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渗透桶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桶法测定土壤饱和导水率所需仪器少、价格低、操作简单,但工作繁杂、精度不高,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试验精度,基于马氏瓶定水头供水原理,对渗透桶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可明显减小工作强度、提高试验精度,不仅能测定土壤的饱和导水率,还能测定土壤孔隙水的流速.  相似文献   

2.
农田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的条件模拟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地统计模拟中的序贯高斯方法, 以农田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Ks为例, 对其分别进行了条件模拟和克立格插值, 并将条件模拟、克立格插值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克立格插值具有明显的"平滑"效应, 改变了Ks数据的空间结构; 而条件模拟具有与实测数据相同的空间自相关结构, 并且对未知点的模拟值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 条件模拟对于研究那些具有空间不确定性且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风险性变量, 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引黄泥沙对黏质盐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21,43(5)
为研究引黄泥沙对黏质盐土颗粒组成和土壤饱和导水率(K_s)的影响,以滨海地区黏质盐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黄河三角洲引黄灌区亟须处理的淤积泥沙作为改良剂,分别进行了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黏质盐土随配沙比例增大,极细砂含量由3.356 1%增长到61.461 1%,细砂含量由0.180 9%增长到2.459 7%,粗粉粒含量由47.437 4%降低至31.150 9%,细黏粒含量由29.015 3%降至3.893 9%;(2)土壤饱和导水率随配沙比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为极其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为0.937 5,以理想饱和导水率为限制条件,适宜配沙比例为[45.7%,56.8%];(3)土壤粒级与土壤饱和导水率的作用强度大小排序为极细砂细砂粗粉粒中砂细粉粒细黏粒粗砂粗黏粒石砾;(4)建立了极细砂含量和细砂含量x与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回归方程,分别为K_s=0.018 6e~(0.083x),K_s=0.0160 7e~(2.122x)。  相似文献   

4.
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土壤导水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一种用水平土柱入渗测定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导水率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土壤水动力学已有的理论基础,通过测得的土壤吸渗率与作用水头的关系,便可求出土壤的饱和导水率K_s和非饱和导水率K(ψ),本方法概念明确,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5.
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胡克林  李保国  陈研 《水利学报》2006,37(10):1217-1223
本文将条件模拟方法所得到的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Ks)的随机场与土壤水分运动模型相结合,随机地模拟了冬小麦地1999年3月10日~6月10日这一时段的农田水分渗漏情况。总来水量为 353.8mm(灌水量270mm)的情况下,2m土体水分渗漏量最小值为23.73mm,最大值达到了64.73mm,分别占此段灌水量的8.8%和24.0%。另外,比较了实测法、克立格插值法和100次条件模拟得到的水分渗漏量结果,发现条件模拟法与实测法的结果较接近,而克立格插值法具有明显的“平滑效应”,缩小了农田水分渗漏量的范围。这3种方法均反映了表层土壤Ks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其结果均要好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表层结壳稳定流法确定土壤非饱和导水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众多确定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参数的室内外试验方法中,表层结壳稳定流法以其试验边界条件易于控制,试验地点选择适应性强且机动灵活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较好准确性和精度的有效方法.鉴于该法在国内实际应用尚不多见,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田间现场试验布置及步骤,在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与室内土样法间接得到的非他和导水率函数对比的基础上,对该法进行评价并指出影响试验方法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7.
