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存在问题我厂的精苯装置是以粗苯和轻苯为原料,装置的处理能力为1万t/a,由两苯塔、初馏塔、吹苯塔、纯苯塔、甲苯塔和二甲苯塔组成,采用全连续精馏工艺生产纯苯、甲苯和二甲苯产品。几年来,精苯装置的运行情况良好,产品质量稳定,只是纯苯塔的运行情况不很稳定,特别是该塔在开工时的调整周期长,一般需经30h左右调整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操作条件稍有变化,立即影响纯苯的质量,甚至出现不合格品,成为整个装置的生产瓶颈。2标定纯苯塔我厂的纯苯塔为35层浮阀塔,直径1m,塔板间距450mm,每层塔板上安装70个浮阀。为…  相似文献   

2.
1工艺流程我厂的精苯装置是以自产的轻苯为原料,经半连续式蒸馏,生产苯、甲苯、二甲苯、溶剂油等产品。原料轻苯采用连续蒸馏工艺在初馏塔中脱除轻馏分,再经酸、碱洗涤脱除其中的不饱和化合物。酸碱洗涤后的混合馏分(内含纯苯、甲苯、二甲苯和溶剂油等)在吹苯塔中分离出重组分(内含三甲苯、甲乙苯等),在纯苯塔中提取纯苯,纯苯塔底的残油采用间歇蒸馏工艺用精制塔分步提取甲苯和二甲苯,精制塔底的剩余馏分即为溶剂油。本文主要讨论纯苯塔底的残油在精制塔中的间歇蒸馏,生产甲苯、二甲苯的工艺。2原操作方法我厂纯苯塔残油精制工…  相似文献   

3.
一、苯的健康危害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短时间内吸人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为主的急性苯中毒。长期吸人苯蒸气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使骨髓造血机能发生障碍,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若造血功能完全被破坏,可发生致命的颗粒性白细胞消失,并可引起白血病。苯对皮肤和上呼吸道造成损伤。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得干燥、脱屑,有的出现过敏性湿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炎及血小板下降等病症也与苯污染超标有关。苯已经被专家确认为严重致癌物质。  相似文献   

4.
焦化粗苯精制纯苯的主要方法有硫酸精制法和催化加氢精制法即苯加氢,后者制纯苯的产率高于前者10%左右,不产生再生酸和酸焦油,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苯加氢成为焦化粗苯精制纯苯的发展方向。但苯加氢法目前存在三大难题:抑制原料粗苯中的高含量烯烃聚合、避免甲醇裂解过程中产生甲酸、利用经济高效的方法处理高浓度含硫和氨氮废水及废气。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新的测镉试剂2-羧基-4-溴苯重氮氨基偶氯苯并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与镉的显色反应。把该显色反应结果与同类试剂邻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间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对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2,4-二溴-6-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和2,6-二溴-4-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镉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从而讨论了试剂结构与分析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焦化厂各岗位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来源于有机物热解和不完全燃烧,广泛分布在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中,其中苯并[a]芘(BaP)具有较强的致癌性,苯并[k]萤蒽、苯并[g,h,i]茈、二苯并[a,h]蒽和苯并[b]萤蒽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萤蒽和苯并[a]蒽的致癌性较弱。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aP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可诱发皮肤癌、肺癌、直肠癌、胃癌和膀胱癌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王磊 《化学试剂》1995,17(4):214-216,196
合成了新的测镉试剂2-羧基-4-溴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并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与镉的显色反应。把该显色反应结果与同类试剂邻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间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对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2,4-二溴-6-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和2,6-二溴-4-羧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镉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从而讨论了试剂结构与分析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氯化苯。目前,我国氯化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2万吨/年,产量约为26万吨/年,约占全球氯化苯总生产能力的5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对、邻硝基氯化苯、2,4一二硝基氯化苯、二苯醚以及用作溶剂。用于合成农药和染料等。2003年我国氯化苯的消  相似文献   

9.
到2010年,世界苯贸易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苯进口地区。目前,由于韩国向美国大量出口苯产品,亚洲的苯净出口量略大于净进口量。不过,到2010年,亚洲苯消费量将达到75万t,最早到明年,亚洲就有可能进入苯净进口地区的行列。亚洲将主要从中东和东欧进口苯产品,进口量分别为45.5万t和16.9万t。令人感兴趣的是,北美将开始向亚洲出口苯,年出口量估计为12.9万t。  相似文献   

