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场脉冲核磁共振系统接收到的信号信噪比低,解谱结果对系统噪声敏感。针对我们自行研制的实验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以小波分析等现代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数据接收与处理的方法,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基础上准确提取回波信号峰值。通过多指数反演解谱算法获得磁共振信号的正谱分布,从而进行样品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前言本世纪四十年代,物理学上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它是物质原子核的磁矩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能级发生分裂,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外加射频场的能量而产生跃迁的现象。这一重大发现为深入地探索物质微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增添了一项崭新的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与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不同,它能在不破坏样品的条件下,利用构成分子的原子核本身的磁矩特征,精确快速地给被测样品定性、定量、定结构。它能提供其他理化方法所不能得到的许多  相似文献   

3.
1.核磁双共振的原理及应用前面所讲的核磁共振实验,是把样品放在静磁场 (?)_0中,并在其垂直方向上加上一个交变场 (?)_1,当 (?)_1的频率 v_1满足核磁共振条件时,v_1=((γ_1)/(2π))H_0就发生核磁共振现象。用扫场法或扫频法可以得到核磁共振波谱。但是,这种核磁共振波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纳升级微量样品检测,结合商业常规核磁共振3.2毫米探头,本文研究了两种类型的自谐振微型接收线圈。当无线传输能量时,探头螺旋管形成射频脉冲激励能量。而微型接收线圈对该能量进行接收后以样品为作用目标,并采集信号回传,把感应获取的磁共振信号传输到探头螺线管。与现有磁共振探头不同,本文提出Pigtail型和Stripline型微接收线圈结构。实测结果显示,线圈谐振频率达128MHz和935.7MHz,应用于3T超导核磁共振设备初步完成了蔗糖波谱的测试分析实验,表明微型接收线圈对提高谱线分辨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中有关参量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和选择1.射频脉冲和化学位移范围(谱宽) 分析脉冲频谱和FID信号的混合时已经指出:对一个重复射频脉冲,其频谱为以1/T为频率间隔,载频为中心频宽为2·1/t_p,因此能同时激发所有同类核,从图七可知,频谱各频率的振幅不是相等的,而且向两旁减弱的。在PFTNMR实验中,实际起作用的只是从载频算起的一个极小部分,且总是固定磁场,假定在该磁场下某类核的化学位移范围为F,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强磁场宽范围的核磁共振测场仪的原理、结构以及实验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仪器的工作频率是0.9-92MHz。用水样品可测0.0216~2.1T(特斯拉)的磁场,用重水样品可测0.15~14T的磁场。用它可精确测量电磁铁、永磁铁,或超导磁体的室温孔中的磁场强度和均匀性,测场准确度优于1×10~(-5)(高场范围)。  相似文献   

7.
在常规低场核磁共振(NMR)实验中,NMR响应的空间均匀度与螺线管收发线圈的尺寸、样品的大小以及采用的脉冲序列类型有关,根据这些条件可以确定具有给定射频(RF)场均匀度的线圈最小尺寸.考虑到螺线管匝数、线径等因素对信噪比的影响,对线圈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具有最佳信噪比性能的螺线管线圈.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系指一个射频场引起有磁矩的原子核与外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磁能之间的跃迁。核磁共振波谱仪是基于核磁矩不等于零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作用下,对稳定频率电磁波的吸收现象来研究物质结构的一种工具。分析工作者从共振峰的数和相对的强度、化学位移和驰豫时间等参数进行物质结构分析。一、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发展由于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并随着核磁共振理论及波谱仪器的迅速发展,核磁共振波谱仪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描述了 CH 203高分辨率 NMR(核磁共振)波谱仪用的一种高效匀场装置。它是一套匀场线圈置于强的永磁磁场的缝隙中,经过设计和试验获得高均匀磁场的线圈装置。它适用于排除破坏旋转样品波谱高分辨率的第一阶至第四阶的磁场梯度;减小由于旋转样品产生的旋转边带,并且获得良好的 NMR波谱的线型。同时给出 CH203的 NMR 波谱基础分辨率(无补偿匀场,无旋转样品时永磁的波谱分辨率)以及基础线宽(单波谱峰10%处的宽度)。给出在该装置下获得的 NMR 波谱高分辨率,此量可优于5×10~(-9),波谱线型小于5%,旋转边带小于1%的波谱。  相似文献   

