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构造运动影响油气运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以及地形斜率变化数值方法,定量分析了松辽盆地西斜坡区主力输导层断裂活动强度以及地层变形程度,找出了构造活动剧烈的地区。在此基础上应用“地震泵”理论,探讨了构造运动强度促进油气运移的部位,并对西斜坡地区的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平面上泰康隆起带上的构造运动相对强变形区控制了西斜坡区油气的分布;纵向上高台子油层比萨尔图油层经历了更为剧烈的构造变动,由此造成大量油气通过纵向穿层运移进入萨尔图油层。 相似文献
2.
3.
对江汉盆地西南缘的油源对比和流体势分析表明,北部地区的原油主要来自梅槐桥—牛头岗洼陷高成熟度烃源岩,南部地区的原油与本地的低成熟度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中部地区的原油则具有混源特征.该区的油气明显具有运移距离短、近源聚集的特点;其分布与聚集受到断层和圈闭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断层活动使上升盘储层与下降盘烃源岩对接,是新生古储型油气藏成藏的关键;断层的封闭性上部要优于下部,控制着油气富集的层位.圈闭类型以断鼻和断块为主,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下降盘,而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断层的上升盘.根据油气聚集特点和储集层位的差异,将本区的油气藏划分为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和下生上储3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4.
盆地流体地质学的核心是流体动力学。分析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发育特点与演化历史,是目前进行油气运移、成藏研究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中国沉积盆地的后期改造强烈,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移、成藏作用及赋存位置的动态性更加明显。辨识、评价盆地改造作用对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影响,有助于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油气运移研究。在综合分析影响盆地流体动力学的因素——沉积物的埋藏和成岩作用、大气水和地表水的渗入作用、构造作用以及地下流体的相对分布——的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作者阐述了目前盆地流体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和难点问题,归纳出了盆地流体动力学的演化特点,最后指出了近期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以促进本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油气再次运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油气藏形成中油气再次运移现象,最早由陈贲于1963年描述,后来又经石油地质界先辈潘钟祥、包茨倡导,安作相先生著文多篇论证了这一概念,油气再次运移现象在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和克拉通盆地中都有存在。此外,在南海的珠江口盆地和莺琼盆地表现双源相向运移形成大油气田的现象,另有一番油气田形成的复杂研究景象。详细阐述了在上述三类盆地中的油气再次运移现象,并研究了各盆地的油气聚集过程,指出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连盆地主要生油凹陷中泥、砂岩的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分析了本区油气运移作用,总结了主力烃源层的油气运移特征。主要的认识为:1)本区下白垩统K1ba和K1bt12套成熟烃源岩排烃率可以达到32%~72%,是主力排烃层。进入生油高峰阶段的Ⅰ类生油凹陷有良好的生烃与排烃条件,具有形成工业价值油气藏的能力;2)根据泥岩压实曲线和粘土矿物变化等资料分析认为,快速压实阶段是排烃(油气初次运移)的最佳时期;3)从烃源岩生油期与排烃期的匹配关系分析,二连盆地只有Ⅰ类生油凹陷的成油带与泥岩快速压实阶段相吻合,构成油气生成与运移的良好匹配关系;4)油源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二次运移的重要通道,特别是K1bt1/K1ba不整合面具有良好的孔渗条件,其不整合面上、下的各种类型圈闭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5)通过油气运移效应分析认为,乌里雅斯太凹陷原油运移效应最高,其次为阿南、赛汉塔拉、额仁淖尔凹陷,而巴音都兰和吉尔嘎郎图凹陷的原油未发生长距离运移。 相似文献
7.
8.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所引发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是地质演化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地质事件,受青藏高原隆升产生的侧向水平挤压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宏观上表现出大面积隆升、侵蚀强烈、周边强烈下沉和地震活动十分活跃的特点,它的活动不仅影响盆地、山川、地貌的发生、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古老断裂的重新活动。对盆地新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系统以及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等诸多现象的观察研究及对新构造活动与油气成藏的相关作用的研究表明,微裂隙分布的差异性和不均一性是造成鄂尔多斯盆地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运用“地震泵”机理对盆地中的油气运移、聚集等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28(2):66-66
据外刊“沉积学研究”杂志报道,压溶、位移蠕变、断裂作用和小型断层作用等颗粒级变形机理产生的沉积后分隔作用对砂岩储层中的含油气潜力有重要影响。由厚度在1mm以下的狭长岩层构成的变形带以强烈的局部断裂为特征,是控制储层砂岩中流体流动重要的小型构造。这些变形带可以成为流体流动通道,也可以成为流体流动的障碍,取决于变形和油气流注的时间。对纽芬兰Jeanned'Arc盆地中流体包裹体的综合研究证明,油气向储层的流注先于变形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渐新世是伦坡拉盆地油气生成、运聚的主要时期。油气的运移、聚集受静水场和得力分支配,以垂向和短距离的侧向运移方式分别向南和向北运移。渐新世末压性、压扭性断裂控制着油气的运聚,并对早期油气藏进行改造,造成油气分散。 相似文献
11.
