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高原高寒地区的环境特征,介绍了蓄电池在高原高寒地区使用时出现的症状,并分析了高原高寒环境对通信保障中蓄电池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高原高寒地区正确使用蓄电池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杨宏华 《山西建筑》2002,28(5):59-61
通过对青藏铁路高寒地区气候特征的调查研究,借鉴东北等寒冷地区的施工经验,从隧道施工的材料、供水、供风、混凝土的搅拌、隧道洞内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高原寒冷地区隧道施工,其防寒保温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跨度钢结构在东部发达地区发展日益成熟,其大空间的跨越能力完美展现建筑美学,具有用钢量省、建设周期短、结构受力合理、造型美观、形式丰富及其具有艺术表演力等特点,在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其"高、大、精、尖"施工难度代表一个城市的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在高原高寒地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往往伴随低温、大温差、强风等对大跨度结构的不利影响,结合高原高寒地带施工经验以及施工情况,对高原高寒地带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兴波 《山西建筑》2011,37(33):148-149
针对高寒地区隧道内冻融、冻胀现象严重,容易使衬砌混凝土产生开裂、酥松、剥落、挂冰等危害,通过对隧道保温层与衬砌的紧密性粘结及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采用结构保温技术,成功的解决了高原高寒隧道的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5.
潘文忠 《城市建筑》2014,(4):104-106
在高寒、高原等极端环境下,人工 CRTS-I 型双块式无砟轨施工中,CPIII测量、轨排精调是一道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工序,也是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高寒地区隧道施工混凝土抗冻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原高寒地区进行隧道工程,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和现浇村砌混凝土在低温下施工会在拌制、运输、施工过程中受冻和在养护期间受冻.在运营期间,隧道衬砌混凝土处于干湿交替作用的环境,易产生冻融破坏.以鹧鸪山隧道工程为背景,重点研究高原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的混凝土的抗冻融施工技术,包括:合理选择外加剂种类和掺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原材料预热保温;增加密实度;加强施工过程和预养期间的防冻;以及衬砌防排水等.这些针对高原高寒地区环境的混凝土抗冻融技术措施对今后在高原高寒地区隧道工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术》2009,40(4):376-376
由铁道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青藏铁路工程”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青藏铁路穿越高原冻土,最高海拔5072m,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克服了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青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柴油加热器对发动机冷却液、电池组、液压油及柴油加热,实现-40℃高寒条件下挖掘机顺利启动并快速投入使用。同时,通过独立气暖加热器加热驾驶室给操作者增加舒适性并且节约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9.
玉树特殊的高原高寒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地区灾后重建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纹存在多方面原因,根据玉树实际情况,应在设计配合比、现场施工管理、拆模时间、养护管理、材料选择、温度调整等方面实施一定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松潘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通过对新城设计理念、规划结构、道路排水及桥梁设计的探讨和实践,对高原高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在环境艺术与城镇规划、道路排水、防冻设计、植物配置等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雷克斯是一家经营方式独特的跨国公司,1986年创建于美国特拉华州.凭借其独特的收购兼并经营方式,在工程机械领域迅速扩张,不断将世界各地有名的单一工程机械品种生产商整合在自己的品牌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等材料在施工后泛碱的产生过程、内在机理、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材料中存在过量的游离Ca2 、Na 、K 等,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毛细孔以及有水存在是材料泛碱的3个条件.只有严格控制材料的性能、正确的施工方法和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等消除产生泛碱的条件,才能有效防止泛碱.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采用GIS技术、GPRS技术及物联网传感等技术实现对城区"雨情"实时发布、"涝情"及时预警、"排涝"资源科学调度.并结合WebGIS地理技术设计和大型应用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重组.本系统在东营市上线运行以来,对大、暴雨监测,多次利用排水模型进行预警,针对实时降雨强度进行报警,通过短信、LED显示大屏等多种渠道对广大市民进行提醒,对人民大众出行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模拟所有管线的综合排布位置和工序,并进行施工模拟,为工程实际安装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从机电安装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在机电综合排布、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验证BIM技术在机电安装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并对BIM技术对安装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郑昕 《城市建筑》2014,(18):186-186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以及约束,导致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没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背景,然后阐述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几点问题,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其目的在于集中人口、控制人口、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现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要发展,环境要改善,国民素质要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山区人口)必须聚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趋势,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契机,利用小城镇的建设聚集农村和山区人口,做好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