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昊 《水泥工程》2021,34(5):1-3
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碳中和背景及发展现状,并基于水泥产业碳排放的相关数据,对该行业碳减排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水泥工业9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熟料生产(碳酸钙分解、燃料燃烧),其余的10%来自原材料的准备和水泥制品的生成。指出发展创新减排燃烧、节能降耗技术、提高替代燃料掺烧量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是实现水泥产业碳中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江苏氯碱》2010,(1):29-29
至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的这一目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比发达国家普遍在20%左右的减排目标,如此大的削减幅度,表达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中国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2020年,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约13.7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是除电力行业(40%)和钢铁行业(14%)以外第三大碳排放行业。由于水泥工业自身的工艺特点,就通用硅酸盐水泥生产而言,仅仅依靠生产能效提升、清洁能源使用以及熟料、燃料替代技术,在现实情况下是无法帮助水泥工业自身实现碳中和。因此,水泥行业碳中和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现行的及未来可预期的水泥生产技术,就能效提升技术、水泥生产燃料替代技术、低碳水泥技术和CCS技术等技术路线讨论和预测出发,对水泥行业碳减排途径进行分析,估算2060年时各减排途径的减排贡献度,并基于结果给出相关措施建议,帮助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4.
将电石渣循环利用于建筑材料、环境治理和化工产品等领域,可实现工业废渣利用和二氧化碳减排。在双碳背景下,对电石渣固碳量及其循环利用途径的碳减排潜力分析尤为重要。详细统计了代表产区电石渣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依据各电石渣中氧化钙含量计算理论固碳量,系统分析电石渣各类循环利用途径的碳减排效果及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具体实施步骤,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在电石渣领域的应用案例。计算发现电石渣理论固碳量与氧化钙质量分数呈正相关。新疆和河北地区电石渣中氧化钙质量分数均约90%,山东地区电石渣氧化钙质量分数低,约61%,来自山东和新疆等6个产地电石渣的理论固碳量在0.48~0.72 t/t(以电石渣计)。电石渣循环利用领域,电石渣不论是替代石灰石原料生产水泥、砌砖、氯化钙和碳酸钙等建筑和化工产品,或针对其呈碱性特点用于烟气脱硫和工业废水处理,依各自产业规模差异均能不同程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碳减排目的。其中,电石渣在建筑材料领域应用成熟,生产规模大,故碳减排总量大,代表企业平均每年减少万吨级二氧化碳排放。用生命周期评价计算电石渣循环利用碳排放量4个案例分析显示,电石渣制取1 t水泥熟料排放CO2  相似文献   

5.
水泥工业是我国工业全面实现碳减排的关键产业,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影响重大。本文从水泥工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生产电耗、燃料燃烧和原材料碳酸盐分解三个方面对水泥企业如何控降碳排放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6.
<正>水泥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2021年世界水泥产量约为42.8亿吨。水泥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灰质原料和化石燃料,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平均约为610千克,由此也可推算出2021年世界水泥行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接近26亿吨,约为人类生产活动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从全球多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水泥产量仍有一定的增长潜力,未来几年内水泥生产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比重仍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水泥行业任重道远。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达351亿吨,我国以95亿吨高居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1%,作为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节能减排义不容辞。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占全球60%的水泥产量带来了巨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在2030年前后达到排放峰值,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APEC期间,中美就2020  相似文献   

8.
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背景下,水泥企业应从排放端和吸收端同时发力,积极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为行业碳减排做贡献。本文将简要分析和探讨水泥企业碳减排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是建立节约型社会、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所谓清洁生产,就是在工业生产中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通过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及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对剩余油潜力通常采用的采出程度等几项指标具有一定局限性的问题,提出通过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以模型的网格节点为基本统计分析对象,以储层渗流理论为基础,围绕能更具现实意义的剩余可动油描述,根据含油饱和度变化与采出程度的理论关系,建立网格节点的剩余可动油数值的求解方法;其次,针对相同含油饱和度是不同物性储层的流体含油率存在差别的情况,应用分流相理论确定网格节点流体含油率的求解办法,并将其与剩余可动油量相关联,量化描述储量潜力的品质;进一步应用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以每个沉积单元为分析对象,综合油层平面发育程度,以沉积单元方差值量化表征网格节点平面分布状况。从而精细分析水驱剩余油潜力,更有利于指导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挖潜。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日前,中国水泥协会在北京组建了研究水泥碳减排相关行业政策、法规、标准,碳减排技术,碳培训、碳交易,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组织进行交流合作的专家咨询机构——碳减排专家委员会。据悉,碳减排专家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全面推进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工作。即研究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政策,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行业咨询服务;承接水泥行业碳减排标准、技术规范、核查等法规研究,以及行业碳减排技术的重大研究课题;为水泥企业提供碳减排的政策和技术咨询,组织行业开展碳减排项目  相似文献   

