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燃气轮机的进气冷却装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简要地叙述了目前燃气轮机的进气冷却装置的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美国唐纳森公司的蒸发冷却装置用于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分布式联合循环项目,利用EBSILON热力仿真平台建立了配置有燃气轮机进气冷系统的分布式联合循环机组热力计算模型性能,研究了燃气轮机进口空气降温幅度和机组性能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以及制冷量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结合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收益计算边界,分析了利用现有两台溴化锂冷水机组进行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条件下,机组性能的变化、投运系统后经济收益以及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研究结果表明,两台溴化锂冷水机进行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时,机组输出功率提升约1.20%~3.95%,机组热耗率降低约0.41%~1.01%,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65.6万元,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2.97年。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区电站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潜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了燃气轮机进气蒸发式冷却的热力学特点,由此导出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潜力的概念。结合广东典型地区气象特点,初步分析了广东地区电站燃气轮机进气实施蒸发冷却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性能的影响很大,加装燃气轮机进气雾化冷却系统对改善燃气轮机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对燃气轮机进气雾化冷却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燃气轮机进气雾化冷却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功能实现.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性好,性能可靠.配置控制系统的燃气轮机进气雾化式冷却撬体投运后,PG6551(B)型燃气轮机功率相对增加8.35%,效率相对提高3.24%.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装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美国唐纳森公司的蒸发冷却装置用于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燃气轮机进气蒸发冷却装置经济效益的论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介绍美国唐纳森公司生产的蒸发冷却装置应用于251B11燃气轮发电机组中,对提高燃气轮发电机组及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和热效率及对提高燃机电厂发电生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孙衍锋 《热能动力工程》2017,32(11):117-121
对AE94.3A型燃气轮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力系统平衡进行研究进而发现,与同类型、同等级不同型号机组相比,AE94.3A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较高,排烟余热仍有进一步利用的空间。通过设计优化,扩大省煤器受热面,回收烟气余热加热给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制冷,用于机组满负荷调峰时的压气机进气冷却或厂房及办公区域空调供冷,对改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的运行性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机组经济性运行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利用余热制冷进气冷却的回热燃气轮机系统,并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比、流量比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常规回热循环比较,指出利用余热制冷来进气冷却的方式能使系统效率提高11%,是提高燃气轮机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目前应用的几种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各自特点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开发,开展50 MW等级分布式能源用燃气轮机主机选型研究,针对同等级发电功率的两个燃气轮机流派,选取SIEMENS公司典型工业型燃气轮机SGT-800和GE公司典型航改型燃气轮机LM6000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两种机型的结构特点、热力性能、污染物排放特性、燃料适应性、启动及运行特性、供热(冷)...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作为一种主要的发电方式的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在市场份额上不断扩大。为了优化在项目前期阶段对业主提出的技术建议,对同等级发电功率的轻型燃气轮机LM6000PC和重型燃气轮机PG6581B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工程经验,研究了轻型燃气轮机LM6000PC和重型燃气轮机PG6581B各自的优势及各自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燃气轮机进口的空气进行预冷,能够提高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与蓄冷方法相比,使用燃气轮机-蒸汽联合循环电站余热锅炉低压蒸发器的一部分蒸汽为热源,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取冷源,冷却燃气轮机进口处的空气,以提高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该方法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型发电燃气轮机的结构和性能资料,对西门子V94.3燃气轮机冷却空气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燃气透平叶片冷却方式和机理入手,得到燃机冷却空气量的计算模型。该方法简单易于理解,计算精度满足实际工程分析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一系列排气引射试验,得出了引射系数和引射工作段几何参数配合、排气烟道阻力、被引射气流道阻力的关系,得出了箱体内冷却气流的流场,同时,首次提出引射冷却时,燃气倒灌入箱体的可能性。从这些试验曲线出发,提出在设计燃气轮机排气引射通风冷却时,几何参势选取原则及其最佳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世界上首个以直燃型LiBr吸收式制冷机为核心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工程———中国广东东莞天明电力有限公司的2×S106B联合循环电站的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并阐述了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的技术选择和设计点。图3表1参7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编制发电计划,须准确掌握燃气轮机在各种工况下的最大负荷。燃气轮机的最大负荷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夏季最大负荷非常重要却难以预测。利用Matlab分析了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运行的大量参数,通过数据模拟得到了联合循环机组夏季最大负荷的性能特点,可以准确预测机组夏季各种工况的最大负荷。将预测结果应用于全厂AGC动态上限控制,可提高机组自动化水平,实现机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高温叶片内部冷却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阚瑞  迟重然  杨力  任静  蒋洪德 《热力透平》2013,(4):260-264,287
综述了燃气轮机典型的内部冷却结构和设计手段.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内部冷却典型强化换热手段包括带肋通道冷却、扰流柱冷却和冲击冷却,重要设计手段包括一维管网和三维数值优化.管网计算基于实验总结的经验公式,计算效率高,关键在于动量方程的求解算法;三维数值优化可以降低设计对人工经验的依赖,关键在于合理选择优化目标和优化算法.分析表明,旋流等新的强化传热形式、微型冷却等新的叶片冷却模式、旋转和真实通道几何对内部冷却详细传热和流场的影响都将得到进一步研究,叶片设计技术将由人工经验性的设计逐渐向计算机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汤翔  姜周曙  王剑 《汽轮机技术》2008,50(2):113-116
燃气轮机的性能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高温时其出力随进入燃机的空气温度升高而降低的问题可通过进气冷却来解决.提出了一种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一种双工况燃气轮机进气冷却系统以及使用西门子工控软件WinCC与STEP7对监控系统的设计.运行结果表明,该进气冷却系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宋亚军  李童  张荻  蓝吉兵  谢永慧 《热力透平》2011,40(4):235-244,261
随着燃气透平转子进口温度的不断提高,燃气轮机叶片冷却日益重要。带有扰流肋的内部通道冷却是叶片冷却的一个重要部分。综述了内部扰流肋冷却的研究历程与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静止状态下带肋内部通道的换热研究、旋转对带肋通道内换热的影响研究以及扰流肋与其他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冷却研究。结论指出,在国内外静止状态下带肋通道内的换热研究已经很成熟,旋转对通道内流动与换热的影响是最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而关于旋转状态下复合冷却方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优化旋转状态下内部肋结构和将内部扰流肋与其他冷却方式相结合的研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