压力入渗仪测定导水率的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单环入渗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影响单环入渗渗流稳定流量修正参数G的各种因素,证明了G与单环的形状系数CF关系密切,其它因素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土壤机械阻力对玉米根系导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晚苟  山仑 《水利学报》2004,35(4):0114-0117
研究了土壤干旱(基质势为-0.86MPa)和湿润(基质势为-0.17MPa)条件下土壤机械阻力对玉米根系导水率(Lpr)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机械阻力降低根系导水率,原因是土壤机械阻力使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根直径增大使根的径向导水阻力增大,从而使根系导水率降低,土壤干旱除了使土壤机械阻力增大外,还可能加速根内外皮层木质化和栓质化,从而降低根系导水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土壤微观结构的统计学角度出发,提出各向均一土壤孔径统计分布曲线的幂函数表达式,由虎论证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随含水率而变的统计特征和物理机理,导出了相应函数关系,用文献提供的萨庇壤和吉里粉壤土实验成果,对上述关系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膨胀性土壤吸水后易膨胀变形,从而影响到土壤水分的运动参数。为了研究土壤膨胀性对土壤饱和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试验装置分析了不同土壤厚度(2,4,6,8,10,15,20,25,30,35,40,45,50,55 cm)对3种土壤(沙土、黄绵土、娄土)土壤容重、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饱和导水系数的影响,并分别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① 土壤饱和膨胀率、饱和比容积、饱和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系数均随土壤厚度增加而减小。② 通过3种函数拟合效果对比发现,幂函数具有最佳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绵城市,是缓解城市内涝和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有效举措之一,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能够提升城市的景观效应,能够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公园绿地作为海绵城市的有效举措之一,其土壤饱和导水率与饱和含水率是衡量公园绿地渗水与储水能力的关键指标,以洛阳城区已建成的若干公园为研究对象,采取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其土壤质地参数,通过PTFs估算得到土壤样品的饱和导水率与饱和含水率,研究结果表明,洛阳城区已建成公园绿地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数据在1.79×10~(-3)~1.82×10~(-3)cm/s之间,饱和含水率在0.41~0.43cm~3/cm~3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土壤导水参数的温度效应及其数学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非饱和土壤导水参数包括土壤水分特征曲线h(θ),土壤水分扩散率D(θ)及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θ)的温度效应进行了定量研究,在此基础表面张力--粘滞流理论(STVF),G(θ)因子函数及Philip理论对其温度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对用理论模式计算结果与实浊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黄守琳  程新德 《治淮》1999,(11):26-28
土壤导水率是农田排水规划的重要参数。本文就钻孔法测定土壤导水率的试验方法,以及作者为该试验而研制的新型土钻的结构功能作了介绍,并对钻孔法不同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得出厄恩斯特法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土壤空间变异下田间降雨入渗率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Green-Ampt模型矩形剖面的假定来近似土壤水分运动方程,结合土壤地表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分布、降雨强度和历时,将土壤地表分为饱和区和非饱和区,根据各区对应的降雨阶段地表自由入渗状态、自由与积水综合入渗状态以及退水阶段的上边界条件,分别推导出各阶段相应的土壤剖面的降雨入渗率的解析解以及平均降雨入渗量的时空变化过程。研究成果为土壤地表空间变异下降雨、入渗和径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剖面水流的滞后现象提供具有物理基础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间接推求非饱和土壤导水参数方法为现今研究热点,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法和简单入渗法是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本文以洛川黑垆土为例,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简单入渗法具有较高精度,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法适合于低容积含水量的土壤,在高含水量情况下,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土壤溶质运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国内外学者数十年来关于土壤溶质运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其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参数估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力学特性试验方法比较及其模拟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确定土壤水力学特性的田间瞬时剖面法(直接方式)和室内土样法(间接方式)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了由这两种方法确定的壤质土壤的水力学特性参数和函数,并利用文中采用的数学模型对所求出的参数和函数进行了田间模拟验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和内在局限性.整个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田间瞬时剖面法确定的土壤水力学特性参数和函数要比室内土样法获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更适宜用来准确地描述土壤非饱和区域内水分运移的分布,而当单独使用室内土样法确定田间土壤水力学特性时需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8.
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饱和 非饱和渗流计算中,非饱和渗流参数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开展非饱和渗流参数试验及非饱和渗流模型试验,用模型试验结果作为评判标准,研究了VG模型代入法和试验数据法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双参数VG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双参数VG模型"代入数值计算中,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和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用盘式负压入渗仪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薛绪掌  张仁铎 《水利学报》2001,32(10):0012-0019
本研究提出了用盘式负压入渗仪(Disc infiltrometer)测定的入渗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用大于10min入渗时间的任何入渗率数据计算土壤导水参数。一种迅速准确的数值迭代法被用于解所得的高度非线形的方程组。新方法所计算的土壤导水参数与实验室测定数据比较吻合,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新方法所得到的导水率与宏观毛管上升高度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20.
根据Schindler(1980)提出的简化蒸发法,在微型土柱的两个高度安装张力计测定土壤吸力,并采用称重法得到土壤含水率,通过公式再计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结果表明:温度的差异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在砂土、砂壤土-1和砂壤土-2的水分特征曲线上,当吸力小于10 kPa时,同一吸力时25℃曲线的含水率均小于16℃曲线的含水率;当吸力大于10 kPa时,砂土和砂壤土-2在同一吸力时25℃曲线的含水率均大于16℃曲线的含水率,而砂壤土-1无此变化。在砂土、砂壤土-1和砂壤土-2的导水率曲线上,砂土在10kPa以下时25℃导水率值低于16℃导水率值,其他情况下,在同一吸力时,三种土样的25℃导水率值均高于16℃导水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