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公交车站上下客数推算公交 OD 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交客流的OD分布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线路网和调配车辆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数据,本文把八十年代国外提出的使用路段断面车流量推算道路网中车辆出行OD分布的新方法移植到公交系统,根据各线路各车站调查的上下车人数推算公交客流的OD分布。这一方法已于94年成功地应用于成都市,这在国内尚无先例,经成都市有关资料校核与通过人造网络的计算分析,表明精度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公交自动收费(AFC)和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产生的数据估计公交客流OD,可用于优化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针对公交站点位置缺失的情景,提出公交站点识别和上下车站点推断方法。首先通过时间匹配获得刷卡记录的位置信息,进而结合时间聚类方法和空间聚类方法DBSCAN识别公交站点并获得上车站点,接着依次采用个人公交出行链规则、个人公交出行规律性规则和公交线路客流分布规律性规则估计下车站点。应用上述方法估计深圳市公交客流OD,并开发包含线路、站点、客流和可达性4个模块的公交规划支持系统,用以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3.
利用公交自动收费(AFC)和自动车辆定位(AVL)系统产生的数据估计公交客流OD,可用于优化公交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针对公交站点位置缺失的情景,提出公交站点识别和上下车站点推断方法。首先通过时间匹配获得刷卡记录的位置信息,进而结合时间聚类方法和空间聚类方法DBSCAN识别公交站点并获得上车站点,接着依次采用个人公交出行链规则、个人公交出行规律性规则和公交线路客流分布规律性规则估计下车站点。应用上述方法估计深圳市公交客流OD,并开发包含线路、站点、客流和可达性4个模块的公交规划支持系统,用以支持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4.
公交线路发车频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及其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优化公交线路发车频率的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整个公交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同时考虑出行者的选择行为。上层模型通过客流分配的结果优化发车频率;下层模型基于优化的发车频率进行公交客流分配。采用一种迭代的算法,分别使用标号法和启发式算法SCE-UA对下层和上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利用大连市公交系统的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公交IC卡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分析了不同公交乘客群体的性别、年龄构成,绘制了工作日、双休日及节假日公交客流的时间分布曲线,重点研究了客流高峰时段的居民公交出行特性。提出了基于公交IC卡信息的若干指标,定量分析了公交客流量在一天营运时间内的变动,在一个月中以星期为周期的律动以及一年中各月客流量的波动等动态特性,揭示了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基本规律,可为城市公交政策的制定、公交系统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用参数。  相似文献   

6.
随着福州地铁线网的陆续建设和运营,地面常规公交系统规模不断调整优化。在介绍福州市公共交通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进行功能定位;结合居民出行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采用RP/SP调查法获取样本数据,建立基于多项Logit的客流分担率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多种交通方式客流分担率的计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运营下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出发,对BRT和常规公交的客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BRT和常规公交的协调关系,确定了以行人出行成本为指标的客流适应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基于时间价值理论,以行人的出行成本为量化指标,利用MNL模型估算时间价值,将时间转化为成本,并建立定量比较模型,比较快速公交(BRT)和常规公交客流的出行成本,从而判定两种公交方式的适应性。最后以成都市二环路BRT和52路公交车为例,验证了该比较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和落实,城乡公交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为提高城乡交通的运营质量,满足乡镇地区居民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利用灰色聚类分析法结合城乡交通的专有特点,构建运营质量评价模型.通过采集城乡公交的基本运营数据,建立白化函数确定客观评价范围和评价等级,避免了主观影响,同时根据指标对质量的影响程度获取权重,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获得城乡公交的质量评级,反映了城乡公交相较于城市公交的差异点并且填补了城乡公交评价体系中的空缺.最后利用此模型评价了招远市的城乡公交系统,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公共交通特性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途径.主要从线网布局、公交车拥有量、公交客运量、公交出行者特性、公交客流空间布局等各方面对西安市目前公共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西安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趋势对西安公共交通面临的压力进行了估计,进而确立了西安公共交通“在不断完善常规地面公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的战略方向,逐步构筑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辅助补充,干支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0.
考虑在车感知价值的公交发车间隔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客流高峰时段乘客出行舒适度要求,解决公交服务水平低的问题,基于电脑视觉模拟理论,将在车服务水平以立席密度为标准分为4个等级;引入"出行者收入"变量对现有在车感知价值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不同服务等级下平均在车感知价值,并考虑乘客感知成本,建立发车间隔计算模型.最后以天津市649路公交数据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出客流高峰时段最优发车间隔.结果表明:高峰客流时段,乘客在车感知成本占总成本的38%~69%,验证了发车间隔计算模型中考虑乘客感知成本的必要性;在保证公交公司基本利益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公交出行者的感知成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社会的城市交通需求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修建城市铁路或利用既有铁路开行为城市交通服务的城郊列车是铁路与时俱进进入城市交通的崭新课题。作者对城市及城郊客流特点、动车组选型、铁路公交式城郊列车动车组需要数量及停留线的布置形式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成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23项评价指标化为3个主成分,并对各主成分作出符合实际意义的解释,然后利用各主成分的得分曲线对成都不同时期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影响成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波动因素。文章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中"模糊性""主观性"等问题,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公交停靠站停车泊位确定可以为城市公交系统设计、改建及道路交通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首先概述公交站泊位数确定的研究意义,而后以哈尔滨市松雷中学东侧多线路公交停靠站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例,将该停靠站分主辅并列式和不区分主辅式两种情况,在分析公交车辆在站停靠特点基础上,选用排队论模型,分别对两种情况下松雷中学东站现有施划泊位是否满足需求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小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为了倡导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市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交通拥挤的问题,更需要保持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方便的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基础上,提出了公交优先概念。本文通过对成都市目前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公共都市”的策略,它将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慢行交通有机地连接起来。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例如一些衔接站点的建设等。所有的这些建议,希望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探索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交站台线路容量优化可以为城市公交系统的改建及道路交通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首先概述公交站台线路容量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哈尔滨市会展中心东西2个公交站台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例,运用排队论模型和公交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在分析公交站台现状线路容量是否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不同的优化方案及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众公共交通高峰期部分站点上车难等问题,通过分析一卡通大数据来推断上车站点客流,提前预知客流分布状况,以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压力.本文采取了一种基于IC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数据模型来推算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线路站点的客流,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包括开行区间车、大站快车等改善交通运营的相关措施,为城市交通部门的公交线路设计和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引,确保城市居民日常乘车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通行是公交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基于混合动态Agent组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对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和保证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回顾了国内外公交优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我国公交优先通行技术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探讨了公交优先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国内外城市发展快速公交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快速公交组成特点及城市交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对快速公交系统功能演化的影响作用,依据天津城市经济、城市空间结构、道路设施与供给、交通结构与需求等分析了快速公交在天津发展的适应性,结合影响快速公交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类道路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各类道路的发展对策,以提升城市有限道路及公共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A simulation network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VISSIM software and verified by the Ttest. The model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oad conditions,pedestrian crossing,traffic composition,bus stops and traffic signal.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buses and cars under different flow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using the simulation model,and the speed-flow models of buses and car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Finally,the threshold values of traffic flow for the provision of exclusive bus lanes was determined with the target of optimal travel benefits( per capita),which w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exclusive bus lanes on urban roa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