江汉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及其演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对江汉盆地的不整合面、断裂活动和火成岩成因及分布规模的研究表明,江汉盆地在白垩-第三纪时期主要经历了五期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发育五期不整合面,据此将盆地白垩-第三纪的构造演化划分为四个裂陷幕和一个拗陷沉降期五个演化阶段。自老而新各裂陷幕断裂活动主方向表现为自北西向北北东、北东、北东东顺时针有序偏转的特点;岩浆岩由碱性玄武岩变化为石英拉斑玄武岩、再变为以橄榄拉斑为主、最后变为以石英拉斑为主的玄武岩,反映构造演化的幕式特点和断裂活动强弱的变化。沉积中心在不同构造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构造I幕时期,盆地中、西部发育3个沉降中心;在构造Ⅱ幕时期,沉降中心位于盆地西南部;在构造Ⅲ幕时期,盆地没有统一的沉降中心;在构造Ⅳ幕时期,沉降中心移至盆地中心。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形成了盆地内复杂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2.
辽河盆地断裂与油气运移和聚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辽河盆地是一个断陷盆地,断裂十分发育,而断裂的发育又控制了油气运移和聚集。认为:主干断裂控制油气富集,次级断裂对油气的侧向封堵及油气的再分配有重要的作用;断层的开启性又导致不同断块油气贫富不一致;正确认识断裂将会对勘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琼东南盆地地压场与油气运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琼东南盆地的异常高压主要是在上新世和第四纪时盆地快速沉降产生压实与排液不均衡形成的,水热增压和新生流体对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有辅助作用,异常地层压力的分布受沉积中心、埋深和岩性变化控制。用地震速度可以计算地下流体压力。各时期各组段沉积地层都有自己相应的正常压实趋势线。速度稳定段主要分布在富含泥质的上新统中,在压力预测时必须进行校正。油气聚集带是在纵向上相对低势层段和平面上相对低势区的结合部位。在气势图中,相对稳定的低势区,实际上就是相对低势等值线的闭合区和挠曲带。 相似文献
15.
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苏北盆地油气运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苏北盆地油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分布是有效的指示油气运聚方向的参数,也是重要的"油源指纹”化石.据此建立油气运移网络,可以指导勘探选区和部署. 相似文献
16.
裂谷盆地油气运移“中转站”模式的实践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是裂谷盆地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对渤海油区大量成功与失利探井的深入分析表明,单纯断面的运移能力并不强,大断层只有与烃源岩内的“中转站”砂体配合,才能为上部圈闭提供充足的油源;凹陷内小断层根部无“中转站”,只能形成小油藏;直立的走滑断层下部无“中转站”,其上部无油藏。深入研究断层的运移能力,会大幅提高勘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济阳断陷盆地油气运移优势方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断陷盆地不同区带油气运移的控制因素、输导体系和运聚方向各异。洼陷带深部,油气沿“应压双控”作用产生的裂缝系统———隐蔽输导体系侧向或向上充注于泥岩裂缝圈闭或砂岩透镜体,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与成藏期北东向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洼陷带上部或两侧,油气通过断裂型输导体系向上运移,平面上亦平行于北东向断裂运移;陡坡带和缓坡带,油气输导体系主要为断裂-砂体复合型,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为垂直于盆地边缘边界断层的鼻状构造带的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18.
渤海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油气成藏 总被引:129,自引:19,他引:110
渤海海域是我国近海最早进行油气钻井勘探的海域,并首先在浅层获得成功,但经历了漫长探索才认识到海域有良好的浅层油气成藏机制。目前浅层的油气储量占总储量的70%以上,这是由于海域新构造运动控制了晚期成藏,表现为:第四纪沉降中心与Nm晚期沉降中心不吻合,使得Q与N之间地层呈角度不整合;玄武岩喷发及岩浆活动频繁;沿渤南及郯庐断裂带天然地震震中有规律分布,晚期(15~2Ma)断裂极其发育,在Nm-Ng组地层内形成众多的背斜圈闭。新构造运动动力分析认为源于岩石圈下地壳深部地幔拱升及板块运动、纵长5000km的郯庐断裂活动所至,特别是郯庐断裂主体正通过海域,晚期活动产生一系列新的地质事件,使得海域既具有陆区的成藏规律,又有自身的独特一面──晚期成藏。综观海域油气前景,将成为我国东部石油稳产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气及其运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物系(如地下烃类体系)存在状态的内、外因条件和原理,结合塔里木盆地地质、物探、地化、测试等有关资料和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该盆地已知油气田(藏)地下烃类体系主要赋存形式,以及油气运移的可能模式。地下烃类主要以凝析气或者带轻质油环、或底油的凝析气形式赋存在凝析油气田(藏)中。在低地温、油气生成门限和生成高峰埋深大的特定地质条件下,初次运移是以微裂隙作为主要排出途径,二次运移以油溶于气和游离态油相为主。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