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孙秀英 《中国酒》2023,(8):78-79
<正>酒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积淀,并逐渐渗透到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酿酒技术的国家,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酒文化成为了我国独有的文化元素,并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首要地位。本文以伊川酒文化为例,以探究伊川酒文化对于河南区域旅游的影响为主要目的,充分挖掘伊川酒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分析伊川酒文化对于河南区域旅游的影响,以其促进河南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酒文化收藏内涵丰富,当今国家各级博物馆、酒企业以及个人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藏品,展现了当下的中国酒文化与收藏文化的繁荣发展的状况.文中论述了酒文化收藏的文化内涵,指出酒文化收藏大大推动了我国酒文化的研究与文化传播,加快了酒企业产品创新,提升了收藏爱好者的文化素养,活跃了酒业经济,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袁睿 《酿酒科技》2015,(1):120-123
贵州是我国名酒的故乡,有着内涵丰富的民族酒文化。通过对黔东南地区侗族酒文化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侗家酒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总结出侗族酒文化与旅游业的互动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白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与国外的酒的竞争也演变为文化的竞争。现从4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认为白酒文化国际传播是消除酒文化差异的主要途径,并在中国酒文化国际传播功能缺失的背景下,提出建立酒业博物馆,树立酒文化自信,打造我国白酒的国际"文化牌",从而提升中国酒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5.
郭海凤 《中国酒》2023,(8):74-75
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王朝,酒文化成为了唐代文学作品中最为关键的文学符号与文化精神。本文在研究析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唐代文学中酒文化传播的特点,有助于为后续的唐代文学及酒文化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加深人们对于酒文化在唐代文学中作用的认知及把握。  相似文献   

6.
酒是一种最古老最具魅力的特殊饮品,酒文化是酒的物质与意识承载,是一种文明的传承,而酒文化的研究则是酒与酒文化能够亘古不衰源远流长的重要支撑. 我国是文明古国,酒与酒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广泛的民众基础.从西周的酒礼到春秋的孔子饮食思想,再从唐宋的酒诗杯赋到近代葡萄酒文化的重兴,加上流散于典籍与民间的有关酒的逸事典故以及酿制方法等,目不暇接.但是反观当今的酒文化,无论是从有关酒知识的普及还是从酒文化的广泛性上都显得衰薄,甚至谬误层出.这与"酒"在我国饮食中的地位以及酒类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相比都是很不相称的.  相似文献   

7.
黄小刚 《中国酿造》2019,38(12):205
赤水河孕育了我国众多知名白酒品牌,塑造了丰富的酒文化内涵。赤水河流域酒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酒产业发展,且现有研究内容过于零散化、集中化和应用化。为此,需从系统性、全面性和理论性视角进一步深化赤水河流域酒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齐运东 《酿酒》2011,38(3):95-96
<酒诰>作为我国古代第一篇禁酒令,开创了我国酒德文化与禁酒文化先河,是我们了解周初酒文化的重要档案资料,其思想至今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韩祥兵 《中国酒》1997,(1):49-50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成为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支流。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种类,在白酒发展中始终会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左右。孔子的“中庸”思想,为中国酒文化积淀了许多优秀基因,赋予了酒文化完美而独特地生产风格和特有的生产模式。酒文化中的一支——白酒勾兑,在孔子的“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酒文化属于饮食文化的分支,同时具有物质和非物质的"双重文化遗产"属性,随着文博旅游的勃兴开始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为了适应酒文化旅游发展的文化体验诉求,有必要重视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环节。通过对比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年度获奖作品信息,分析目前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和趋势,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当前大众对酒文化及其产品的认知现状与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川酒文化作为典型,围绕酒文化内涵创意挖掘出具体的设计提炼元素,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从而提升我国酒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体验价值,并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齐运东 《酿酒》2007,34(4):119-121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与人民的饮食生活关系紧密.作为一部反映清代市民生活的代表作,《儒林外史》对明清时代的酒文化有较详细的描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酒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实践中创造的有关酒事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酒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的内涵博大精深、核心内容包罗万象,自从酒诞生以来,中国酒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艺术、生态等形成了相互影响、互促互进的紧密联系,其内涵逐渐发展成为物质型、精神型以及行为型、制度型等基本形态,形式多样,作用领域广泛,其独有的功能渗透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生活生态的各个方面。新时代在酒类企业、酒业协会、政府部门等主体的努力下,酒文化中的酿酒技术、酒肆文化、饮酒习俗、酒具文化、历史遗迹、酒礼文化、酒文学作品等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但仍存在传承与发展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酒文化遗址保护理念有待加强、传统酿造工艺出现消逝现象、传承发展方式手段相对单一、酒广告体现酒文化还不够、酒文化传播力度还不够、中华优秀酒文化人才培养还不够、消费者酒文化失调等问题,市场利益驱使导致酒文化失去核心、企业对酒文化的重视度还不够、缺乏系统的酒文化研究、缺乏有效的酒文化传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酒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还不够等是导致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新时代应通过树立正确的酒文化观念、继承中国白酒文化传统,吸收国外酒文化精华、积极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走向世界、加快推进酒生产技术创新、加大酒文化研究力度和深度、持续加大酒文化传播力度和广度、发展酒文化旅游、打造酒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以酒文化为底蕴,强化品牌建设、强化高校酒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白酒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加大政府对酒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酒业协会对酒文化统筹建设作用、强化酒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大力推动中华优秀酒文化传承和发展,让传承数千载的中华优秀酒文化焕发新活力、发展中华优秀酒文化独特魅力、助推中国白酒业实现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华白酒文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国内酒文化旅游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宝  郭五林  尹奇凤  杨龙 《酿酒科技》2014,(11):104-110
