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种纤维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处理和偶联剂KH550处理的C纤维、SiC纤维和Al2O3纤维为填充材料,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三种纤维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硬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未处理的C纤维、SiC纤维和Al2O3纤维改性UHMWPE复合材料硬度较纯UHMWPE分别提高了11.76%、21%和6%。经KH550处理的三种纤维改性UHMWPE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优于未处理纤维的复合材料,已处理的SiC纤维/UHMWPE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提高较大。KH550处理的三种纤维与UHMWPE基体界面粘接紧密,未处理纤维与UHMWPE基体粘接较差。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动性较高的高密度聚乙烯为流动改性剂,纳米SiO2为成核剂,乙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为相容剂,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了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等的改性研究.结果 表明:高密度聚乙烯用量为10%~15%、纳米SiO2用量为2%~3%、相容剂用量为8%~10%时,得到的复合改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磨耗性均不逊于... 相似文献
3.
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结构性能,发展历程和现状.描述了纤维的生产工艺方法和用途,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商产品,以及国内外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改性方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关节是替代病变或损伤关节的植入性假体,除了应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外,必须具有足够的耐磨损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因其自身优良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用材料。但随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植入体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其不同形式的失效,如磨损引起的骨质溶解,给骨科患者生活带来不便。综述了国内外提高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植入体综合性能而对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各种方法,包括辐照交联、热处理、加入抗氧剂等。最后总结了通过调控流动场诱导形成自增强结构,来改善人工关节植入体力学性能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关节高性能化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晶形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四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初生态聚合体和熔化结晶试样各自生成的结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初生态聚合体中生成纤维状晶体,而熔化结晶试样中只能生成由折迭链片晶组成的球晶结构,熔体拉伸取向结晶时则生成类似草席晶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8.
9.
10.
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体积效应和尺寸效应;采用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聚合物是增强聚合物材料性能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单相或多相纳米材料填充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可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综述了纳米材料改性增强UHMWPE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生物相容性、热学性能等;展望了纳米填充UHMWPE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采用微量的高性能纳米材料改性聚合物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用辊压和模塑方法加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试样,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它的带缺口断裂形态和断裂方式。结果表明,UHMWPE形成了一种类串晶形态,断裂是以两种方式进行的:晶间断裂和串晶自身断裂,而无定形部分呈云朵状,发白,同时断裂变形具有与金属非常相似的力学孪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辊压和模塑方法加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玻璃纤维(UHMWPE/SGF)复合材料,研究了它的拉伸和冲击性能以及断裂形态和方式。结果表明,拉伸时UHMWPE具有明显的屈服变形和塑性流动,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玻璃纤维含量增加而变大,而冲击强度的变化则相反;拉伸和缺口冲击断裂是以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的,拉伸是‘次级断裂’而冲击则是‘撕裂断裂’。 相似文献
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单螺杆挤出的输送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专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和分析了UHMW-PE在单螺杆挤出过程中的熔融输送机理,结果表明,UHMW-PE在螺杆中为典型的塞流输送。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P能显著提高UHMWPE的加工流动性能,一定量PP的加入可使UHMWPE在通用加工设备上进行塑化加工.纯UHMWPE不存在常见的假塑性流动区,在低剪切速率下就无法正常挤出,挤出压力振荡不定.一定量PP的加入,UHMWPE呈现假塑性流动,未出现压力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15.
16.
可交联硅烷接枝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可交联硅烷接枝聚乙烯共混物(PEBX)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维卡软化点测试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关系,拉伸性能及结晶行为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Ⅰ)纯聚乙烯共混物(PEB)的MFR基本上不随时间变化,而PEBX的MFR随时间减小;(Ⅱ)在相同的温度下,交联后的聚乙烯共混物(CPEBX)的变形量小于PEB和PEBX,而PEBX又小于PEB,在维卡软化点附近的温度,CPEBX的变形速率远小于PEB和PEBX;(Ⅲ)CPEBX有交联,但其断裂伸长率与PEBX和PEB的相近,未受到交联的影响,其屈服应力高于PEBX和PEB;(Ⅳ)CPEBX的熔点和熔程与PEBX及PEB 的差不多,但结晶度比后两才的有所升高。讨论了产生上述特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预辐照与悬浮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接枝率为18%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UHMWPE-g-PS)接枝共聚物,将其作为聚苯醚(PPO)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物的增容剂。利用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电子万能试验机、洛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PPO/UHMWPE-g-PS/UHMWPE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UHMWPE-g-PS的增加,PPO与UHMWPE相容性提高;增加UHMWPE-g-PS百分含量,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冲击强度达纯PPO的3倍以上;当PPO/UHMWPE-g-PS/UHMWPE质量比为95/5/0时,磨损体积降为PPO的5.2%,摩擦系数降低了49%,共混物的耐磨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硅烷交联聚乙烯/纳米蒙脱土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为载体树脂制备纳米蒙脱土母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制备了硅烷交联聚乙烯/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研究了有机蒙脱土含量对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力学性能、热性能以及交联料交联度的影响,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硅烷交联聚乙烯接枝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拉伸强度最大提高了近30%,断裂延伸率基本不变;维卡软化温度及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交联料的交联度有所下降,但可以通过延长交联时间弥补。XRD和TEM表明硅烷接枝聚乙烯大分子能够实现对有机蒙脱土的插层。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字技术,在传统光学显微镜基础上研制了数字图像系统。分析了CCD芯片像素水平、尺寸大小和中间镜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使用结果表明,通过该系统可获得高质量金相显微照片。超高像素数字图像光学成像仪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