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液──液旋流分离器技术水平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有志 《石油机械》1995,23(3):54-58
液──液旋流分离器技术水平概述张有志(江汉机械研究所)常见的旋流分离是固-液旋流分离或固-气旋流分离,而液-液旋流分离只是国外近10年才出现的。但英国人DBradley早在1965年就提出了液-液旋流分离是可行的观点,只不过还有许多难题尚待解决。又经...  相似文献   

2.
液-液旋流分离器的评价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液旋流分离器的性能评价指标从分离性能、能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含水原油预分离旋流器分离性能的评价指标,以及旋流器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固-液-液三相分离水力旋流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固-液、液-液等二相水力旋流分离器已经是现今石油石化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分离工具,但目前还不能分离液体中同时含有石油和固体颗粒的多相混合物。因此,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固-液-液三相分离旋流器。简述了三相分离器的原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废弃钻井完井液固液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固液分离技术是废弃钻井完井液治理的关键技术之一.固液分离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取决于对废弃钻井完井液体系的胶体稳定性的破坏,这是由絮凝剂、助凝剂、废液稀释比和絮凝动力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实现废弃钻井完井液固液分离工艺在现场的实施,国内外开发了多种组合式技术和装备,采用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氧化等单元联合处理,已经可以经济地处理废弃钻井完井液.  相似文献   

5.
将常压塔中刚性受液槽、降液板改造为弹性结构,补偿了热应力,避免了降液板、受液槽出现裂缝甚至断裂,保证了常压塔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6.
气液分离集成装置广泛应用于长庆油田中小型站场,但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气液分离效果差,导致气体管路积液、冻堵,加热炉火嘴液堵的现象。通过采用故障统计方法确认了导致伴生气携液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气液分离集成装置自身的分离效果较差。通过采用关联图法进一步确认装置伴生气携液率较高的影响因素后,对集成装置的结构采取了延长排液管、分液包增设液位检测器、取消气液平衡管、改动气体管路结构等措施,使改进后的气液分离集成装置携液率低于2%,有效地保证了正常的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7.
液-液旋流器分离效率预测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液-液旋流器内分散相油滴在连续相水中运动所受的Newton阻力、Stokes阻力和Oseen阻力的不同计算公式,在相关假设前提下,建立了油滴的运动方程。根据重相分离和轻相分离对迁移速度影响的分析,得出分散相液滴迁移运动轨迹。考虑到分散相油滴粒径的不均匀性,推导了不同粒径油滴对应的分离效率,建立了粒径与分离效率的关系即粒级效率关系,从而可从理论上预测液-液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8.
杨琳  梁政 《石油机械》2007,35(12):8-11
为了提高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避免油水在分离过程中产生严重的乳化现象,根据流体力学及旋流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了液-液水力旋流器产生乳化现象的机理,并根据研究结果分析了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特将其与液-液水力旋流器的结构参数、操作参数及进料物性参数结合,逐一分析其对油水产生乳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粘度μ、流量Q、入口速度v、分散相表面张力σ对油水乳化起关键作用,在设计和操作时应充分考虑。这项研究可为优化旋流器的结构设计,降低乳化程度,获得最佳的分离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力旋流器液—液分离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评定液-液分离中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是其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三种不同评定分离效率的标准:简化效率、总效率与级效率。并将它们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袁敏健  姚胜等 《高桥石化》2002,17(2):16-18,21
通过颇尔公司水平式液/液聚结器装置中的试验,从CHP分解液中将分离界面张力较小的乳化液有机相/水相有效分离,实验状态下平均聚结脱除水相336μL/L,相对于13m^3/h装置处理量每天能脱除105L的水,为解决苯酚精馏中钠盐沉积,延长开工周期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气源的天然气不仅含有固体粉尘,还含有水和轻烃等液滴成分,要求过滤分离器具有高效的除液性能,目前对过滤器的气液分离性能研究较少。为此, 以癸二酸二辛酯(DOS)为实验介质,采用称重法对天然气过滤器的气液分离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滤芯表面滤速、气体含液浓度和液滴平均粒径对滤芯压降及过滤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气液分离时滤芯的压降变化与气固分离时有较大的不同,气液过滤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滤芯的压降缓慢升高,达到临界值后压降迅速升高到某一数值,之后压降基本保持稳定;②气液分离过程中,滤芯具有较好的聚结性能,聚结得到的液体所占比例较大;③丝网对气流中夹带的液滴有一定收集作用,但捕获的液滴所占比例较小;④随着滤芯表面滤速的增加,滤芯的气液分离性能也随之提高;液滴粒径和气体含液量对滤芯的气液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过滤效率随液滴粒径和气体含液量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气井产水量的不断增加对天然气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加拿大C-FER对井下气、液分离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艾伯塔省PanCanadian公司在加拿大某气田现场试验了这种井下气、液分离技术。文章对近年来国外对高含水气田开采新技术的研究的成果-井下气液分离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已研究开发出的两种类型产品进行了介绍,并分析讨论了影响井下气液分离系统的各种因素,得出结论:井下气液分离系统具有一定分离装置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可根据要求在不同场合下使用;结构简单,体积小,维修较容易;使用方便、、可以单台使用,也可并联或串联使用以加大处理量。总之,实现井下气液分离、产出水回注和采气,可以降低举升和处理费用,增加生产寿命与提高采收率、减少环境污染、简化地面分离,提高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油浆液固体系分离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油浆液固体系分离的方法有离心沉降法、筛滤法、静电分离法等 ,本文介绍了各种分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油浆液固体系分离技术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化学液相沉积法精细调变沸石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硅酯和金属卤化物为沉积剂,用液相沉积方法可对NaY、NaZSM-5和HZSM-5沸石实现孔径精细调变,调变精度最高达到0.05nm。