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永锦能源管理的富山煤业21051悬移支架工作面临近终采线,为确保工作面两巷同时推采至终采线位置,提高煤炭采出率,需要进行调斜开采。通过研究分析,确定采用虚中心调斜开采方式,严格控制工作面两巷不同的推进度,以确保两巷同时推采至终采线位置。调斜开采过程中及时回撤机头处支架及安装机尾处支架,同时采取针对性的防煤矸滚落、悬移支架立柱迎山等措施,确保了工作面调斜开采期间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综放工作面回采后期所留三角煤的开采问题,以山寨煤矿250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提出在综放工作面采至原设计终采线后采用一次减架形成短工作面继续回采的方案,并对减架工艺、辅助回风巷的位置及与工作面的对接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现场实测计算和超前导向孔方法实现了辅助回风巷和综放工作面的精准对接;采用一次减架方法开采综放工作面回采后期所留三角煤,减架总工期约为25d,三角煤的资源回收率可达59.2%。  相似文献   

3.
刘超  沙成海  梁东辉 《煤炭科技》2021,42(2):153-157,162
以济宁市金桥煤矿13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分析该工作面邻近终采线梯形煤柱形成冲击危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微震监测、应力在线监测及预卸压效果分析,建立了相适应的支护和卸压方案.回采后期受超前支承压力等因素影响,梯形煤柱应力集中,为研究工作面回采期间渐缩煤柱应力分布情况,以1304工作面回采后期距终采线150 m梯形煤...  相似文献   

4.
微震监测系统是目前预测矿井灾害效果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监测技术之一。基于微震监测系统对深井工作面终采线合理位置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震监测定位能够确定一定区域内高应力增高区的范围与程度,反映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特征,进而确定工作面终采线合理位置;7425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118 m,建议-1 000 m西一下山采区工作面终采线距离前方下山巷道120 m。研究成果可为深部开采工作面终采线优化布置和煤岩动力灾害防治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尚庄煤矿开采单一B4突出煤层,390工作面B4煤层分叉为B4a煤层和B4b煤层,设计开采下分层B4a煤层.为有效预防390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邻近B4b煤层瓦斯异常涌出,采用钻孔循环探测方法,探测工作面前方40 m范围内的煤层层间距及构造赋存情况,对构造区域采取强化支护方案,当工作面与B4b煤层层间距小于5 m时,补充B4b煤层消突措施.同时,采用高抽巷抽采B4a煤层、B4b煤层卸压瓦斯,防止回采过程邻近层瓦斯大量涌出和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通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390工作面回风瓦斯浓度稳定在0.1%~0.38%之间,保证了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煤矿回采工作面停采线位置涉及到盘区预留煤柱大小的问题,是每一个生产矿井都必须面临选择的问题。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选择预留小煤柱开采有其显著优势,回采煤量多,回收率高,经济效益好。为了实现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小煤柱开采,必须有相适应的配套设备及其生产工艺。以塔山煤矿8110工作面停采线150 m减少到80 m开采实践为例,介绍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小煤柱停采设备改造及生产工艺的技术内容、设计参数、观测数据和实施效果。总结设计思路、实施经验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土局有关规定,在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把地面对应受影响的房屋进行搬迁,否则工作面不准进行回采。根据此原则高山煤矿在1903工作面回采前,设计停采线位置确定地面搬迁范围。该矿本着1903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影响最小,同时回采煤量最大化的原则确定停采线方案,为该矿以后工作面停采线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权修才 《煤炭科技》2024,(1):137-142
受工作面开采布局及现场条件制约,7618工作面终采线外错7620采空区布置,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实测分析了7620工作面回采期间及7618工作面掘进期间微震事件分布特征,数值模拟了7618工作面终采线外错区域应力演化特征,得出随着终采线外错距离不断增加,其前方煤体内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渐减小,总结了终采线外错区域冲击危险主控因素包括开采深度、断层构造及采空区影响。制定了以煤体大直径卸压钻孔及顶板预裂爆破为主的冲击危险防治方案,为类似条件下冲击危险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阳泉四矿是近距离多煤层联合开采、年产煤250万吨的大型矿井.由于矿井开采时间长,留有较大面积的采空区,且瓦斯较大.我们在8323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采用已采区抽放瓦斯的方法,保证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收到了明显效果.一、8323工作面概况8323工作面是我矿丈八煤32采区的第一个回采工作面,井下位置为轨道下山北侧,工作面四周均未采,工作面采长164米,走向790米,分两层回采,上层储量464797吨.上部六尺煤已采,四尺煤为一矿永红井121、119、117、201工作面的采空区,层间距40~50米,巷道布置及层间关系如图1所示.上覆岩层厚度北厚南薄,变化范围220~400米.  相似文献   

10.
孙村煤矿 4 2 18工作面煤层厚度 2 .8~ 3.2m ,该面煤层含夹矸 2~ 3层 ,其中第二层夹矸厚度在 0 .3~ 1.5m。自开采以来 ,一直采取顺顶板留底煤的开采方式 ,工作面回采至距停采位置 15 0多m时 ,上半部分的夹矸变厚 ,平均 1.3m左右 ,下半部分的夹矸平均在 0 .5m左右 ,严重影响了煤质 ,并给开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根据工作面的夹矸状况 ,实施了全工作面托夹矸沿底板的开采方式 ,产生了明显的效益。1  4 2 18工作面地质条件4 2 18工作面位于 - 80 0水平前组四采区二层煤第一个亚阶段 ,工作面标高 - 6 2 1.76~ - 72 0 .85m。平均走向长度382m…  相似文献   

