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45钢用固体法渗硼后,再经10s、20s、30s、40s高频感应加热处理。研究了不同时间感应加热对渗硼层层深的影响及显微组织变化。结果表明,随感应加热时间的增加,总层深先变厚,后变薄。渗层中的FeB相逐渐变为Fe2B时,加热时间达到30s时,FeB相全部变为Fe2B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稀土氮碳硼共渗对45钢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氮碳硼共渗处理后,45钢疲劳寿命显著提高,裂纹形成延迟,裂纹扩展速度降低。表面出现残余压应力和表面硬度提高是稀土氮碳硼共渗处理改善45钢疲劳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5钢渗硼工艺对渗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渗硼温度、保温时间和渗硼剂配方对45钢渗硼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渗硼层组织致密,硼化物呈针齿状楔入基体,与基体结合牢固;渗硼层厚度随渗硼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相比而言,温度对渗硼层厚度的影响大于时间的影响;渗硼层中FeB相使表面硬度显著提高:渗硼层抗盐酸、硫酸、氢氧化钠腐蚀性优良.  相似文献   

4.
对45钢耕作部件表面渗硼,并淬火和高温回火处理,分析其耐磨性。结果表明,45钢渗硼后得到约50μm厚的由Fe2B和FeB组成的渗硼层,渗硼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组织致密,耐磨性得到提高。经淬火处理,表面硬度达1400 HV0.2,耐磨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45钢单一渗硼和添加Nd_2O_3稀土渗硼,两种方法得到的渗硼层都是由FeB和Fe_2B两相组成,但Fe_2B相的比例随着渗剂中Nd_2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渗剂中Nd_2O_3含量为5%时,渗硼层最厚达到135μn,增加50%.比较不加稀土渗硼试样和添加5%稀土渗硼试样的磨损实验结果可知:载荷小于90N时,5%稀土试样的磨损率高于不加稀土试样的磨损率.而在高载荷下情况相反;低载荷时,5%稀土试样的摩擦系数低于不加稀土试样,载荷超过90N后,两者基本一致.与未处理试样相比,两种方式得到的渗硼试样,在HCl 5 vo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变化不明显,但能显著降低腐蚀电流密度,从而降低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6.
S45C钢稀土硼共渗层中铈的分布及其显微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45钢低温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45钢低温渗硼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氏温渗硼层通常呈针状,在渗硼层前沿没有如高温渗硼那样的晶粒粗大的伪共析或过共析组织的过渡区,而只有一个相对较窄的富碳区,低温渗硼层的耐磨性和耐蚀性较高温渗硼层有所提高,而其脆性却有所降低。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块粒状硼化物层,其耐磨性低于针状渗硼层,而其耐蚀性却优于针状渗硼层。  相似文献   

8.
9.
45钢渗硼工艺的正交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研究了渗硼温度、供硼剂种类、活化剂种类及其含量对渗硼层厚度和质量的影响,并对硼砂型渗硼剂中加入硅铁作为还原剂对渗硼效果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与供硼剂种类是45钢渗硼的主要影响因索;45钢渗硼的最优工艺方案为:供硼剂选用B4C 稀土,活化剂为Na3AlF6,活化剂含量为20%~30%,温度为950℃;以硼砂为供硼剂的渗硼剂中加入硅铁粉能提高渗硼层的厚度及渗硼质量。  相似文献   

10.
45钢高、低温硼稀土粉末共渗层组织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对45钢进行高、低温硼稀土粉末共渗处理,分析测试了共渗层的组织、厚度及显微硬度,并对试样的耐磨性、耐蚀性和脆性等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低温共渗层比高温共渗层致密,疏松、孔洞少,耐蚀性与早期耐磨性优于高温共渗层;高温共渗层的脆性小于低温共渗层,且渗层厚、硬度高。  相似文献   

