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制备耐电解质性能比较好的增稠剂,以丙烯酸和自制丙烯类单体ZXDW为原料,Span-80为乳化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共聚合成制备了耐电解质增稠剂,并对其进行了五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实验表明:单体中和度对产品的增稠能力影响较大,其次为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水相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对产品的耐电解质性能影响较大,其次为单体中和度,水相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成增稠剂较佳工艺条件:单体中和度75%(对单体总物质的量),水相单体浓度40%,单体配比(n(ZXDW)∶n(AA))2∶8,交联剂用量0.1%(对单体总质量),引发剂用量0.1%(对单体总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和凹凸棒土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半干法制备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主要研究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中和度及凹土含量对聚丙烯酸增稠剂黏度的影响,并考察所制备的复合增稠剂流变性能和耐电解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发剂1mL浓度为0.02g/mL、中和度为0.6、交联剂1mL浓度为0.0010g/mL,在丙烯酸与丙烯酰胺配比为1:1时凹土用量10%制得的复合增稠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和CM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共聚反应制备聚丙烯酸钠/CMC复合型糊料。考察了单体浓度、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产物的粘度、粘度指数(PVI)及抱水性的影响,测试了其化学相容性及储存稳定性,并用红外分析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CMC复合糊料制备最佳工艺为:m(CMC)∶m(AA)=1∶9,单体浓度为10%,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的用量占单体的0.5%,交联剂为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制得的产物无需提纯可用作糊料,该糊料各项印花性能优于海藻酸钠,且稳定性较优,但其化学相容性不及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链转移剂),采用动态水溶液法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并应用于棉织物染色后的水洗处理中。实验表明:通过改变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合成分子量在5 000~25 000之间的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铵4.0%、丙烯酸30%、亚硫酸氢钠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6h,合成的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为9 527,此种聚丙烯酸钠使织物洗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硅藻土高吸水性树脂,选用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60和tween80构成复合乳化体系,在合适的配比下,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油水体积比为3∶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7%,研究硅藻土用量,硅藻土的焙烧温度和酸浸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和产物形态、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为8%、硅藻土加入量是单体总质量的1%时所得产物的吸水率和吸盐水率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织物的得色量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采用自制含氟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将其应用于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探讨了含氟聚硅氧烷改性剂的氟硅摩尔比例和改性剂用量对印花织物得色量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并通过研究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用量、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涤纶免水洗印花织物的K/S值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的影响,优化了印花工艺条件;测定含氟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的印花效果,并与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和聚丙烯酸酯所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改性剂中氟硅摩尔比为1∶10,用量为9%时,印花织物得色量高、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好;当乳液用量14%,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3 min时,印花织物K/S值为31.87,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3~4级。相对于未改性聚丙烯酸酯和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含氟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印花织物有较高的得色量、良好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优异的抗泳移性和良好的耐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丙烯酸2-羟乙酯(2-HEA)为聚合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质量比1∶1)的复合物为引发剂,聚乙烯醇-1788(PVA-1788)为主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微球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聚合凝聚率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单体对压敏胶粘接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微球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悬浮聚合最佳工艺:聚合温度85℃,引发剂用量0.6%(相对单体总质量),2-EHA、MMA、AA和2-HEA用量分别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80%、4%、2%和4%.此时悬浮聚合单体转化率较高,聚合凝聚率较低,所合成的微球型聚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微球平均粒径为52.77 μm,具有良好的反复粘贴性.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铵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作引发剂,亚硫酸氢钠作链转移剂,制备分子量范围为3 000~5 000的聚丙烯酸铵.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单体质量分数等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探索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铵的最佳工艺参数:引发剂质量分数0.5%(占单体),单体质量分数为35%(占体系),聚合温度60℃,聚合时间为3~4 h;并把合成的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铵用作氯氧镁水泥的减水剂,结果表明,分子量为4 200的聚丙烯酸铵的用量为0.8%时,达到了最佳减水效果.  相似文献   