13.
就我国水泥工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碳减排难题,从产能过剩、资源消耗、碳强度、能源利用率和窑型技术结构等五方面予以阐述,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泥行业替代燃料利用的实际生产,本文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水泥厂替代燃料利用过程中的碳减排进行了核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生活垃圾筛上物作为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的过程中,每吨生活垃圾筛上物可减排0.68 t CO2。这一结果为水泥窑利用替代燃料实现水泥企业碳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泥行业替代燃料利用的实际生产,本文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水泥厂替代燃料利用过程中的碳减排进行了核算。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生活垃圾筛上物作为替代燃料进行水泥生产的过程中,每吨生活垃圾筛上物可减排0.68 t CO2。这一结果为水泥窑利用替代燃料实现水泥企业碳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速凝剂的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水泥与速凝剂的相容性问题,但是如何评价相容性及其影响因素尚待研究。本工作测试了不同水泥-速凝剂系统的宏观性能和早期水化放热情况,并通过一种定量评价相容性的综合方法,即多因子综合指标[f(a)值]评价法,将宏观性能与微观指标进行有机结合,计算对比不同水泥-速凝剂系统的相容性。结果表明:碱性速凝剂与过渡相含量高的基准水泥相容性最好,f(a)值最高为74;3种无碱速凝剂与C3A和C3S含量高的冀东水泥相容性最好,f(a)值均大于80。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的水泥稳定碎石离析评价方法难以精准评价混合料离析的情况,本文通过室内离析试验定量分析5种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离析性能,并引入形状离析系数L与筛分离析系数Seg,定量划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离析程度。结果表明:与水泥剂量4%(均为质量分数)相比,水泥剂量5%的混合料抗离析性能大幅度提升,且水泥剂量5%和水泥剂量6%的混合料抗离析能力相差不大,因此更推荐5%的水泥剂量;当混合料的4.75 mm通过率为35%和40%时,混合料内部能形成强有力的力链结构,抵抗集料在下落过程中的离散趋势,且水泥剂量为5%和6%混合料的离析等级总保持在无离析和轻微离析状态,表现出优异的水泥稳定碎石抗离析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勇  张萌  曹元辉  王胜杰  朱哲 《水泥》2022,(7):10-12
水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碳减排压力。电石渣水泥生产在对电石渣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泥生产的碳排放。但电石渣的产生量难以满足水泥行业大规模的减碳行动,水泥行业还需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污泥、矿渣、粉煤灰、硅钙渣、碱渣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降低水泥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化工》2017,(12):110-112
针对我国热电联产涉及到的碳减排情况进行介绍,介绍了燃煤热电联产项目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根据国情参照碳减排计算方法介绍了较为合适的碳减排计算方法,分析了热电联产碳减排计算的难点,给出了燃煤热电联产碳减排的计算方法建议,讨论了热电联产碳减排的计算方法中各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潘志强  李晨  蒋正武 《硅酸盐通报》2023,(11):3955-3963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明了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及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 PED)两种环境影响的主要来源,并分析了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相比硅酸盐水泥的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在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的生产中,熟料煅烧对GWP贡献最高,原料开采对PED贡献最高;敏感性分析显示石灰石用量与煅烧煤炭用量对GWP影响最大,而煤炭与生产过程电力使用对PED影响最大;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矿渣-硫铝酸盐水泥的GWP显著降低,PED略微减少;高矿渣掺量下矿渣-硫铝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的不足可能影响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