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田软海绵酸是海洋毒素中腹泻型毒素的代表。目前的检测方法存在耗时耗力、设备昂贵、不能快速检测的缺点。本文就大田软海绵酸的结构、毒理、药理进行介绍,并对目前开发的大田软海绵酸的快速检测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概述,并展望了大田然海绵酸快速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田软海绵酸(OA)在海产品中分布广泛,对食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OA具有高毒性、小尺寸和低分子量的特性,使得其抗体的获得面临诸多困难。核酸适体SELEX筛选技术可针对小分子获得高亲和性、单一适体序列,在贝类生物毒素的检测中具备极大优势。本文对基于OA适体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如比色传感器、荧光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在OA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总结归纳了该类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潜力,讨论了适体传感器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地促进其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腹泻性贝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的致腹泻性组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能抑制蛋白磷酸酶活性的特点,建立了快速测定贝类中DSP的磷酸酶抑制比色分析方法。采用对硝基苯磷酸二钠(p-nitrophenyl phosphate disodium,p-NPP)为底物,其与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反应生成的黄色水解产物在碱性条件下于405 nm波长处有强烈的吸收峰,根据吸光度值计算抑制剂的浓度。酶抑制法继承了小鼠生物法能建立剂量-效应关系的优势,直接反映毒素的相对毒性大小,测定的是DSP毒素致腹泻性成分的总量,以OA浓度计。本研究优化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并考察了基质浓度的影响。方法的筛选检出限为80μg/kg。采用该方法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0.43%~118.5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85%~13.93%。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快速筛查工具用于贝毒的日常监控。  相似文献   

4.
海产品贝毒素大田软海绵酸ELISA及HPLC-MS/MS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海产品贝毒大田软海绵酸,保障其食用安全,利用活泼酯法将小分子OA与载体蛋白偶联,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技术建立分泌抗OA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各种特性进行分析;小鼠腹水法大量生产抗体,纯化后建立ELISA方法,同时建立OA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检测法,并对部分市售海产品进行了实际检测,ELISA方法标准曲线为y=-34.212x+83.49,相关系数为0.9784,线性范围0.4~25μg/L,灵敏度0.18μg/L;HPLC-MS/MS检测方法标准曲线y=193.07x-780.6(Q1/Q3:m/z 827.4~m/z 723.5)和y=83.021x-335.6(Q1/Q3:m/z 827.4~m/z 809.5),R2 均为0.9991,线性范围10~800μg/L,灵敏度小于2μg/L,平均RSD为4.34%。在检测的实际样品中两种样品ELISA呈阳性反应,其中一种经过了HPLC-MS/MS的验证。所建立的ELISA及HPLC-MS检测方法均可用于海产品腹泻性贝毒OA限量标准检测,为进出口海产品OA标准方法的建立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一种CuNPs-适配体传感器快速检测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方法 基于前期研究基础,该适配体传感器基于OA适配体与OA的分子识别机制,利用适配体末端构象变化触发荧光信号变化,构建非标记荧光型CuNPs-适配体传感器,根据OA结合其适配体导致适配体末端被占据而荧光信号被抑制程度,实现对OA的高灵敏检测。同时对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等性能进行详细评价。结果 构建的CuNPs-适配体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较广,在75.0~2400.0 nmol/L之间,检出限为1.045 nmol/L,检测贝类样本时,该传感器展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准确性。结论 构建的适配体传感器可实现对OA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检测,可为其他食品靶标的简单、快速检测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贝类组织中腹泻性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样品经0.125 mol/L盐酸性水溶液提取,乙酸乙酯萃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结果以80%甲醇-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柱温为35℃,选择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OA在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采用本研究改进的前处理方法,4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90.5%~99.6%,高于采用行业标准SN/T2269-2009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81.3%~87.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定量限(以S/N≥10计)为1.0μg/kg。成功应用本方法检测了湛江市市售的7种贝类样品,未检出OA。结论该优化方法灵敏度高,操作较简便,适合于多种贝类样品中OA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中最常见的贝类毒素之一,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事故发生率也最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加强对该类毒素的检测监控成为保障海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小鼠生物检测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还缺少用于现场检测的快速筛查技术。因此,开发快速、灵敏、准确、低成本的麻痹性贝类毒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目前开发出来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层析技术和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各方法的特点迚行分析。最后对未来麻痹性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迚行了评述,幵对发展趋势迚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麻痹性贝类毒素作为贝类产品中一种毒性最强、分布广泛的毒素,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其监测检测方法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评述了麻痹性贝类毒素的三种常规检测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小白鼠生物法、免疫测定法和色谱联用技术作为主要的检测方法由于原理不同,结合不同的研究需求其应用的领域。其中,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虽然概括毒性有效,但是其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需要大量活体动物而逐渐被色谱技术和免疫测定法所取代,此外,神经细胞分析法、毛细管电泳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技术等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不管怎样,这些方法由于需要专业人员、成本高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市售双壳贝类中腹泻性贝类毒素(DSP)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的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性特征,为早期预警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经典替代法与逆正态填补法对DSP未检出值进行填补并计算膳食暴露;基于省级空间尺度,对我国沿海地区DSP污染及膳食暴露进行全局以及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6—2021年我国10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6 355份贝类样品中DSP检出率为6.34%,主要为虾夷扇贝毒素(YTX)(5.41%),主要污染区域为福建、广西、河北、广东等地。