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定位的提升对城市公共设施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双新"的背景与形势,城市公共设施配置的标准与布局也应得以优化。本文以浏阳市主城区的公共设施配置为例,充分挖掘城区公共设施现状与规划情况,通过对城区公共设施供需及引力可达性的分析,对公共设施指标体系和用地布局提出优化策略,也为类似中小城市的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平武县水晶镇的受灾情况评估,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愿,在灾后重建中,立足于2015年建设规划布局,重视目前至2010年近3年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恢复,结合水晶镇发展规划,客观分析该镇恢复重建的基础,科学分析预测水晶镇的各项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城镇布局,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其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俊宴  史宜  邓达荣 《规划师》2010,26(4):19-24
城市公共设施布局对城市社会的构建与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其空间布局也受到社会、生态、经济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制约。基于空间功能分区方法,以南京浦口滨江新城为例,探讨多因子影响下的城市公共设施布局的途径,阐述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的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提出根据综合生态重要性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分类,将地域划分为各类型区,并依据用地适宜性分区进行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分区管制。在社会公平导向下,理性规划在中国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聂晓晴 《规划师》2003,19(6):69-7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受到冲击。江津作为一个典型的西部中小城市,其城市规划面临功能布局与用地发展规划不适应、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与城市规模的不适应等诸多问题,为此,需从城市用地规模、用地布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总体规划作相应调整,增强适应性,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口动态发展与城市规划--以哈尔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亚滨  潘玮 《规划师》2005,21(6):74-75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预测哈尔滨人口2010年为394万,2020年为460万。根据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城市规划应注重调整城市产业和用地结构,适当调整公共设施定额指标及布局,提高城市人口整体素质,使城市适应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公共设施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基于GIS构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分析的方法体系,从公平性和可达性角度探讨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南京主城区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分区优化方法,并针对不同分区周边用地资源情况、现状基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和布点、限制条件等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基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优化建议与措施,以实现基层公共服务的公平和均衡。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建设》2009,(4):11-11
图1 来自四川的全国政协委员刘家强说,四川的灾后重建应以民生为重,优先恢复建设学校、医院和道路等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应把老百姓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优先考虑。(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与四川省、甘肃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日前发布实施。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适宜重建区、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的生产力布局定位和重建目标,即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和灾前产  相似文献   

9.
严爱琼  崔敏 《规划师》2011,27(11):52-56
优化城市公交站点不仅能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交通拥堵,还能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总结重庆市主城区公交站点在规划编制、公交换乘、与公共设施衔接及站点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提出公交站点服务范围、用地规模的标准、公交线路布局结构及公交站点选址布局的优化建议;从微观层面重点针对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大...  相似文献   

10.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的灾后重建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任务。灾后重建必须在以生态、安全为目标导向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评估地震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极其长远影响,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调整优化人口和城镇布局,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