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二庄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达93.1%,已经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储层平面上大面积水淹,受研究区内断层、储层内部夹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开采的主要矛盾已由层间矛盾转为如今层内矛盾乃至砂体内部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因此开展了储层构型研究。以馆二段为例,并应用河流相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研究方法,开展心滩识别及内部构型解剖,创新应用单一心滩内落於层厚度及数量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心滩解剖区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认识辫状河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模式,研究成果为羊二庄油田方案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辫状河储层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心滩坝内部夹层级次,精细研究心滩坝内部夹层的分布特征愈发显得重要。本文以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结合羊三木油田的密井网资料,运用层次约束、模式拟合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心滩坝与辫状河道展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心滩坝内部夹层。通过解剖研究区心滩坝,总结了夹层的3种分布样式,即广泛连片的落淤层分布样式、局部连片分布的落淤层样式和离散分布的沟道夹层分布样式,其中落淤层连续性好,沟道侧向连续性差。2011年新钻的水平井钻井轨迹验证了研究结果。这一研究可以为油田部署水平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静  刘玉娟  瞿朝朝  张倩萍  李宛珊 《当代化工》2021,50(10):2338-2343
为明确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开发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寻找挖潜方向,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不同夹层条件下厚层油藏早期注聚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剩余油富集在生产井端顶部、夹层下部.夹层越长,上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低、范围越小,下部剩余油富集程度越高、范围越大.隔夹层规模越大,采收率越高,但注水井钻遇隔夹层降低采收率2%,生产井钻遇隔夹层提高采收率2%.注水井隔夹层降低纵向波及系数,隔夹层越长,上部波及程度越大,下部波及程度越小.存在隔夹层驱油效率好于无隔夹层,隔夹层越长,其上部驱油效率越高,其下部驱油效率越低.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渤海L油田调整挖潜试验中,部署水平井产油量达到85 m3·d-1.  相似文献   

4.
由于沉积微相是控制油水平面运动和剩余油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沉积单元中渗透率的差异控制着油藏中剩余油的垂向分布,沉积特征造成横向和纵向上非均质性,隔夹层是形成陆相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通过对小层沉积微相、渗透率、非均质性以及隔夹层的分析,结合动态资料,做出四个小层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并将剩余油分为三个类型,分别分析了它们的剩余油潜力进而综合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指导此区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5.
辫状河复合河道砂体主要是辫状河道和心滩坝,辫状河砂体内部的非均质性主要是由于心滩坝内部落淤层的存在。在综合识别砂厚、砂顶相对深度和垂向层序差异等特点,在复合河道砂体内部划分出单一心滩坝,以此为基础,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思路指导下,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和落淤层分布,在模式拟合的基础上得到心滩坝内部构型模式,定量刻画了心滩坝内部构型要素。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部分主力油田进入高含水期,而河道砂岩为主的储层内依然存在一定未动用或含油饱和度较高的部位,为了充分动用这部分剩余油,需要加强河流储层沉积的构型研究。本论文以港东油田馆陶组油层为例,对地下辫状河的储层构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单一辫流带宽度与心滩坝宽度、心滩坝宽度与辫状河道宽度及心滩坝宽度与长度的经验公式,有效指导研究区心滩坝与辫状河道规模的确定。同时揭示了不同级次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为今后同类油藏的开发动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隔夹层的分布影响着盆地注水开发以及油气藏的分布。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发育的隔夹层包括泥质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两类,其中泥质隔夹层主要是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细砂岩及部分粉砂岩,钙质隔夹层包括钙质细砂岩、钙质粉砂岩等,在测井及岩心显示上,两种隔夹层具有不同的特征。同时姬塬地区隔夹层平面分布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山西化工》2021,41(4)
低幅潮坪相薄层砂岩油藏国内比较罕见,其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较少。以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南部区块主力油田HN和W为例,精细刻画了低幅微构造、薄砂体及内部隔夹层、精细表征中高渗薄层长期超强注水物性突变、优势通道、注采流场对应关系,对油藏剩余油进行了精细描述和表征,形成了7种剩余油富集类型,并根据各类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和富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9.
隔夹层是形成储层流体流动非均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控制油层含水上升过快的主要地质因素.针对中海油XJ油田开发中存在的底水锥进严重,无水采收期短,含水上升速度快的特点,通过岩心观察和储层物性分析,结合岩石的电性特征,对隔夹层进行了研究和描述.利用隔夹层研究成果指导油田开发,优化钻井轨迹,提出剩余油挖潜措施,为油田降低递减、提高采收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油田开发中后期,辫流带内部构型单元及渗流屏障对油田开发及剩余油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故仅表征清楚复合辫流带的分布已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特别针对工区辫状河沉积砂体连片分布的情况,急需开展辫流带内部储层构型表征,主要包括心滩坝和心滩坝内部构型单元两个级次。  相似文献   

11.