9.
缔合聚合物耐温抗盐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间可产生具有一定强度而又可逆的物理缔合,使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粘、耐温、耐盐、抗剪切特性.在文、卫、马油田的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对缔合聚合物性能进行评价,并与HPAM、AMPS聚合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缔合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在95℃、305块注入污水配制条件下和75℃、95块注入污水配制条件下,1 500mg/l浓度时的体系粘度可达到11.6 mPa·s和16.5 mPa·s;缔合聚合物具有理想的抗Fe3 离子的作用,不必考虑配制容器和注入设备产生的Fe3 离子对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在同浓度下(>1 000 mg/l),与聚丙烯酰胺、AMPS聚合物常温增粘特性相比,缔合聚合物粘度高于前二者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合成的工艺和参数合成出了增稠性能优良的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将该增稠剂在印花中进行了应用,通过色浆渗透率以及印花织物的花纹清晰度探究出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应用于印花时最佳的增稠剂含量为1.5%。本课题还对该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系统地研究了温度、酸、碱、表面活性剂等外部因素对缔合型水性聚氨酯增稠剂增稠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中优化合成出来的缔合型的水性聚氨酯增稠剂有很好的耐酸性能,且酸可以促进乳液体系的热稳定性;但是该类增稠剂很不耐钠类碱,而氨水碱不会影响增稠剂的粘度;该增稠剂可以选择性地与一些表面活性剂起到很好的协同增稠作用;该类增稠剂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的下降,但是当开始降温时粘度又会回升,说明温度对增稠剂粘度的影响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以聚合松香(PR)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的酯化物(PRH)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RH与苯乙烯(St)的共聚物(PRHS)。探讨了单体比例、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产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酯化物PRH与St的共聚物PRHS;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高于酯化物,苯乙烯用量越多,共聚物热稳定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PRH与St共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mPRH∶mSt=1∶2;反应温度为110℃;m(引发剂)∶m(单体)=1%;反应时间为8 h,在此条件下,产率达70.14%。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Actyflon-G04)为疏水功能单体,与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等进行乳液共聚,制备低表面能氟硅丙共聚物乳液,可用于疏水涂层.考察硅单体KH-570和氟单体Actyflon-G04用量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和凝胶量的影响,探讨共聚物类型和Actyflon-G04用量对共聚物乳液涂层水接触角的影响,并考察涂膜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当KH-570和Actyflon-G04用量分别为共聚单体总质量的2%和15%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7%以上;聚合乳液无凝胶,所合成的氟硅丙共聚物乳液综合性能最佳,其在铁片表面涂层对水接触角为95°、涂膜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为HB、耐冲击力50 cm.氟硅丙共聚物乳液在不同材质基板表面涂层对水的接触角略有差异,其中在玻璃表面水接触角最高,可达108°.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吸油烟树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吸油烟树脂的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合成温度对树脂吸附气相油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吸配比为3∶7,引发剂、分散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分别为1%、1.5%和0.6%,合成温度为85℃时所合成的树脂其吸油烟率达到最大,此时树脂表面形成了较多和较深的孔。与常规条件下的合成方法相比,使用微波辐射合成WRT树脂不仅可缩短一半的反应时间,而且其吸附气相油烟率也高于普通合成法得到的NR树脂。  相似文献   

14.
疏水缔合型压裂液作为一类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能应用在压裂改造中.讨论了稠化剂、盐对基液表观粘度的影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基液表观粘度降低;12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2h后,表观粘度为43mPa.s;150℃缔合基压裂液在该温度下,170S^-1的剪切速率下连续剪切100min后,表观粘度为40 mPa.s;该配方具有较好的耐温耐剪切特性.通过粘弹性测试得出该结构流体在整个扫描过程中储能模量高于损耗模量,表现出以弹性行为为主.少量破胶剂即可使压裂液在4h后完全破胶,且破胶液粘度小于5mPa.s.破胶液的固相含量为零,残渣含量极低,与常规瓜胶压裂液相比,降低了液体对地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甲基丙烯酸蔗糖酯(MASE)、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烯丙基磺酸钠和烯丙基聚乙二醇(A PEG )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由基共聚法合成蔗糖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研究了反应时间、蔗糖酯含量及引发剂用量对蔗糖基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流动度测试、红外光谱表征及黏度对减水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各组分物质的量nAA :nMAA :nSAS :nAPEG :nMASE =3∶1∶2∶1∶0.2,MASE含量为4.9wt.%,引发剂为单体用量1.9wt.%,反应时间为5h时合成的减水剂性能最好。在水灰比为0.29,折固掺量为0.3w t .%,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340mm。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乳胶膜的疏水性能,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液-种子乳液聚合合成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氟单体用量对乳胶膜接触角和吸水率的影响,随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用量增加,接触角逐渐增大而吸水率逐渐减小;当用量增至5%后,接触角和吸水率基本趋于平衡;研究了核壳层质量比对乳胶膜接触角的影响,当核∶壳=7∶1时,乳胶膜接触角最大,表明了核壳结构设计可有效地提高乳胶粒壳层中氟基团含量,进而提高乳胶膜的疏水性能.以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为成膜基料制备的热反射涂料反射率约为78%,表明含氟丙烯酸酯热反射涂层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大庆原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制约原油的开采与输送的问题,以甲基丙烯酸(MA)、混醇[n(C16醇)∶n(C18醇)=7∶3]、苯乙烯(ST)、富马酸(FA)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大庆原油降黏剂.研究单体物质的量的比、催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甲苯用量对所制备目标产物降黏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制备条件: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n(ST)∶n(FA)=5∶2∶2,催化剂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1. 4%,甲苯用量为酸醇质量和的40%,引发剂用量为4种单体质量和的1. 4%.红外光谱(IR)分析表明:所合成产物的官能团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制备的新型降黏剂对大庆原油的降黏率为67. 29%.  相似文献   

18.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聚丙烯酸酯硬挺剂,讨论乳液结构,单体组成和乳液聚合工艺对产品硬挺性能和单体转化率.白度,撕裂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类硬挺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热引发体系,引发剂用量0.5%;乳化体系用阴/非离子复配,乳化剂用量为3.6%;聚合温度为80.85℃,软.硬单体的比例为2:3.整理织物在150℃焙烘3 min不泛黄,且具有硬挺厚重滑爽的手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催化酯交换合成乙酰乙酸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的新工艺.重点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及其用量、反应温度、酯醇摩尔比等工艺参数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实验选择了较优工艺参数组合:n(酯)∶n(醇)=2∶1,催化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质量0.6%,阻聚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质量200×10-6,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5 h.收率达91.78%.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固体质量分数为68%~70%,单体组成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α-甲基丙烯酸(BA/MMA/MAA=30/69/1)的共聚物乳液,探讨了聚合反应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电解质等外部条件对聚合反应和乳液粘度、贮存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83±1℃,乳化剂、引发剂、NH4HCO3用量分别为单体总量的2.60%~3.90%;0.18%~0.27%和0.18%~0.27%时,所制备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为适宜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