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了控温淬火新工艺对Q960E超高强工程机械用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其静态CCT曲线,并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钢马氏体临界转变冷速为5℃/s,马氏体相变温度Ma、Mf分别为401℃、240℃.钢板在超快冷系统中淬火时,通过测温仪精确控制其心部温度达到Mf点以下100℃和200℃后停止淬火,...  相似文献   

2.
为了采用DQ(直接淬火)工艺开发960 MPa强度级别的超高强钢,测量了Q960D高强钢的动态CCT曲线,并研究了DQ工艺中淬火终冷温度对该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冷却速度在1~3℃/s时,淬火冷却过程中高强钢发生B和M相变。随着冷却速度升高至10℃/s时,组织仅发生M相变,Bs和Ms分别为520和440℃。当冷却速度在20℃/s、淬火终冷温度在100~300℃时,高强钢组织主要为M,抗拉强度在1390~1450 MPa,屈服强度为1050~1150 MPa,伸长率为9%~10%,-20℃冲击功为33.1~56.0 J;当淬火终冷温度为400~520℃时,高强钢组织主要为粒状B,抗拉强度为992~1001 MPa,屈服强度为705~752 MPa,伸长率为10.8%~16.8%,-20℃冲击功为16~19 J。  相似文献   

3.
商艳  李龙  丁桦 《轧钢》2007,24(1):10-14
通过对含Nb微合金钢控制轧制后,进行快速冷却+超快速冷却工艺的研究,得到了针状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及下贝氏体多相组织。实验钢在850℃终轧后,以高于50℃/s的冷却速度快速冷却到中间温度(600~550℃),空冷2~3s,之后采用超快速冷却至低温卷取。实验钢具有多相组织,屈服强度达到500MPa,抗拉强度明显提高,同时保证了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节约了生产时间。快冷与超快冷相结合的工艺为开发高强度微合金钢提供了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MMS-2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低合金耐磨钢NM400在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演变规律,测定了不同化学成分钢的静态CCT曲线和动态CCT曲线,分析了变形及合金元素对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区的变形促进铁素体相变,贝氏体相变温度降低,形成马氏体临界冷却速率提高.Mo抑制碳的扩散,细化晶粒,Ni的添加更加降低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率.冷速在10℃/s以上时,硬度超过400 HV,传统离线淬火及轧后在线超快冷工艺生产NM400钢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窄带钢SPA-H在热轧过程中使用超快冷工艺,冷却速度160200℃/s。通过改变终轧温度和超快冷冷却方式对比实验,得出最优工艺为终轧温度目标900℃,终冷温度目标710℃,超快冷前段冷却1/2水量,冷弯样品无开裂,符合客户使用要求。实践证明,用超快冷工艺成功开发了符合客户使用要求的冲压用热轧窄带钢SPA-H。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珠光体钢轨进行双道次热压缩试验,得到试验钢在轧后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析热变形后不同冷却速率、等温时间和等温温度对珠光体片层与硬度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s连冷、1℃/s欠速淬火等温转变后快冷(1℃/s-580℃-30 s)、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60 s后快冷(3℃/s-580℃-60 s)、5℃/s高冷速淬火620℃等温转变后快冷(5℃/s-620℃-60 s)试验钢得到珠光体+少量铁素体。而3℃/s连冷、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30 s后快冷(3℃/s-580℃-30 s)试验钢因等温时间不足出现了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相比于1℃/s连冷,1℃/s欠速淬火等温转变后快冷对减小珠光体的片层间距以及提高硬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延长等温时间后得到的3℃/s冷却淬火等温转变60 s后快冷(3℃/s-580℃-60 s)试验钢的珠光体层间距最细,达到73.19 nm,其片层取向多样,部分渗碳体片断裂,硬度提升幅度不大与类珠光体组织的含量增加有关。1℃/s连冷试验钢的珠光体片层最粗大,硬度最低归因于析出相NbC的过分长大以及断裂...  相似文献   

7.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预硬化塑料模具钢P20的在线淬火工艺,分析了不同变形量及冷却工艺条件下P20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大P20钢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量将会显著促进铁素体转变,抑制贝氏体转变,对马氏体相变影响不大;随着冷速的增大,P20钢的硬度先增加,后趋于不变,当冷速为1~3℃/s时,硬度值稳定在53.1~56.2 HRC,硬度差约为3 HRC.P20钢在线淬火时,其冷速需控制在大于1℃/s,以满足其回火后截面硬度均匀要求.  相似文献   

8.
唐帅  刘振宇  王国栋 《轧钢》2010,27(1):6-10
采用Nb-V-Ti低成本成分设计及两相区直接淬火回火(DL-T)工艺,在实验室成功开发了低屈强比590/780MPa高强度建筑用钢。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淬火温度在750℃以下时可以得到一定量的铁素体,满足低屈强比双相组织的要求;在600~750℃直接淬火时,随着直接淬火温度的升高,钢板强度增加,伸长率降低;在600~700℃淬火时屈强比基本保持不变,当淬火温度升高到750℃时,组织中的铁素体和贝氏体共同对屈服强度产生影响,造成屈强比由0.76上升到0.82。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扫描、透射、电子背散射衍射以及低温冲击等试验手段,研究了在线淬火(DQ)和离线淬火(RQ)两种工艺对Cu沉淀强化钢淬火回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线淬火工艺处理后的试验钢的板条结构比离线淬火工艺处理后的细,位错密度更高;经回火后,在线淬火钢的规定塑性延伸强度达到了665 MPa,离线淬火钢规定塑性延伸强度为590 MPa,但是当温度从-80℃升高到-40℃时,在线淬火钢的低温韧性几乎没有提高,一直保持在10 J左右;当温度升高到-20℃时,韧性也只有95 J。相比之下,离线淬火钢在-40℃下的冲击吸收能量可以达到300 J,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20Mn2CrNb超高强度汽车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将实验钢加热到950℃完全奥氏体化后,经不同方式冷却或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保温时,可实现对该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调控.淬火处理后,实验钢以马氏体组织为主,其强度达1690MPa,伸长率为9.7%;奥氏体化处理后再经300℃保温,实验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