赵卓 《当代化工》2015,(4):773-774,796
喇北东块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为了提高采收率,需要寻找剩余油开采潜力。通过研究喇嘛甸油田北东块高二1-18层,在对此开展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根据单井隔夹层识别、沉积微相划分和储层特征研究,结合动态资料,分析总结了该区剩余油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垂向上储层的韵律结构与剩余油分布密切相关,通过韵律可以划分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平面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和储层特征、平面非均质性和注采关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本次研究主要应用了开发地质综合分析法与油田开发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油区内长2油藏剩余油分布。此次研究从郝家坪区地质条件和注采条件入手,根据剩余油富集规律将郝家坪油区长2油藏剩余油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井网、井距不规范造成的剩余油区;②注采井网不完善、注水系统缺陷造成的剩余油区;③平面水窜造成的剩余油区。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充分利用储层韵律特征及隔夹层的发育情况,对研究区进行综合调整后,研究区含水率下降至6.87%,水驱控制程度提高32.2%,自然递减率下降23%。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Sazankurak油田储层和隔夹层的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油田的生产现状和新井实施效果,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为开发部署调整提供依据.研究表明,Sazankurak油田K1V和J2之间以及内部没有稳定的隔层,砂体上下连通,确定其为块状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广泛分布,局部富集”,K1V顶部剩余油分布广泛,在大于120m井间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取心井标定,分析了研究区隔夹层类型及特征。依据研究区沉积环境,将研究区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溢岸砂、泛滥平原、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及分流间湾-湖相泥8种微相,总结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形式,单一条带状、窄条带状、交织条带状及宽条带状4种类型,分析了隔夹层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J16块经过30余年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水驱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次针对河口坝储层特点,应用等时对比及相控原则,建立了厚层内韵律段对比模式,开展了基于韵律层的沉积、油砂体特征研究及隔夹层描述,研究总结了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韵律层井网重组技术、水平井优化技术,为此类油藏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井楼油田一区核三段(Ⅲ-Ⅵ油组)为研究对象,从取芯井出发,确立定性和定量划分隔夹层的标准,识别出泥质、钙质和物性三类隔夹层,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泥质隔夹层为主,北部隔层平面上分布厚度较大较稳定,多呈层状连续展布,南部分布较零散。层内夹层和层间隔层的存在,对油层的动用程度产生影响,形成不同的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17.
塔中井区主力产油层组东河砂岩为一巨厚的砂体,根据对岩心资料的观察发现其中隔夹层发育。由于受到砂体内隔夹层的阻渗影响,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注水开采往往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所以,研究东河砂岩的隔夹层对油田降低产水率、提高油气采收率有着重要意义。文中根据岩心资料与测井资料,将研究区隔夹层分为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与钙质隔夹层三类进行研究。总结出了每一类隔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得出普遍适用的测井隔夹层识别方法,为油田挖潜提供测井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杏六区东部葡Ⅰ33单元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但油层内部仍然存在较多剩余油,取心资料和油藏精细描述资料表明,其剩余油主要存在于油层的顶部,为了挖潜有侧积夹层的厚油层中上部的剩余油,开展了水平井三元复合驱现场试验。本文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精确描述了厚油层内部夹层的三维特征,对三元复合驱前后的剩余油进行了定量分析,给出了水平井三元复合驱开发特征。研究表明,利用水平井三元复合驱开发有侧积夹层的厚油层中上部的剩余油,能够不同点坝之间和同一点坝内部形成了很好的注采关系,确保了夹层间剩余油的有效动用,极大地提高了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9.
蒙古林油田砾岩油藏开发初期认为是一个底水块状油藏 ,采用边底部注水方式开采 ,但开发效果不理想。经过地质特征再认识 ,油藏储集体内分布隔夹层 ,隔夹层影响注水开发效果 ,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隔夹层的面积大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隔夹层面积越大增油量越大 ,优化了五种注水方式 ,确立了利用隔夹层采取层状注水方式的横向驱替区 ,在油藏东南部经开发调整 ,有效地改善开发效果 ,6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化工》2020,(1):101-103
通过对环县西部地区岩心的结构及沉积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对环县西部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10油层组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延10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存在河道和堤泛两种亚相,并分别发育心滩、滞留沉积、河漫滩和河漫沼泽4种微相,主河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