酒文化旅游是当前文化旅游研究和实践的一大热点。通过文献检阅和分析,系统归纳了当前国内酒文化(白酒、葡萄酒、啤酒和黄酒)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足;对酒文化旅游开发不够重视;酒文化旅游经济、社会效益不够突出;酒文化旅游开发缺乏国际化视野。未来的中国酒文化旅游需要加强对中国酒文化的系统研究,在借鉴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酒文化旅游的特色模式,实现把酒文化旅游打造成中国旅游一大名片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徐永燊 《酿酒科技》2020,(5):110-113
民俗促进体育传承,体育传承反哺民俗,为了更好地促进体育传承与酒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问题。分别以体育传承和酒文化在养生中、礼仪中和日常中的联结三方面分析民族民俗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联结情况。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传统体育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的主要体现为:传统体育和祭祀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传统体育和庆贺性节日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传统体育和社交娱乐性节日用酒文化融合与发展、武术传承与酒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四方面,并一一进行分析。现代体育和酒文化融合与发展的主要体现为体育活动为载体时酒文化的融合、体育项目为载体时酒文化的融合、体育赛事为营销诉求时酒文化的融合三方面。通过体育传承与酒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分析,力求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论典     
艾民  沐春 《中国酒》2006,(8):6-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文化、饮食等方面是多元化.只有形成中国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点评:王理事长高瞻远瞩,确实,只有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才能真正的形成中国的葡萄酒产业,是中国葡萄酒产业成熟的真正体现。因为一个产品,只有到了形成自己文化的阶段,才是成熟阶段,应该说,现在的中国葡萄酒文化,还只是停留在照搬外国葡萄酒文化的阶段,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培育、提倡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才能促进葡萄酒行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历程,浸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因此,从酒文化里能找寻先民时期人们的思维意识。酒作为不可多得的物质,因其美味和不可得的特性,与强大的精神意识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酒成了神圣的代名词。在分析酒文化对我国文字词汇产生如此重要影响因素时,我们需要更深层次地思考能够使酒文化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内在原因,也就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具有陕西区域特色的文化乡村旅游,分析了陕西酒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旅游客源市场狭隘、陕西酒文化价值利用率较低以及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定新的陕西酒文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通过酒文化消费观念的普及工作,培养酒文化乡村旅游核心人群;设定以陕西酒文化为背景的酒庄与主题酒店,开发弘扬当地的酒文化与乡村文化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路线规划数据库,得到游客的旅游偏好与消费偏好,实现酒文化乡村旅游路线的优化。根据上述提出的创新性路径,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酒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为当地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燕 《中国酒》2023,(3):76-79
<正>酒文化礼仪是我国传统宴请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在高校教育中,酒文化教学普及率不高,而且缺乏师资力量,导致酒文化很难在礼仪课程中实现精准的表达,以至于酒文化礼仪教学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如何将中国传统宴请文化中的酒文化有机融入礼仪课程,是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可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川酒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是中国酒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川酒行业进入调整转型期,需要深度的梳理与科学挖掘川酒文化,形成行业急需的文化生产力,以新的文化指引行业发展新方向,引导正常的消费。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深度发掘川酒文化中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文化内涵以及现阶段川酒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主要分析了目前川酒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方向,包括川酒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川酒微生物生态机制研究、生态酿酒产业建设、川酒生态消费、川酒文化生态旅游、以及川酒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讨论了目前川酒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将为川酒行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寻找最契合川酒发展生态产业形式提供支持,为四川白酒产业振兴提供方向,为川酒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田耀婷 《酿酒》2011,38(4):20-21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首先介绍了中国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并研究了其深刻内涵,最后探讨了中国酒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酒文化研究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国酒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