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启诚 《通信世界》2004,(18):26-27
自2002年以来,中国宽带产业得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宽带用户成倍增长,各种基于宽带的业务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13次互联网调查统计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31目,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795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用户人数为1740万人,占整体互联网用户的22%。同半年前的调查相比,宽带上网用户人数半年增加了760万人,增长率为77.6%,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6%,宽带接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接入方式。  相似文献   

2.
秦文 《中国新通信》2004,6(6):67-71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三次互联网调查统计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795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用户人数为1740万人,占整体互联网用户的22%,同比增长163.6%,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接入方式。宽带的普及和应用、宽带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提升国家信息化水平、增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庾志成 《世界电信》2002,15(12):21-24,29
韩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运营最成功的CDMA网,到2002年9月,韩国的CDMA用户数达到3200万,普及率为68%。到2002年第2季度,cdma2000 1x用户达到1031万,韩国还是世界上宽带互联风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到2002年10月底,韩国互联网用户数为2500万,占人口总数的53%,其中宽带互联网用户突破了1000万。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内蒙古通信公司认真落实“宽带战略”、“奥运战略”,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住机遇重点发展宽带业务,经过公司上下各级员工的共同努力,我公司宽带互联网用户于10月份突破21.8万户,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宽带业务完成预算计划等KPI指标一直处于北方十省前矛,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据通信》2004,6(9):107-110
今天,世界各国均大力布建宽带网络设施,尽快提高宽带上网人口数量,鼓励宽带内容与应用产业发展。就中国而言,尽管电话拨号上网(最高速率为56kbit/秒)用户仍是主体,但近两年来宽带用户的增长十分迅速。“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我国宽带用户数达942.3万户,同比增长603.6万户,仅第三季度就净增228.6万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3年11月20日,首次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这是全国第一次有关网站短信息和宽带接入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有一半的非宽带用户在未来一年内将改用宽带服务。这表明中国宽带市场正在迅速形成,中国互联网正与世界同步迈入“宽带时代”。  相似文献   

6.
宽带之争     
在今后四年里,宽带市场仍然将由有线公司的高速互联网宽带连接主导,但是DSL和电话公司将占约50%的市场份额。电话业巨头SBC通信公司计划将其SBC Yahoo!Express DSL业务的价格降低至每月1495美元,这将引发有线电视运营商和提供高速互联网业务的其它供应商之间新一轮的价格战,从而为用户带来价格和速度上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1 宽带接入成热点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家庭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中国信息产业部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有566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家庭互联网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位;中国互联网新增用户每月增长率为5-6%,位居全球增长势头最迅猛的国家和地区之列。  相似文献   

8.
《世界广播电视》2014,(5):18-18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透露,中国移动已经联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完成了“地空宽带通信”测试,用户可以通过机舱内由4G信号转换的WiFi网络在万米高空上网。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在万米高空的测试结果显示,用户可以在航班飞行期间使用公众互联网,浏览网页、看视频、开视频会议、发微信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数据通信》2004,6(11):26-27
2003年是互联网进入宽带化的标志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网民数达到了7950万,其中宽带用户达到了1740万,占到了网民总数的两成以上,宽带网已经确立了自己在互联网上的主流业务地位。而相对应的宽带应用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功能上都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宽带用户群体的需求。为打破宽带应用制约宽带接入的瓶颈,辽宁通信与内容提供商合作,以共同推进宽带产业,实现互联网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于2004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宽带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宽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支撑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截止2019年3月底,全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23亿,且宽带网速不断提高,然而网速慢依然是宽带服务投诉的焦点。文章以日常处理城域网宽带网速慢的实践为基础,浅析可能导致宽带网速慢的部分原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自2004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平均增长率为18.4%。截至2005年6月已超过1亿.其中宽带用户数达到5300万。如此巨大的用户规模为流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在3G的推动下,移动流媒体业务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数目的激增,人们对于随时随地的泛在通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网络的宽带化应用和海量数据的准确交互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许多国家在实施宽带战略中都将无线宽带纳入其中,我国也不应例外。本文分析了无线宽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利用无线宽带助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科技导报》2007,(12):61-68
“互联星空”是中国电信全国统一的应用业务品牌,2003年9月16日正式运营,两年多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宽带门户(www.vnet.com)。中国电信利用自己的用户资源、网络资源、应用支撑平台资源、营销网络、客户服务和宣传渠道等资源.创造互联网服务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聚合合作伙伴的内容和应用,为中国电信互联网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应用服务,实现用户、互联星空合作伙伴和中国电信的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4.
《世界宽带网络》2013,(6):48-48
截至2013年4月底,中国4M以上宽带接人用户占比超过了70%,提前8个月完成了2013年年度工作目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1日发布数据显示,1—4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802.5万户。总数达到1.78亿。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4,(32):44-44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8700万,而在这其中,利用宽带上网的用户达到3l10万人。随着包括ADSL、Ethernet、Cable Modem等多种多样宽带上网模式的出现.用户对宽带网络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由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普天e视通宽带接入解决方案以其高性价比、高质量传输等特点,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16.
牛年看宽带     
随着传递的信息从话音发展到数据。再到图文与视像,网络宽带化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20年间,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把发展宽带提升为国家战略。元月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时再次提出,在他的科技施政纲领中将包括部署现代化的通信基础设施,使美国的每个社区实现真正的宽带服务。此外,欧盟在2008年10月也曾提出了下一代高速宽带网战略,将实现2010年达到100%高速互联网覆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用户对互联网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宽带装维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宽带装维水平正成为宽带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提供更好的装维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降低“万投比”,提高宽带装维服务质量,是宽带运营商赖以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宽带应用是指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增值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宽带接入的普及,我国宽带应用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宽带应用产业将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导和趋势。宽带应用产业的发展环境良好,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一批宽带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收入迅速提高,规模迅速壮大,少数企业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的市场格局趋于成熟。文章分析了我国宽带用户的特征,并对宽带应用服务商如何根据用户特征制定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凌江 《世界宽带网络》2004,11(12):68-68
在今天的中国宽带网络市场上,基于MPEG-1/2/4、Real.WMT、Quick Time等各种流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宽带网络的宠儿,也正在刺激着广电宽带产业的发展,与Cable Modem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广电节目源和带宽的优势。作为宽带互联网底层架构标志的宽带流媒体,由于其彻底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只能表现文字和图片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21日在京发布了“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为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增长迅猛,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增长率为23.8%,这也是宽带用户首次超过了拨号上网用户人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