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我国实行的资源定价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革。 一是初级资源价格市场化与产成品价格管制人为地割裂了成本传导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初级资源产品,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等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价格甚至基本与国际接轨而以这些初级资源为原材料的产成品,如成品油、电力、供热等由于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价格是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的。  相似文献   

2.
媒体之声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现行资源定价体系存在五大问题2009年1月14日目前我国实行的资源定价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改革。一是初级资源价格市场化与产成品价格管制人为地割裂了成本传导机制。目前我国大部分初级资源产品,如石油、煤炭、铁矿石等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价格甚至基本与国际接轨;而以这些初级资源为原材料的产成品,如成品油、电力、供热等由于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价格是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的。  相似文献   

3.
浦江潮 《中国石油》2008,(19):11-11
近日公布的中石化中报显示,公司的炼油板块大幅亏损470亿元,在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受到成品油价格管制的炼油板块出现亏损在预料之中,问题是在国内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已市场化的情况下,成品油价格为什么不能进一步理顺呢?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有必要借鉴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尤其是美国的经验。通过对美国天然气价格管制历史的研究,分析了价格管制对美国天然气市场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由此得到启示: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不能只看到目前价格管制所带来的弊端,也应该看到其对我国天然气市场有利的一面;要放开非常规天然气价格管制;要加强立法,使价格管理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5.
规范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我国天然气价格管制现状和问题入手,就我国天然气价格机制存在的弊端以及如何规范天然气价格管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行政性垄断特征和长期与市场规律相悖的状况极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规律的、高效率的、规范的天然气价格管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资源价格尤其是天然气价格已经进入上升通道,从去年开始,各地陆续出台调价政策。从国内一些政府部门、学者将环境污染、通胀等主要原因之一归结为资源价格过低,价格未反映需求导致能源浪费等理论来看,即便发现再多的气田,我国的天然气价格也没有下降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2013,(13):14-14
中国国土资源部下属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潘继平6月19日表示,全国范同内的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将在今年或明年进行。他表示,为控制通货膨胀,国内绝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气价格受到管制,只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地区除外。这两个地区天然气价格曾创出中国天然气价格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ҹ���Ȼ���۸����״���ĸ﷽���̽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当今世界各国执行的商品天然气定价原则主要包括完全成本原则、平均利润原则、长期边际成本定价原则、比价合理原则和供求平衡原则等。文章分析了我国天然气价格的演变历史及现状,说明了现行价格形成的制度原因。研究了天然气商品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各环节的价格确定方法,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个即考虑天然气商品价值又考虑竞争和政府管制因素的天然气商品的定价公式。文章最后指出,在真正的、完全竞争的天然气市场建立之前,商品天然气的价格主要应按完全成本原则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9.
国外近期天然气经济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气资源及其供应潜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展望、天然气工业数据统计与分析、天然气价格分析与预测、LNG的经济问题、市场改革与重组、天然气供应安全等方面。我国天然气经济研究除了继续关注国内天然气工业动态,研究天然气工业和天然气市场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外,还应加强国内外天然气资源潜力和供需远景、市场管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口天然气资源(包括LNG)的经济问题、天然气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国外天然气价格变化与形成机制对我国天然气价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与改革定价方式相比.对天然气产业进行综合全面的产业及体制改革更为重要。如令,和煤电油气等基本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煤炭价格基本完全放开,成品油也实行了新的调价机制,只有电力和天然气定价机制的改革“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现行定价机制最大瑕疵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主要由政府管制、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针对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石油天然气交易的尝试,笔者认为,未来天然气现货交易能否活跃,关键看两点。一是价格管制能否放开,二是市场参与主体够不够丰富。从短期来看,上游资源垄断会制约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市场逐步放开,特别是国际资源的进入,交易市场将成为打破垄断的重要抓手,将有利于国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格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油价的问题上,民众为什么积累了这么多的情绪(无论涨跌)?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不合理的价格管制和成品油生产的垄断。  相似文献   

13.
媒体之声     
新闻晨报油价缺乏正义的根源在于价格管制2009年6月2日在油价的问题上,民众为什么积累了这么多的情绪(无论涨跌)?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不合理的价格管制和成品油生产的垄断。首先,我们发现,尽管本次价格上调幅度并不大,但在时间上显然违背了发改委5月8日刚刚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成品油价格管制造成油价倒挂,我们首先能看到的正是“油荒”。在目前成品油价格管制的状态下,当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就出现倒挂,国内不能及时提价或补贴来调动石油国企的“积极性”,这时民营无油可卖,就会出现“油荒”。中石化和中石油是国企,不会也不敢不供应,但是只要它们不积极供应,我们也会看到局部和短暂的“油荒”。即使是短暂和局部的,也会有很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5.
欧美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及价格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天然气定价机制以及价格监管政策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定价机制及价格监管政策;逐步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的管制;加强天然气管输环节的监管,逐步采用"两部制"定价方法;适时推行管网的"第三方准入";制定价格改革时间表,分步骤稳步推进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成品油价格水平和形成机制的理想状态是完全市场化,而如何修改完善正在实施的过渡方案,不少学者甚至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认为,应通过建立和完善期现货体系,实现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发现;放松和放开成品油市场供应管制,以加强竞争来促进市场价格的合理化;建立和扩大石油储备,实现对市场的调控,政府才能从成品油价格制定中抽身。  相似文献   

17.
国际LNG贸易区域性较强,分为亚洲、美国和欧洲三个市场,每个市场都有其定价方法和特点。在对北美(美国)、欧洲和亚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区进口LNG定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购进LNG价格可借鉴日本成熟的经验,与原油价格挂钩联动,并确定了具体的价格公式。最后,对我国进口LNG的气源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中国宜选择距离适中且风险较小的澳大利亚LNG资源。  相似文献   

18.
各地民用天然气价格的纷纷上蒸,拉开了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在国家发改委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总体战略下,以民用天然气涨价为契机的价改第一波已然推开。  相似文献   

19.
价改来了     
陈躲 《中国石油》2014,(4):26-27
价格改革来了,并且还在。过去十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缓慢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但南于历史原心,我闫一直实行能源资源的低价政策。2013年,成晶油价改首先破冰。天然气价改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20.
居维清 《天然气工业》2005,25(11):75-75
据新华社北京2005年10月28日电,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现象今年以来表现得相当突出,牵涉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赵小平10月28日在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表示,要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灵活反映国内外市场供求和价格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