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花台风景区位于南京中华门城堡南1km处,距市中心仅5km,是南京城南最主要的园林景区。相传南朝云光法师在此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数万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雨花台。1950年,雨花台修建了烈士陵园,经过40多年的建设,雨花台已成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纪念地和著名的园林景区.其地位和规模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88年雨花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禁烟,雨花台仅作为烈士陵园供… 相似文献
2.
3.
<正> 松花湖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地的西侧,东经126°41′~127°18′,北纬42°58′~43°48′。地处松花江上游,距吉林市市区东南17公里,湖区全长180公里,湖面约550平方公里,湖水正常高水位海拔261米,最大库容量108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湖泊。 相似文献
4.
5.
6.
浣花溪风景区总体规划,是以史料为依根据,结合现状环境,遵循历代诗人特别是杜甫、陆游描绘浣花溪自然景观的诗意记述为主,进行立意、构思和景物塑造。力求体现历史文脉,进一步丰富和发扬景区特色,再现“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官到浣花溪”的风貌。使之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简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影响识别、影响预测、影响评价的步骤。将风景名胜区内纷繁复杂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简化为有限的若干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影响的可接受程度。基本指标模式结构清晰、简单明了,能够最直观地反映风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该文对风景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归纳了一套风景区环境景观评价的基本指标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景区现有的总体规划和旅游规划,充分考虑太阳岛景区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提出了太阳岛风景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设计,修复景区生态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优美生态景观,促进太阳岛风景区的生态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风景区旅游热潮导致风景区民宿粗放式增长,民宿优化设计迫在眉睫.本文借助网络评价的情感、词频、内容对旅客住宿期间的生理及情感需求进行系列分析,论证在民宿设计中引入情感化设计理论的重要性.结合本能、行为、反思三个维度,提出风景区民宿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增城市派潭镇总体规划修编为例,着重从规划思想、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规划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为邻近名胜风景区的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目前风景区总体规划现状的分析、研究,指出目前的规划方法实际上是“硬系统思想”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其本质是对静态目标实现过程的动态控制.而实际上风景区系统是一个“软系统”.与“硬系统”有着许多的差异,尤其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风景区总体规划目标也是在改变的.因此,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实质上是对动态目标的追随过程及实时控制.在考虑到整个风景区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新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方法的概念流程.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景观规划中,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运用,GIS成为一种在国内外新兴使用的一种辅助设计软件.本文以苏州市石湖风景区为例,介绍这种运用GIS的景观规划方法,重点介绍运用GIS进行适宜性分析的方法与步骤,以期寻求GIS在景观规划的辅助运用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筑》2021,41(1)
文章在大数据背景下,运用网络文本分析与IP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武夷山风景区旅游形象感知。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ROST CM6软件从主流旅游网站上收集、筛选得到的网络文本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高频词汇并绘制语义网络分析图,以此为基础归纳总结旅游形象感知的要素,并对网络文本进行逐条编码,运用IPA分析法构建分析模型,分析游客的旅游体验要素结构和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游客体验要素分值总体较高,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关注点各个旅游形象感知要素较集中。重要性程度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绝大多数要素重要性程度低;但大部分要素表现性程度高,说明游客整体旅游体验较好,对景区内旅游体验质量评价较高。根据研究结果,今后应从景区环境拥挤感知、游憩活动的参与氛围以及其他满意度稍低的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从而让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创造更好的武夷山风景区形象。 相似文献
14.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力图以可持续发展原则构筑生态和谐园区,以现代手法凸现地域风格。文章从布局、绿化、交通、旅游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邻近风景区的旅游型小城镇总体规划初探——以重庆市统景镇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型小城镇通常由于具有相对特殊的城镇性质和突出的环境优势,因而在镇区总体规划中需要充分结合其产业和环境特色。而临近风景区的旅游小城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视镇区和风景区相互关系的协调,只有确立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才能确保两者真正达到互惠互利,互相支持。作者以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镇区总体规划的实践为例探讨。一、规划背景统景镇距离渝北城区(两路镇)45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65公里,距重庆江北机场约46公里,临近渝邻高速路和渝长高速路(图1)。因其紧邻统景风景名胜区而成为重庆市著名的旅游城镇。统景风景名胜区是成立于1982年的… 相似文献
16.
名山自古多古寺,名山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文物资源.本文以北京上方山景区为例,探索山岳型风景区所特有的地理因素与人文景源,研究在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在浦东新区建设世界最大的微缩风景区的设想,由浦东华夏实业总公司提出,依据这一设想,我们进行了规划设计。“华夏名珠”微缩风景区基址位于原川沙县城西侧,南临川扬公路,东依上川公路,是规划中的浦东机场及新客站的必经之处,基地总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