作用。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基质、尖晶石型氧化物和双金属合金混合均匀,得到小颗粒的固体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加入溶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无机酸作为稀释剂,使其成为胶体溶液;  相似文献   

7.
以NaY、ZSM-5、5A型分子筛等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金属离子的改性分子筛吸附剂,并用于低碳烃类脱二甲醚。考察了分子筛载体、金属离子、金属离子负载量等对分子筛吸附剂脱二甲醚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SEM等分析手段对Zn2+改性NaY型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吸附脱二甲醚的机理。结果表明,负载Zn2+的NaY型分子筛吸附剂对二甲醚脱除效果较好,适宜的吸附条件为常温、压力0.6MPa、体积液时空速1h-1。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3次再生后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对国产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常见硫化物的化学结构及成因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TBE中的硫化物全部源于精制液化气,包括硫醇、硫醚、二硫化物等,其中的硫醇及二硫化物直接来源于精制液化气,硫醚则主要来源于硫醇与烯烃在MTBE生产过程中的硫醚化反应。根据MTBE中硫化物的详细表征结果,可以推测液化气脱硫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对液化气及MTBE深度脱硫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GB 17820-2018《天然气》中总硫含量指标升级的要求,研究了不同类型分子筛对天然气中硫醇的脱除性能,重点考察了13X分子筛对硫醇的吸附及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A分子筛几乎不吸附硫醇;4A分子筛对硫醇吸附容量较小;5A分子筛、13X分子筛对硫醇吸附能力相对较强。13X分子筛对硫醇、H_2S吸附能力顺序为:乙硫醇甲硫醇H_2S;吸附甲硫醇的13X分子筛适宜的再生温度范围为200~250℃,吸附乙硫醇的13X分子筛适宜的再生温度范围为250~300℃,再生从难到易的顺序为:H_2S乙硫醇甲硫醇。  相似文献   

10.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分子筛为载体,经Cu盐改性后制备出吸附脱硫剂,并在实验室固定床吸附脱硫评价装置及工业侧线评价装置上,分别考察了所制备吸附剂对液化石油气(LPG)中硫化物的脱除能力。固定床吸附脱硫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原料LPG中的总硫含量为1 200 mg/m3,该吸附剂的穿透硫容达6.20%。工业侧线试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环境温度、吸附压力为1.0 MPa、吸附空速为0.5 h-1的工艺条件下,当原料LPG中的硫含量从190 mg/m3至558 mg/m3波动时,该吸附剂能将LPG中的硫含量降至1 mg/m3以下;吸附剂经2次再生后,连续运行278 h时,净化后LPG中的硫含量仍小于1 mg/m3。  相似文献   

11.
HY分子筛吸附脱除油品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制的HY分子筛为吸附剂,对含喹啉的十二烷模拟油品进行吸附分离试验,研究了影响吸附量的主要因素以及吸附工艺条件,应用Yoon-Nelson和Boltzmann 方程来拟合吸附穿透曲线。实验结果表明,HY分子筛的最佳焙烧温度为773 K、最佳吸附温度为373 K、最适宜的剂油质量比为0.03、达到饱和吸附量所需要的时间为30 min,在此条件下HY分子筛脱氮率为50.4 %;Boltzmann 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穿透曲线,实验数据与模拟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对多种分子筛的脱氯效果进行了对比和筛选,结果表明NaY分子筛具有良好的脱氯性能.以NaY分子筛原粉为活性组分,采用混捏法制备NaY分子筛吸附剂,并以烷基化油为原料,详细考察了NaY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条件对吸附剂脱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NaY分子筛原粉/黏结剂质量比为2.0、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3 h的...  相似文献   

13.
向新变压器油中添加腐蚀性正十二硫醇制备试验用油,以不同分子筛为吸附脱硫材料,对试验用油进行吸附脱硫处理,考察分子筛类型和尺寸、用量、吸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试验用油中腐蚀性硫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直径0.5~1.0 mm的13X分子筛的处理条件更温和、脱硫效果更好;最佳处理条件为13X分子筛添加量(w)6%、吸附次...  相似文献   

14.
液相吸附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有机硫化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制了一种用于液相法脱除液化石油气中有机硫化物的脱硫剂,并就制备条件对脱硫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工艺条件和再生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载体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载体未经处理的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活性组分的理想质量分数为5%;制备工艺稳定,工艺放大可行;吸附脱硫的最佳温度为20—60℃;压力对脱硫剂的穿透硫容影响不大;脱硫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液化石油气/胺液物料体系为对象,开发了液化石油气/胺液分离的工业试验装置,对旋流芯管压力、分离效率和流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净化前液化石油气胺液质量浓度为106 mg/L~1814 mg/L,净化后液化石油气胺液质量浓度为22~108 mg/L,胺液平均脱除率在88.6%,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辅助烃存在的极浓体系中合成MCM—41中孔分子筛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H2O/Si≤8.0的极浓体系中,研究了辅助烃(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和正十八烷)对合成中孔MCM-41分子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用量很小的体系中,辅助烃也可促进合成孔径大于4nm的MCM-41分子筛。XRD、SEM及N2吸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样品具有典型的MCM-41分子筛特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和研制了膜渗透分离性能测试装置。对所建立的膜渗透分离装置的操作性能和实验方法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了在复合分子筛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对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 ,并在渗透分离测试装置上 ,对影响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中孔分子筛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形成机理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分子筛脱蜡联合装置扩能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抚顺石油化工公司石油三厂分子筛脱蜡联合装置生产正构烷烃能力由120kt/a扩大到150kg/a,对装置进行了改造。加热炉改用无机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引风机、鼓风机改用变频技术,使加热炉热效率提高7.2个百分点;采用浙江工业大学DJ-Ⅲ型复合塔盘对抽余液塔、抽出液塔、脱C10塔、脱C13塔的内构件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工业标定结果表明,产量可达155kt/a且产品质量可满足要求,装置能耗降低14.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