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由增量向存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遗迹众多、能完整地体现传统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往往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凝聚点。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不仅有利于唤醒居民的历史记忆,更能有效彰显城市特色形象。文章以武汉昙华林街区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现状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态势、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以及对现状问题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探索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改造策略,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如今增量规划转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历史街区的改造,虽然部分案例在商业价值与经营运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但是在城市历史文脉的保留方面却并不到位。而武汉市的昙华林片区基于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多元的文化特色,正在实践中探索一种创新的改造更新模式,本文旨在研究该片区的创新模式,以期能为其他地区的历史街区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更新是现阶段城市建设向存量发展优化转型的重要建设活动,历史街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是城市更新的重点对象之一。然而,目前的历史街区存在历史资源未能有效融入城市生活、公共空间品质有待提升等问题。本文以英国城市更新成功案例——国王十字街区为例,分析其更新过程中,如何进行公共空间节点的梳理、公共空间脉络的组织、历史资源与城市生活的融合,最终重塑了一套公共空间系统,实现历史街区的再生,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的公共空间复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迈入以人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主的新阶段,人民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愈加强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传承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内涵的载体,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召力与影响力。而在地文化根植于本土地域特色,是作用在当地街区建设与生产生活的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文章选取温州花园巷片区为研究案例,从“在地文化”的视阈提出四点更新策略,达到因地制宜活化历史文脉、发掘城市自身特色、重塑片区传统风貌、传承历史记忆的目标,同时希望对其他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解决城市更新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城市文化空间遭到破坏、历史文脉被割裂及城市记忆消失等问题,研究提出应当重视城市的文化诉求,而不是用简单的大拆大建来稀释城市生活的本质。同时,结合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周边街区的改造实践,研究从街区脉络构成的文化主因及规划原则方面出发,探寻在城市更新与开发的过程中应如何确定其文化身份和发展脉络,并以此作为指导街区更新改造的原则和价值取向,从而构建出延续地域文脉、保存邻里关系和满足当地居民需求的新街区。  相似文献   

6.
本片区位于攸县县城发展的南拓方向,是城市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处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建设用地规模等变化。该区片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本文着重从城市发展策略、景观风貌重构、规划编制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以建立该片区“生态、文脉、共生”的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历史街区维系着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延续着城市的文脉,是城市文明的集中体现。汕头市小公园片区有着独特的城市空间格局、优秀的历史建筑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然而,随着汕头市港口的衰落和城市新区的迅速开发等种种原因,如今的小公园片区正面临着历史建筑破败、环境质量下降、公共空间匮乏、文化和产业衰败以及居民大量迁出等诸多问题,因此对小公园片区进行复兴已刻不容缓。研究从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出发,从环境提升、公共空间重建、文化场所营造和产业复兴四个方面探讨小公园片区的复兴,以期提升片区的文化价值,改善片区环境,重塑人性化的生活空间,再现片区的繁荣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毋语菲  林箐 《城市建筑》2024,(5):20-25+74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脉和记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如何通过改造使街区空间与时代变化相适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文章以北京旧城国子监历史街区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将该街区的街巷空间绘制成轴线模型,选取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深度值、可理解度等变量参数进行计算,解析计算结果所代表的空间意义,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国子监街区的后续发展提升策略,在保护历史基底的同时,合理提高街区的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9.
西安顺城巷片区街道更新研究,是探讨旧城区更新过程中对于旧居住社区的处理方式。此次研究的目标,是在尊重原有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延续传统城市市井生活,保留城市记忆点。通过对街道片区的重塑,维持原有空间状态,同时建立新的街道秩序,为旧街区提供新的活力,增添区域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以内涵发展为城市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发展以及减增量、改存量的建设大环境的影响,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旧城区改造、历史街区复兴工作。历史风貌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是各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格及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做好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旨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特色风貌。此举不仅可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就各地而言,根据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更能高质量推动城市发展。本文对福州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总体规划、街巷及近代历史建筑的现状作调查研究,以期为保护福州旧城区历史文脉和城市传统历史文化风貌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陈沐歌 《福建建材》2023,(10):43-46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是对城市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延续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以永泰县登高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针对其历史记忆渐失、文脉断续、公共空间失活等问题,在结合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体格局保护、历史记忆重塑、街巷网络织补、公共空间赋活4个方面提出了街区保护与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历史文脉的传承不应是静态的保护,而应该是动态的、发展中的传承。群体空间的组合是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成都大慈寺片区更新中对传统民居建筑群体空间的传承与创新的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城市中机能衰退、活力丧失的历史文化街区,物质环境改善、活力保持与文脉传承兼顾的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要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地方文脉的传承载体。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能够延续城市文脉,提升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与幸福感。该文以城市微更新为基础,对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苏州市盛泽银行街片区更新改造项目为例,系统阐述盛泽银行街历史街区具体存在的问题与不合理之处,并提出合适的后期改造措施。最后得出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活力再生策略:提升人居环境、保护街区文化特色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这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以及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期,城市发展同样面临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挖潜"的转型,由追求空间扩张的增量型规划向注重品质提升的存量型规划转变将成为重要趋势.而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作为城市存量规划的重要内容应当如何应对转型背景下的新要求,是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三期改造"项目,以问题导向入手,从业态升级、文化引领、空间重构、实施开发几个层面探讨了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与活化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同类型的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是展示城市文脉的传统空间。该文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悬桥巷街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引入人居环境科学的多元视角,归纳街区活力特征,从人类、社会、居住、支撑和自然五个系统分析其活力衰落原因,并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可持续性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再生的途径,旨在为历史街区的更新提供借鉴和指引。  相似文献   

17.
薛浩  刘骜  林挺 《华中建筑》2014,(1):137-141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是街区改造工作中的新课题,在更新改造中,不但要注意旧式格局与建筑的沿承,同时也要注重新兴元素的引入。改造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的梳理、古建的维护、传统生活状态的展示来重现历史街区风貌;另一方面需要有机地注入现代社会新生活力,拓展街区脉络、演变建筑风格、转变建筑功能,更新建筑结构,使文脉得以沿承。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传统街区改造的传与承问题,并通过湖州府庙街区改造这一具体项目设计的全程思考,从空间、建筑、景观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街区的开发策略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旭  富志强 《住区》2022,(4):35-43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修缮历史文化街区再寻老城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利益驱使下进行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保护,过分追求商业价值,不尊重其在地文化价值,并且在地居民搬迁以及街巷肌理破坏使得塞上老街空间失落。本文借助触媒理论,通过对塞上老街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及街巷形态进行分析,提出打造以核心节点空间、驻足空间的物质触媒和以多目标导向、政策导向的非物质触媒的老街在地活化更新策略,以期在当今以旅游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过程中,能最大化地延续老街历史文脉,保留其原来真实的城市烟火气,做到既保留历史记忆精华又能够与时代发展同行。  相似文献   

19.
以街区记忆为研究对象,选取旧厂区改造、旧城改造和新区空间拓展中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开发商通过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和后期改造措施提升项目价值、给街区空间再生产注入新活力的方法,旨在传承城市文脉,保留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文脉空间受到了破坏,一些老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文化氛围.文章结合"韧性城市"的理念,旨在提升传统文脉空间的韧性.以平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其闲置文脉空间的再开发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以GIS为研究平台,对文脉空间的选取以及开发策略进行研究.具体通过梳理文脉空间、制定评价体系、打分结果GIS可视化、针对性设计四个部分进行,并由此总结出四点策略与四点不足,希望对以后的文脉空间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