对于NaZSM-5和HZSM-5沸石而言,SiCl4的孔径调变效果优于Si(OCH3)4和Si(OC2H5)4。经孔径调后的沸石对于多种工业上感兴趣的异构体混和体系具有良好的择形选择吸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效气/液聚结器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气液分离技术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高效气/液聚结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在保护压缩机、脱硫塔/三甘醇脱水塔、分子筛干燥器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形成与液相掺兑物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渣油体系中掺兑具有不同芳香度和芳香性分布的液相掺兑物,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相分离特性,从而改变渣油热反应体系的生焦特性。液相掺兑物的芳香度越高,芳香性分布范围越宽,其抑制第二液相形成和推迟相分离点出现时间的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吸附法分离了液蜡油中的芳烃,探讨了改性多孔炭、分子筛、硅胶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不同吸附剂对芳烃的吸附性能。并对改性后的多孔炭吸附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条件下的多孔炭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对芳烃的吸附量可达37.025 mg/g,吸附性能远大于分子筛、硅胶、聚苯乙烯树脂等未改性吸附剂,聚苯乙烯树脂对芳烃的吸附性能最差,吸附量16.025 mg/g。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asphalts yielding similar results in standard tests like penetration may in fact exhibi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product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or durability. Thus, a need exists for more definitive testing,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defin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sphalt. Direct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asphalt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compositional complexity, high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ounds present, and high, overall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boiling range. Hence, prior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into compound classes or type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obtainable from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well a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compounds present. The scheme discussed involves initial separation into acid, base, and neutral types using development of routine test methods to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ophistication than those current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9.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asphalts yielding similar results in standard tests like penetration may in fact exhibi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erformance with respect to product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or durability. Thus, a need exists for more definitive testing,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defining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sphalt. Direct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asphalt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compositional complexity, high degree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ounds present, and high, overall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boiling range. Hence, prior liquid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into compound classes or types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obtainable from spectroscopic methods, as well a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compounds present. The scheme discussed involves initial separation into acid, base, and neutral types using development of routine test methods to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ophistication than those currently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井早期段压力恢复曲线容易受到关井后井筒积液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早期试井曲线出现各种异常的形状。对于这类测试资料,用常规的定井储模型方法无法进行有效地典型曲线拟合分析解释,并且应用Fair或Hegeman相分离解释模型也不能完全地解释积液过程产生的变井筒储存效应。此外,许多情况下的积液效应对压力恢复曲线响应的影响,无法应用常规的压力及压力导数双对数图诊断出。文章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各种情况下的变井储响应诊断方法,说明了应用PPD诊断图和SLPD诊断图诊断变井储响应的有效性;其次,研究了Spivey和Lee提出的变井筒储存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标准化拟压力和拟时间函数建立了一套基于分隔泄漏变井储模型的井筒积液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并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