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蛤毒素组污染水平全局Moran’s I=0.55(P=0.02),YTX组暴露全局Moran’s I=0.27(P=0.01),呈空间聚集性分布;局部自相关分析显示,DSP污染水平主要存在两个高-高集聚区,位于辽宁和山东;DSP暴露水平主要在河北、广西和辽宁呈高-低集聚特征。结论 我国沿海地区DSP污染与膳食暴露存在地区差异,且在局部呈现一定的区域化特征,建议相关政府机构根据DSP污染与膳食暴露空间分布特征制定区域化精准监测与膳食干预措施,保障贝类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贝类毒素是贝类产品的重要危害因子,其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影响到海产品加工及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应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并规定了贝类产品中毒素的限量要求。本文主要综述了小鼠生物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生物传感器法等5种常用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梳理了我国及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贝类毒素官方检测方法和限量要求,并对我国贝类毒素风险监测工作提出建议,为我国贝类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数据和资源支持,对保障我国贝类产品养殖业及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和优化用于检测腹泻性贝类毒素(DSP)的固定化蛋白质磷酸酶2A(PP2A)抑制率法。方法 以分离提取的PP2A为材料,根据DSP抑制PP2A酶活性的原理,建立用于检测DSP的固定化PP2A酶抑制率法,并对最佳酶用量和反应体系参数等进行了优化。结果 最佳的固定化PP2A酶蛋白量2μg、固定化配比为琼脂糖与PP2A酶蛋白量为1:1、pH值为8.4;采取4参数Logistic曲线法进行标准曲线拟合,曲线R2值达0.994,检测限为3.45μg/L,实际样品测定时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结论 建立的固定化PP2A酶抑制率法有望作为低成本、操作简单的DSP快速筛检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真菌毒素不仅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还对农业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常见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以大型仪器检测为主,需要专业的实验人员进行检测,且耗时长。新兴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干扰小、能同时处理大量样品等优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常见的免疫分析技术中免疫原、抗体的开发,系统地对比了各类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缺点,为免疫分析技术在检测真菌毒素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氧化铈修饰的金纳米棒(CeO2 modified Au nanorod, AuNR@CeO2)纳米酶构建纳米酶侧流免疫层析法(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LFIA), 并用以检测食品中肠炎沙门氏菌。方法 采用模板法制备AuNR@CeO2纳米酶, 对纳米酶的酶促活性进行考察。将AuNR@CeO2标记抗体作为信号探针进一步构建试纸条, 优化其关键参数, 并利用AuNR@CeO2纳米酶的酶促活性, 催化放大试纸条的比色信号, 最后将其用于奶粉中肠炎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 成功制备了AuNR@CeO2纳米酶, 在最优条件 下(即:2% BSA+0.05% Tween-20的样品垫缓冲体系、0.8 mg/mL的T线抗体质量浓度和4 μL的探针使用量), 该试纸条可以实现目标菌的特异性检测, 检出测限 低至103 CFU/mL, 信号放大后灵敏度提高了10倍, 在人工污染奶粉样品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效果 检出限低至103 CFU/mL。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试纸条无需复杂仪器和专业人员即可实现目标物的检测, 且具有易操作、便携、快速的特点, 通过更换抗体类型便可用于各类食品有害物质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含碳-氟键的高度稳定的极性有机化合物,全氟辛酸(Pentadecafluorooctanoic acid,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Sperfluorooctanesulphonate,PFO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得两种典型全氟化合污染物,这两种典型的全氟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此类全氟化合物因为具有持久的稳定性、生物积累性和多种毒性等,严重危害到了人类健康和其生存环境,多国政府纷纷颁布法令法规限制PFOA、PFOS的使用。因此食品基体中PFOA、PFOS的检测分析成为了当下分析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对全氟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极性等理化性质和全氟污染物的危害毒性进行概述,其次根据其化学性质以及参考国标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各种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液固萃取、固相萃取、超声辅助萃取、QuEChERs等。其中QuEChERs方法结合多步净化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降低食品中的基质效应。此外比较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方法在分离检测方面的优缺点,比较了已有文献中不同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下的检出限、回收率、RSD等数据,结果发现UPLC-MS/MS法由于低检出限,方法稳定,检测快速,结果准确确等优点,仍为当下主流的检测手段。本文对于制定相应食品中全氟化合物质量安全标准,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总结了当下全氟化合物所遇检测的瓶颈,期望能为当下国内外全氟化合物污染防治和制定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 PFOS)是全氟烷酸的典型代表, 因其难以降解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和蓄积性而逐渐成为一种有机类食品安全风险因子。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设备价格高昂, 测试周期长, 样品前处理耗时费力等问题, 无法满足大规模样品筛查和现场检测的需求。因此, 发展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测技术成为迫切需要。近年来, 相关领域开展了很多食品及环境中PFOS的荧光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开发了多种类型的荧光探针材料, 大大提升了PFOS快速检测的技术水平。本文立足于荧光快速检测的材料设计与方法构建, 对用于PFOS检测的荧光探针组成材料进行分类, 总结了基于有机小分子、有机聚合物、无机纳米材料、微生物等不同类型探针的PFOS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以期为有机类食品安全风险因子的快速检测方法建立与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玮婧  冯光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445-448,452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简称PAEs)是一类广泛应用的塑料增塑剂,具有生殖毒性和致畸致癌等危害。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生产和任意添加,邻苯二甲酸酯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人体中。本文介绍了PAEs的危害,总结了邻苯二甲酸酯的国内外标准、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现有的分析检测方法,并且提出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2,4-D为代表的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低浓度为保花保果生长调节剂,调节细胞生长及愈伤的分化、提高保鲜时间,高浓度为除草剂,该类除草剂难降解,易污染地下水,广泛、大量的应用会使植物产生畸形,影响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因此,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出苯氧羧酸类残留是保证农产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前处理方法及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测农产品、环境水样等样品中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研究进展。综合对比了色谱法、联合技术、免疫法、纳米材料及传感器等检测方法在苯氧羧酸类检测中应用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检测小分子物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