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六甲基二硅氮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等离子体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外部电极电容耦合的辉光放电中进行了六甲基二硅氮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等离子体聚合,考察了压力、功率以及等离子气体对聚合速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溶解度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并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耐溶剂性和疏水性,测定了聚合膜的密度和折射率。  相似文献   

2.
用外部电极电容耦合式辉光放电装置研究了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在NH_3或N_2中的等离子体聚合。用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并测定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及对水的接触角,计算了聚合物的表面能。结果表明,NH_3和N_2都参加了聚合反应,N在聚合物中的存在形式主要为C=NH,随NH_3在反应体系中浓度的增加,聚合物中的N含量也增加,在NH_3中制备的聚合膜有很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3.
硫代苯甲酸存在下辐射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硫代苯甲酸(PhCSSH)存在下,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聚合,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和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PhCSSH存在下,由辐射引发St、BMA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聚合物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活性端基。并对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在无水三氯化铁作用下苯乙酮脱水、脱氢和环化聚合的过程。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该过程的产物是环化聚苯乙炔。它是热塑性聚合物,产率随反应时间增加而增加。还用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热处理和钴—60γ辐照(在空气中)对环化聚苯乙炔化学结构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聚合物是一种耐热与耐辐照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表面辐射接枝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辐射接枝是聚合物表面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本工作讨论了接枝单体和基材的性质、溶剂、酸、阻聚剂以及其它添加剂对聚合物辐射接枝反应的影响,介绍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凝胶色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红外光谱等所取得的接枝条件对接枝层的形态结构及接枝链长短研究结果。对近年来出现的能精确控制接枝链分子量和结构的活性聚合方法也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固态丙烯酰胺辐射场内聚合和场外聚合,但得到的都是不溶的聚合物。当添加了链转移剂异丙醇,则65%的丙烯酰胺浓水溶液在冰浴中聚合,可以得到分子量超过500万,转化率达95%可溶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吴明红  包伯荣  陈捷  石鑫 《核技术》2002,25(12):1029-1033
综述了热敏性聚合物的研究概况。其中包括热敏聚合物相转变机理的研究,热敏聚合物的研制及其在化学、生物技术、医学等许多领域中广泛的应用前景。用化学法本体聚合得到的热敏性水凝胶的机械强度较差,限制了温敏聚合物的应用。将热敏性单体同其他单体共聚或合成IPN结构的热敏性水凝胶能使其机械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利用辐射接枝的方法能获得机械强度较好且表面具有更加灵敏的热敏性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由于含氟聚合物的特性和重要性,含氟单体的辐射聚合已成为辐射聚合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六十年代以来几乎研究过各种氟烯单体的聚合及共聚合。 通过广泛研究,逐步了解了氟烯烃单体辐射聚合的特征,明确了聚合机构,以及得到了一些很有工业化希望的聚合工艺过程。本文仅这几方面,结合我们(上海化工研究院)的研究工作,进行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硫醇为链转移剂,以甲基丙烯酸酯改性硅油,二脲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可聚合型有机硅改性纳米凝胶。研究了纳米凝胶的加入量对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光聚合体系的聚合动力学、收缩应力、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的添加,能够使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光固化体系延迟凝胶,有效降低收缩应力。有机硅的加入也能提高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并且其添加质量分数在不大于20%时不影响聚合物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0.
水溶性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辐射反相乳液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0)Coγ射线引发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了吸收剂量、剂量率、乳化剂含量和单体含量及辐射后效应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特别是采用高剂量率引发,特低剂量率辐射聚合的手段,不仅提高了产物分子量,缩短聚合时间,而且提高了转化率,防止了聚合物的交联。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辐射化学这一新的领域,在当今原子能-宇航-高分子时代中获得颇大的进展。聚合物辐射接枝系聚合物辐射化学的重要分支,至今国内外研究盛行,已发表了400多种接枝体系,大部分处于研究状态,若干品种已投入生产。 近年来关于聚合物辐射接枝改性的资料,多半是介绍接枝聚合的动力学及接枝试样的性能,也曾有过结晶性聚合物的结构一性能的综述。然而接枝过程的诸工艺参数及接枝聚合物的表征未见综述。因为这些因素将决  相似文献   