11.
综放采场走向压力分布规律及终采线位置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合理确定综放采场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以谢桥煤矿C_(13-1)煤一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从煤层顶板运动、巷道煤层受力和位移、巷道深部位移、轨道上山支架受力、巷道支架受力和变形、工作面周期来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综放采场走向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围岩压力峰值位置平均值为14.4m,超前影响距离平均值为66.8 m,在工作面前方平均29.2 m处,围岩矿压显现由缓和趋向剧烈,并将终采线位置确定在离轨道上山30 m处,比预先按传统设计的50 m缩短了20 m留设煤柱,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综放工作面过上分层终采线时容易发生冲击地压现象,综放面接近上分层终采线时,前方煤体可看成是煤柱,可作为煤柱型,中击地压来分析,煤柱型冲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煤层的刚度和顶板岩层的刚度,具体反映在煤层的强度和冲击倾向性、顶板的来压和加速运动等。采用改变煤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办法,可以防治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发生。东滩煤矿两个综放面过上分层终采线工作面的监测结果、治理效果说明了此冲击地压现象。  相似文献   

13.
邵明伟 《煤炭工程》2014,46(4):74-75
选用钢弦钻孔应力计对煤柱受采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观测。分析表明,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靠近工作面侧46m范围内煤柱受到支承压力影响,并且呈凸台形式;52~60m范围内基本不受采动影响,并且靠近工作面46m范围内煤柱中存在一小一大两个支承压力峰值,分别位于工作面侧18m和38m处。由煤柱的边缘到深部,煤柱塑性区为0~10m,弹性区为10~50m,原岩应力区为50~60m。  相似文献   

14.
薄基岩厚松散层下充填保水开采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薄基岩厚松散层下充填开采安全性,选择五沟煤矿CT101充填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钻孔探测,对CT101充填工作面隔水关键层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揭示薄基岩厚松散层下充填开采覆岩裂隙高度(深度)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开采安全性进了分析。结果表明:采高3.5 m,矸石充填率为85%时,关键层未破断,隔水关键层保持完整;下行裂隙多分布在工作面两端,且具有弥合性,随工作面推进周期性增大、减小,实测下行裂隙深5.5 m,上行裂隙高6.41~11.85 m,剩余隔水层组厚度为17.38~23.97 m,工作面可实现安全回采,为类似采矿地质条件下开采安全性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瓦斯涌出的回采工作面参数识别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的基础上,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给定工作面风量条件下,进行高瓦斯矿井回采工作面参数识别。合理地选择了采煤方法、循环作业方式、工作面推速度、工作面日产量等。模型精度很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海洋 《陕西煤炭》2020,39(2):30-33
工作面采高增大后,推进中在剧烈载荷作用下,煤壁的稳定性较差。针对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现象严重的问题,以山西斜沟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结合工作面煤壁的受力模式,对煤壁的两种片帮方式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工作面煤壁的片帮特征。根据现场片帮情况的统计,煤壁片帮主要的两个位置分别为煤壁的最高点与煤壁高度为3.5 m位置处,该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工作面不同采高、煤壁支护强度、推进速度下的煤壁片帮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煤壁控制措施。根据现场工作面推进中的煤壁宏观监测情况,在采取该煤壁控制措施后,煤壁片帮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工作面稳定性有了很大提升,表明该煤壁控制措施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小航 《陕西煤炭》2020,39(3):154-157,149
为解决大采高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出现机头机尾过渡段丢底煤比较严重,液压支架管理难度大的问题,新大地公司15404工作面开展了采煤工艺优化实践。从工作面概况、设备的安装及生产情况出发,主要介绍了工作面从初采时采用工作面沿底板推进,机头机尾沿顶板推进工艺,到改进后工作面和机尾沿底板推进的工艺流程和取得的效果。同时,对大采高支架在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以及采煤工艺优化前后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论证了进回风两巷沿顶板布置的回采工作面、端头的支护方式及回采工艺对工作面提高单产的重要作用。15404工作面采煤工艺优化成功后,大幅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增强了支架的稳定性和控顶性能,缩短了拉机头机尾的时间,提高了工作面回采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建军 《中州煤炭》2019,(6):117-119,123
为了分析首采层开采对底板煤层的影响规律,采用理论分析,分析了首采层开采对煤层破坏范围,研究了首采层开采对煤层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影响,然后钻孔验证了1901运输巷反掘联络巷26.3 m打钻地质成果。研究得出:首采层工作面回采对下部9号煤层工作面产生影响为走向方向上内错19.8 m,倾向方向上内错8.42 m;首采层工作面回采对下部7号煤层影响范围为工作面范围内走向方向上内错9.42 m,倾向方向上内错3.93 m。研究为今后底板煤层的设计工作提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屯留煤矿高瓦斯松软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高瓦斯松软厚煤层通常采用普通综放开采,工作面割煤高度小于3.0 m,同时受工作面通风断面影响,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工作面单产较低.屯留煤矿为提高工作面单产,在数值模拟分析煤壁稳定性的基础上,论证了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是适应的,确定了该矿大采高综放液压支架主要参数.实践表明,大采高综放开采是高瓦斯松软厚煤层进一步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