10.
根据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范围选取了3个浓度值进行液化石油气的爆炸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爆炸后的气体成分进行分析,得出液化石油气爆炸后气体除含有大量烷烃和烯烃类物质外,还舍有并四苯、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j)荧蒽、苯并(k)荧蒽和苯并(a)芘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分析结果对在相关火灾爆炸事故的救援、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以及事故后的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多联产煤焦油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利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联产煤焦油与常规煤焦油有很大区别,甲苯不溶物、软化点、水分和灰分比常规煤焦油高得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煤沥青改性后流变性能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对苯二甲醛(TPA)对煤沥青改性后流变性能的变化,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煤沥青及TPA改性的煤沥青的表观黏度,研究了表观黏度与温度的关系;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煤沥青和TPA改性的煤沥青的热行为。结果表明,TPA改性的煤沥青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呈现W型,在200℃~225℃处于低黏流区,表观黏度值200mPa.s~400mPa.s,可以作为浸渍剂煤沥青使用;TPA改性的煤沥青在高于225℃时,表观黏度值迅速上升;TPA改性的煤沥青在低黏度区域具有较低的活化能,这对煤沥青的浸渍工艺有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减少,煤焦油加工技术受到关注。汽车尾气中含有的硫化物严重污染环境,如何高效脱除煤焦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硫原子是开发煤焦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重点。简述煤焦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布状况及其特点,并分别从贵金属、非贵金属、过渡金属磷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及金基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综述煤焦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现状,针对煤焦油中含硫组分复杂多样的特性,提出研发高效和高活性煤焦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环氧煤沥青的底漆和面漆中分别加入自行合成的胺类缓蚀剂 R,Y和 Z后 ,采用交流阻抗和盐雾实验等方法测试。结果表明 :涂层的耐蚀性能大为提高 ,涂层针孔电阻 Rfp的阻值提高 2~ 3个数量级 ,并且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田俊京  吴楠  朱桐林 《玻璃》2011,38(6):34-35
简要分析了煤焦油在玻璃行业中的应用,介绍了煤焦油的性质及作为燃料对玻璃熔化及玻璃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在使用煤焦油过程中玻璃板面出现黑色结石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并简要介绍了减少煤焦油对玻璃熔窑的侵蚀及提高玻璃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煤焦油的发展趋势,认为煤焦油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对高温煤焦油不同馏分的分离提取,可以为化学工业提供重要的化工原料,剩余的不好分离的副产物加工成燃料油;而对于中低温煤焦油丽言,燃料型路线是实现了其有效增值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轩  韩建涛  吴昌宁  郭屹  颜彬航  程易 《化工学报》2014,65(9):3680-3686
利用热等离子高温、高焓等特性热解煤焦油制乙炔是一条清洁高效的乙炔生产技术。在实验室对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反应中的原料进样温度、反应气氛、输入比焓等关键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热等离子体可将煤焦油直接转化为乙炔及其他小分子气态产品,预热煤焦油可改善其流动性从而提高煤焦油和等离子体射流的初始混合效率;氢等离子体的加入可显著提高煤焦油转化率和乙炔收率并减少结焦;随着输入比焓的增加,煤焦油转化率、乙炔收率和气态产品总收率均得到提高。在实验中得到的煤焦油转化率最高为86.3%,乙炔收率最高为24.6%,气态产品总收率最高为51.7%。煤焦油在热等离子体的热解过程中副产乙烯,乙烯收率达到7.9%。乙炔收率和乙烯收率的比值可用于预测气相体系温度。  相似文献   

18.
煤焦油加工技术现状及深加工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明明 《广州化工》2011,39(20):29-30,56
概述了国内外煤焦油生产,利用,加工工艺的现状以及深加工的发展方向,论述了煤焦油产品在世界化工原料需求中的重要地位和煤焦油加工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国内煤焦油加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以期对国内煤焦油加工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煤焦油加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焦油曾为近代有机化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煤焦油资源丰富,但尚未得到有效和合理利用。根据高温煤焦油的组成特点,对煤焦油的初馏、沥青加工利用和煤焦油产品的深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建议。此外还讨论了煤焦油加工企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煤焦油脱水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焦油的含水质量分数过高,可对加氢设备、催化剂造成危害,为了得到煤焦油脱水的一般规律,对中温煤焦油脱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以陕北神木中温热解煤焦油为原料,在加热脱水和加破乳剂脱水2种情况下,以Smoluchowski聚沉理论和Stokes-Einstein碰撞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温煤焦油脱水动力学模型,考察了温度、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