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辛超  么梅枝  张革  姚岐 《低压电器》2010,(11):14-16,28
运用Maxwell3D和ADAMS建立交流电磁接触器的仿真模型,完成了主触头系统的仿真。分析了吸力随气隙的变化、触头弹簧运动,并搭建了虚拟样机。结果表明,该仿真分析有助于研究接触器的主触头系统。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并联双绕组式交流接触器,并对其双绕组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Maxwell3D软件对接触器电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电磁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仿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真了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了智能控制对其特性的影响和优化。基于多段电压控制,通过改变输入控制PWM占空比调整线圈电压。应用AN-SYS软件计算静态电磁吸力,应用ADAMS软件计算动态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触头行程。与普通接触器比较,该智能交流接触器触头弹跳和能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王峰  苏秀苹  张凯 《电气应用》2006,25(7):27-30
研究交流接触器在吸合过程中的动态特性。首先用Pro/E软件建立交流接触器操动机构的三维实体模型,用ANSYS对其电磁结构进行电磁力的有限元分析,得到电流/气隙与电磁吸力/磁链之间的关系表。之后用ADAMS软件对操动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5.
刘会巧  苏秀苹  肖迁 《低压电器》2014,(2):18-21,49
以双E型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APDL语言对该接触器进行仿真分析。为了能方便快捷地得到仿真结果,提出一种新方案——用MFC编写一个可直接调用Ansys软件的界面,只需输入相应的参数变量即可得到电磁系统的动静特性。用实测的电流信号和仿真的电流曲线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编写的程序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分析过程,而且也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串联双绕组式大功率直流接触器,并对其双绕组结构进行了分析等效。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LUX 3D软件和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接触器动态特性模型,并采用Simulink对电磁系统和机械系统进行了耦合加载,仿真分析了接触器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动态特性的求解具有计算准确、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程祝媛  许志红 《电气制造》2010,(1):44-48,54
XMCO—188型交流接触器是一种空调控制专用接触器,如何减小其工作中的振动和噪声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采用labVIEW软件系统,建立XMCO—188型交流接触器吸合过程与吸持阶段动态特性计算软件,通过动态仿真计算结果,提出减少产品噪声的措施和建议。该软件系统人机界面友好、直观、方便,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功能扩展,也可方便的应用于其他型号电磁式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和分析中。为相关产品电磁机构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这种基于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Electronic的Circuit模块建立交流接触器线圈等效电路,利用Maxwell软件建立了交流接触器的有限元模型,对交流接触器的动态运动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交流接触器短路环材料、长度、宽度对交流接触器电磁最小吸力的影响,计算了衔铁厚度、衔铁宽度、磁轭底部尺寸对交流接触器最小吸力和最大吸力的影响。最后,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能较好反应出交流接触器的运动情况,计算方法科学可行。该课题的研究可为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方向,具有较大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智能交流接触器是一种新型控制电器,对接触器进行整体设计是提高接触器性能指标的重要手段。以有限元软件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为基础,结合C语言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进行动态计算,结合VB语言设计具有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经过实验参数验证,该方法结果准确,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低压断路器研究方法。运用三坐标测量机和建模软件对脱扣器的各个部件进行测量、建模,并对建模过程的关键问题进行描述。重点对塑壳断路器电磁脱扣器进行了电磁分析和动力学分析,通过采用不同的仿真软件进行对比来验证分析结果。运用仿真数据对电磁线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交流接触器磁系统动特性的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分析软件ANSYS,以CJ20-25型交流接触器为例,将有限元法应用于其磁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之中,得到了各状态下磁系统的磁场分布图形,及不同气隙、电流下吸力和磁链的二维数据表,并最终完成了整个过程的插值仿真.对仿真结果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接触器用交流电磁铁三维磁场分析和静特性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ANSYS软件分析了接触器用双E型交流电磁铁三维工频磁场 ,根据交流电磁吸力平均值的直流等效原理 ,分两步计算了衔铁吸力 ,利用ANSYS优化设计方法对铁心厚度进行了优化。讨论了动静触头初始接触处的电磁铁静特性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磁场与磁路结合的方法,建立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仿真模型数据库。使用LabVIEW软件开发交流接触器的特性分析平台,通过此平台查看电磁机构磁场分布和动态特性。分析电气参数与电磁机构的结构参数对接触器动态特性的影响,为设计性能优良的交流接触器产品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提出电压暂降作用下,考虑暂降电压波形起始点特征的交流接触器建模方法,用PSCAD/EMTDC仿真程序分析电压暂降过程中,暂降波形起始点对交流接触器响应特征的影响和接触器的电压暂降穿越能力。用交流接触器暂降穿越能力曲线识别交流接触器故障区域内的敏感度水平,利用建立的仿真模型对不同波形起始点特征的电压暂降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对于准确评估电压暂降作用下的交流接触器的响应特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