11.
Q235钢表面熔盐电镀铝及其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Q235钢试样分别经150℃的AlCl3-NaCl-KCl熔盐和800℃的Al和NaCl-KCl熔盐处理后,可在试样表面获得电镀铝层。对电镀铝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低温电镀还是高温电镀,电镀铝层的厚度都随电流密度的增大和电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镀层厚度和电镀时问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而且其耐蚀性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钢的再结晶对热浸铝过程金属间化合物(IMCS)层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304不锈钢在热浸镀过程的再结晶结构重排造成该钢材表面形成了非保护性IMCS层,该合金的腐蚀动力学满足线性规律;再结晶程度较轻的410不锈钢表面形成了稳定且致密的Fe2Al5层,该层延缓了其在热浸铝过程的失效。钢材的再结晶对于热浸镀铝过程中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影响包括:(1)再结晶可降低IMCS的形核和生长能量,尤其是Fe4Al13相;(2)再结晶引起的晶粒沿密排方向排布可降低Al离子的扩散速率;(3)再结晶加剧了IMCS/钢界面处的应力失配,尤其是奥氏体钢。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音速火焰喷涂制备的MoB-CoCr涂层在熔融锌液中的腐蚀情况,并分析锌液对MoB-CoCr涂层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涂层中的缺陷孔隙成为裂纹源,而MoB-CoCr涂层的残余应力、淬火应力以及涂层与不锈钢热膨胀系数不匹配所产生的应力使涂层开裂,甚至涂层与基体发生剥离,锌渗入到涂层缺陷中使裂纹扩展,形成沿着裂纹的腐蚀,加速了涂层的失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化石能源的紧缺以及CO2排放对全球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日益增加。作为最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电力技术之一,聚焦式太阳能热发电 (CSP) 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与其它热载体 (HTF) 相比,高温下使用熔盐的CSP设备的腐蚀和损伤问题更加显著,其中,相比熔融硝酸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HTF替代也正被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CSP技术的应用情况,综述了高温条件下,在杂质、气体环境等影响下,不锈钢在熔融硝酸盐、氯盐和碳酸盐等热载体中的腐蚀行为研究现状,以及在热疲劳和应力腐蚀开裂等条件下的损伤,并讨论了目前CSP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0 h浸泡实验,研究了347不锈钢在565 ℃下硝酸熔盐 (60%NaNO3+40%KNO3) 中的静态腐蚀行为。采用增重法测量347不锈钢在不同时段的重量变化,得到材料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利用XRD、SEM/EDS对347不锈钢表面及横截面腐蚀产物形貌、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腐蚀机理。结果表明,347不锈钢在565 ℃下硝酸熔盐中的腐蚀表现为增重,前300 h腐蚀速率很快,300 h后腐蚀速率逐渐减缓。随着腐蚀时间延长,其表面氧化层中的尖晶石形状逐渐由针状和片状转变为块状,2000 h时基本全部趋于块状。腐蚀达到2000 h时,347不锈钢的外层腐蚀产物厚度均匀且较疏松,并且出现一定程度的开裂,由Fe2O3和NaFeO2组成;内层腐蚀产物厚度不均匀且较致密,主要为 (Fe,Cr)3O4。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手工电弧焊、自动埋弧焊、自动CO2气体保护焊和TIME焊接获得Q390A钢结构试样,并进行了中性(pH=6.85±0.3)盐雾腐蚀和酸性(pH=5.3±0.2)全浸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四种焊接工艺得到的钢结构耐腐蚀性能依次是:TIME焊接>自动CO2气体保护焊>自动埋弧焊>手工电弧焊;从提高钢结构耐腐蚀性能方面考虑,钢结构的焊接工艺方法优选TIME焊接.  相似文献   

17.
13Cr不锈钢腐蚀性能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3Cr不锈钢油套管材料在油田各种环境下所面临的腐蚀问题,介绍了其腐蚀性能研究现状,分析了在高温高压环境及酸化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简要说明了13Cr不锈钢几种常见的局部腐蚀类型,并提出了今后13Cr不锈钢及其腐蚀行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期为油田油套管选材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对冷轧钢板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表面清洁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静态湿热试验和交变湿热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冷轧钢板的耐蚀性随生产过程不同而变化,其中退火过程降低了表面耐蚀性,干平整过程提高了耐蚀性,重卷涂油过程因表面附着有导致或加速腐蚀的物质,而使钢板耐蚀性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周期性浸润腐蚀试验,研究了晶粒尺寸对桥梁钢Q345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不同晶粒尺寸的Q345钢的失重数据表明,大晶粒尺寸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的耐腐蚀性能略优。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加速腐蚀产物-锈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样均存在较致密的内锈层和疏松外锈层,大晶粒尺寸试样的内锈层与钢基的结合更紧密。两种试样的锈层成分主要是Fe3O4和少量的各种FeOOH,内锈层FeOOH的含量更多。  相似文献   

20.
对纯镁表面采用AlCl3-NaCl熔盐扩散处理,金相和SEM观察结果显示镁表面生成了厚度为10um左右的均匀合金层,XRD测试表明该合金层由单质镁和镁铝金属间化合物Mg17Al12、ε-MgAl、β-MgAl组成,用电极电位曲线、交流阻抗分析以及极化曲线比较熔盐扩散处理前后镁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显示熔盐扩散处理后镁的电极电位显著提高,腐蚀速率降低,较好地提高了镁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