10.
氰氟虫腙是一种新型的缩氨基脲类杀虫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氢-氢相关谱(~1 H-1 H COSY)、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氟谱(~(19)F NMR)、DEPT谱、异核单量子相关谱(HSQC)、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对氰氟虫腙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通过氢谱、碳谱、氟谱以及二维谱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完整的结构分析,为氰氟虫腙的质量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分辨率脉冲核磁共振法分析了聚丙烯粒料和粉料的等规度 (Ⅱ )含量 ,测定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均令人满意。与索氏萃取法相比 ,核磁共振法的样品用量少 ,测量速度快 ,操作简便 ,不损伤样品。两种方法的t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出高效率三共振/双共振固体核磁共振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探头,可实现在双共振/三共振模式或不同谐振频率间的切换,主要用于四极核材料、膜蛋白以及锂电池/超级电容的固体NMR研究。不同的实验和应用体系,对MAS探头的要求和功能,如射频场强度和均匀度、脉冲功率-射频场强度的转换效率、MAS转速、射频通道数、通道调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Pulse FourierTransform Nuelear Magnetic Resonance缩写为PFTNMR)是付里叶变换技术和瞬态核磁共振的结合。付里叶变换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方法,它不仅用于一般的信息处理,而且同分析仪器结合,改善仪器的性能。瞬态核磁共振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核磁共振技术,与连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自制的一台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PFT—NMR谱仪),可用来观测'H的常规谱,并可进行相干累加,工作频率为100MHz;灵敏度优于50:1;分辩率优于5×10~(-9)。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分辨率是核磁共振谱仪的主要指标,高分辨率核磁谱仪(基础分辨率必须优于10~(-7))能清晰观察分子基团中的自旋—自旋相互作用,从而了解核周围的环境,使核磁共振谱仪成为探测物质空间结构的强有力的手段。Bloch曾经证明,旋转样品可以改善磁场的均匀度,使分辨率有明显的提高[1]。所以,现在所有核磁谱仪都有样品旋转装置,并把它作为提高分辨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从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开始将陆续刊登《核磁共振基础》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王金山同志供稿。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核磁共振原理;(二)连续波核磁共振;(三)脉冲付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四)核磁双共振;重点介绍(三)(四)两个部分。本期刊登的是绪论部分—核磁共振波谱学。  相似文献   

17.
二、核磁共振原理 1.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1)原子核的自旋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一定体积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接近球形的固体。实践证明,有一些原子核是不旋转的,例如C_6~(12),O_8~(16)等;而大多数原子核就好像陀螺一样,都围绕着某个轴自身做旋转运动,例如H_1~1、C_6~(13)。等,见图1。这种自身旋转运动就称为自旋运动,一般用自旋矩、自旋角动量(或者自旋动  相似文献   

18.
正据新华社报道,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超灵敏磁共振研究组已研制成功我国首台近室温(40摄氏度)的超低场核磁共振谱仪,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超低场谱仪的空白,有望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作用。据介绍,核磁共振谱仪被广泛应用在化学、材料、生物、物理和临床医学诊断中。传统核磁共振技术采用射频感应线圈来探测磁共振信号,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号灵敏度,目前几乎所有的商用核磁共振谱仪  相似文献   

19.
永磁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技术不断进步,国内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成功研制出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本文以NM120-Analyst型核磁共振分析仪作为这类仪器的代表,简单介绍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的结构原理,再分类讨论永磁低场磁共振分析仪在相关领域的基本应用。实践证明,该类仪器已分别在医学磁共振成像设备教学和培训、食品研究、石油勘探、新能源开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核磁共振成象法(NMR Imaging)又称核磁共振层析摄影法(NMR Tomography)、自旋密度成象或结合成象法(Zeugmatography),是一种取得核磁共振空间分布信号的技术。它是核磁共振原理的新应用;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成象技术的结合。它虽然是近一、二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