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淀粉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S—G—PAN)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反应机理、工艺流程和合成方法。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及测定吸水能力的方法。研究了S—G—PAN共聚物的皂化工艺条件及其对高吸水性树脂(H—SPAN)吸水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丙烯酸盐及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在几种电解质溶液(NaCl,NH4Cl,KCl,CaCl2,BaCl2,CuCl2)中的吸液率.结果表明,吸水树脂的吸液率随NaCl水溶液浓度变化呈幂函数规律;正离子价数相同时,不同电解质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液率有不同影响,但比离子价数的影响小得多.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高吸水性水解(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H(MA-VAC)的制备及性能。并通过氢核磁共振(H-NMR)、裂解气相色谱(PGC)、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相位差显微镜(PCM)等探讨了该共聚物的结构及吸水机理.结果表明,H(MA-VAC)树脂具有“海岛”型微相分离结构,PVA 微晶结构起交联点作用,其吸水能力主要是 PAANa 贡献.H(MA-VAC)是一种新型的、吸水能力高、抗盐性较好的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4.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和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现状。结果与结论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广泛,但有一些方面仍有待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及其合成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方法 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和研究概况 ,着重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应用的研究现状 .结果与结论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应用广泛 ,但有一些方面仍有待于发展 .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前途,本文以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大量的实验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进行了研究,确立了合成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焦磷酸锰引发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及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水解制备高吸水性树脂(HSPAN),研究了影响 HSPAN 吸水率和吸液率的因素,结果表明:SPAN 的接枝效率>95%,接上百分数为55~65%:HSPAN吸去离子水522ml/g、自来水302ml/g,吸合成血88ml/g、合成尿86ml/g、0.9NaCl%溶液88ml/g.  相似文献   

8.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介绍了国内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概况,论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吸水机理与应用,并结合目前国内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今后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吸水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吸水树脂的聚合反应原理、合成方法进行了简介.以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为例,从高分子结构理论、溶液热力学原理、凝胶膨胀理论和吸水动力学机制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并对提高吸水和保水性能及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研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反相悬浮法合成AA/AM/AMPS耐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性能,实验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向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二元体系中引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第三种聚合单体合成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四个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显示产物为AA/AM/AMPS三元共聚物,粒子呈球形,球表面为褶皱状.最佳实验条件:单体摩尔配比(AA/AM/AMPS)为1.25∶1∶0.7,丙烯酸中和度为90%,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为0.08%,引发剂用量为0.7%.此条件下产品的吸蒸馏水率可达1 720 mL/g,吸盐水率达165 mL/g.  相似文献   

11.
耐盐性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性共聚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环己烷为分散介质,十八烷基磷酸单酯为分散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丙烯酸钠-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高吸水性能树脂,聚合体系稳定,聚合物呈颗粒状,过滤干燥即得产物,无需减压蒸馏脱除分散介质,并探讨了共聚树脂的吸水性能与某些因素的关系,制得的树脂每克吸去离子水达2000g以上,吸0.9%NaCl溶液100g以上。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物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丙烯酸/丙烯酰胺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共混后经热交联处理得到吸水性较好的聚丙烯酸/聚乙烯醇共混树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透射谱图(FT-IR)、热重谱图(TG-DTA)和动态力学分析温度谱图(DMA)详细分析了树脂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大分子间形成了有效的化学交联点且二元共聚物与聚乙烯醇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黄原胶为原料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考查了合成条件对所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为65℃,丙烯酸单体∶黄原胶=5∶1(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为75%,引发剂和交联剂与丙烯酸单体的质量比分别为0.08和0.031时,所得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1026 g.g-1,吸盐水倍率达到716 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较好,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VM)共聚树脂。通过NaOH水溶液水解、CaCl2交联,制备了VM树脂凝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VM树脂的产率、吸水率及保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1.4%、甲苯与单体的体积比为4~5∶1、顺丁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摩尔比为1∶1.01时,所合成的树脂产率最高、凝胶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树脂是顺丁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5.
综述淀粉的链结构及聚集态的变化,对淀粉基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表明,不同品种的淀粉的基团基本相同,但对树脂的吸水性有不同的影响.随着支链淀粉的含量增加,树脂的吸水倍率、保水性能和吸水速率具有增加;糊化淀粉的接枝共聚物的吸水性能优于颗粒淀粉的接枝共聚物.淀粉的糊化条件与不同品种淀粉中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取代位点的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将亲水性单体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到骨架上,制备了3种高吸水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固态核磁、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种高吸水性树脂成功制备且表现出了良好的吸水能力,其中N,O-羧甲基壳聚糖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可达628 g·g~(-1)。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乙酸乙烯酯/顺丁烯二酸酐(VM)共聚树脂,通过NaOH水溶液水解、CaCl2交联,制备了VM树脂弟胶。研究了合成条件对VM树脂的产率、吸水率及保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偶氮二异丁腈秀量为1.4%、甲苯与单体的体积比为4-5:1、顺丁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摩尔比为1:1.01时,所合成的树脂产率最高、凝胶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树脂下烯二酸酐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溶性引发剂,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淀粉和部分中和的丙烯酸(钠)、丙烯酰胺为原料,用分步法进行交联接枝。制得吸无离于水3000(g/g),吸0.9%NaCl水溶液140(g/g)的高吸水性树脂。讨论了分步法聚合反应机理及吸水性机理和后处理过程对树脂吸水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树脂的吸水率、抗盐性和重复吸水后的凝胶强度,本研究将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通过水溶液聚合法与丙烯酸、丙烯酰胺、 改性膨润土共聚合成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和膨润土用量等单因素对树脂吸水率和吸盐水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合成的适宜条件。通过红外光谱对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和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最佳条件下添加和不添加改性膨润土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率、重复吸液率和重复吸液后的凝胶强度。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得的树脂在蒸馏水和0.9 %盐水中的吸液率分别为195.7g?g-1和24.2g?g-1,且最佳条件下添加改性膨润土比没有添加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在吸液率、重复吸液率和重复吸液后的凝胶强度方面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后交联型聚丙烯酸系吸水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含后交联剂的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共聚物.制膜干燥后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下交联,得到具有较强吸水性和保水性的后交联型聚丙烯酸吸水树脂.研究结果表明,在引发剂浓度为0.5%、中和度为70%、丙烯酰胺含量为10%、后交联剂含量为0.5%时的聚合产物在160℃下交联12min所得树脂的吸液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