12.
以Lewis酸为催化剂从三聚甲醛制备高分子量及热稳定的聚甲醛是近年来发展的生产聚甲醛的新途径之一。最近岡村等报导了三聚甲醛的固态輻射聚合的初步結果,所得的聚合物为具有光泽的纤維状物,并且从結晶的单体經輻射聚合后获得了結晶的聚合物,所以三聚甲醛的固态幅射聚合的研究无論在实际应用方面,或理論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辐射聚合α-甲基丙烯酸的1H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琴  赵新  孙万赋 《核技术》2006,29(10):742-745
用1H NMR谱和质子自旋弛豫时间研究了γ射线辐射引发的α-甲基丙烯酸的聚合反应、其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链运动与吸收剂量和剂量率的关系.对比了聚合物在不同溶剂中各质子化学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α-甲基丙烯酸聚合转化率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吸收剂量率则反之.从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和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测定中得知,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几乎不随剂量变化而变化.当聚合转化率较大时,聚合物链运动呈多指数弛豫特征.在重水溶剂中加入少量的氘代NaOH,不仅提高了谱图的分辨率,也使各质子化学位移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苯乙烯之輻射聚合研究頗受人注意,因輻射聚合方法不仅有实用之可能性,而且苯乙烯也是輻射引发聚合反应历程的一个良好的研究对象。虽然在文献中有关苯乙烯的輻射引发聚合的报导巳不少,但关于动力学方面的研究結果彼此間尚存在着若干差异。本文描写了苯乙烯在Co~(60)Υ輻射輻照下,不同剂量率对聚合速率、聚合物平均聚合度,以及对聚合产率G值等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利用在临界胶束浓度以下进行苯乙烯辐射乳液聚合,制备粒度单分散的聚合物胶乳。发现聚合条件(单体浓度、剂量率、乳化剂浓度、温度)对胶乳的粒子直径影响很大,合成出的胶乳粒子直径一般在600×10~(-10)m~4000×10~(-10)m范围内,通过聚合条件可以控制所获得的聚合物胶乳粒子的直径。在我们的实验范围内,得到一个胶乳粒子直径与聚合条件的关系式:logD=0.28[log([M]/(E~(2.14)I~(0.5)+0.0143T]+2.03  相似文献   

16.
嘉祯  刘宝钧  杨文英  李莹 《核技术》2000,23(6):384-388
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研究了对聚四氟乙烯和聚合氟乙丙烯进入γ辐照接枝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γ辐照和辐照接枝使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辐剂量的增加,接枝率不断提高,而正电子湮没长寿命产生明显改变。说明了辐照接枝主要发生在非晶区以及非晶区和晶区的交界处,将实验结果与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用介电谱法研究经γ射线辐照后固态三聚甲醛及其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结构转变。发现三聚甲醛在45~52℃之间有一结构(晶格缺陷)变化。当温度升高时,陷落在这一缺陷中辐照产生的活性粒子(R~+)发生释放和复合。由于极性和分子运动的减弱,聚合后体系的介电损耗角正切值(tgδ)远远低于未辐照的三聚甲醛的tgδ。从tgδ与温度(T)的关系谱图上观察到单体转变为聚合物以及聚甲醛(POM)发生辐射裂解导致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赵新  林浩  杜有如  李丽云 《核技术》2000,23(7):499-502
用NMR方法探讨了丙烯腈均相辐射聚合过程剂量和剂量率对聚合物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合物空间立体异构规整度不同,并对丙烯腈辐聚合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在乙醇介质中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聚合合成纯度较高的聚丙烯酰胺(PMA),并对它的辐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乙醇介质中丙烯酰胺(AM)辐射聚合转化率随着反应体系的温度、剂量率及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聚合物分子量却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增加而略有下降。此外,计算了本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7.56kJ/mol(1.88kcal/mol)。  相似文献   

20.
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膜的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SCA、~(19)F-NMR和IR研究了六氟丙烯等离子体聚合膜的组成与结构,指出聚合膜的组成与结构,指出聚合膜是高度文化的,分子中有57%的季碳原子都连有CF_3基团。同时也找出了不同功率等离子体聚合情况下聚合膜组成变化规律,并用IR光谱对该规律进行了验证。发现在高极限功率下,聚合膜组成由于刻蚀反应而发生突变,主要形成较长的含F或无F的Si—O—Si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