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龙门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静动态特性分析和优化设计。为提高回转工作台刚度和减轻重量,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在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对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并建立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结合生产工艺确定最佳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对回转工作台进行优化后,其最大变形量减少了36.8%,第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5.4%,重量减少了2.6%,为回转工作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围绕某龙门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工作台尺寸优化开展研究。首先,对进给系统进行了振动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其次,对进给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并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了进给系统的有限元模型;最后,以工作台质量为约束,并取工作台7个结构尺寸作为优化变量,以提高工作台的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进行了工作台的尺寸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工作实现了在保证工作台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工作台总体刚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使VX380T数控加工中心工作台同时具有优越的静、动态性能和轻量化特点。利用拓扑分析的方法研究工作台截面的最佳载荷传递路径,依据拓扑分析结果设计了工作台的加强筋布局。将新结构工作台的整体质量和最大频响幅值为目标函数,以各加强筋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原始工作台的静态性能和前3阶固有频率为约束条件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对参数优化后工作台的质量、静动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其质量减轻了12.19%的同时,其静动态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加工中心的动力稳定性与其组成部件的尺寸结构联系紧密,合理的尺寸结构能获得优良的抗振性能。采用整机实验模态测试法辨识出加工中心工作台为机床的主要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采用UG和Workbench软件对工作台不同T型槽尺寸参数进行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并结合灵敏度分析确定灵敏参数,最终以灵敏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工作台前三阶固有频率的加权平均值、质量和刚度为优化目标,建立工作台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利用MATLAB得到最优解。优化后,工作台X、Y、Z三个方向的刚度分别提高了6. 71%、11. 49%、10. 33%,前三阶固有频率分别提高了0. 95%、0. 21%、0. 35%,质量下降了0. 33%。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回转工作台试制成功 T2371型多齿盘定位分度回转工作台,是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和豫西机床厂共同研制成功的新产品。该工作台采用了多齿盘定位,具有精度高、刚性好等特点。可配置在具有回转工作台的立式、卧式复合式的多工位组合机床上,适用于在中批和大批生产中加工中小型零件和复杂的零件,能够实现多工序同时加工,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可靠地保证加工质量。工作台为6工位,通过电气装置可实现双转让,作三工位使用。工作台回转的节拍为4秒,工作台台面直径1000毫米,回转工作台高度250毫米,回转工作台的分度精度为±5秒。 YX-DZ系…  相似文献   

6.
以HMS63型卧式加工中心鼠牙盘式回转工作台的设计为例,讲述鼠牙盘式回转工作台的设计过程。详细阐述了鼠牙盘式回转工作台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相关的理论计算。通过对机床样机测试结果,证明该鼠牙盘式回转工作台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设计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以SKG13050型数控滚齿机回转工作台为例,介绍了滚齿机回转工作台的静压导轨、回转定心轴承、蜗轮蜗杆副侧隙调节等结构和主要零件的设计,回转工作台零部件经过采购、制造、安装,与床身、立柱、滚刀架部件和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等装配调试,通过齿轮试切和机床投产滚切实践,回转工作台设计满足滚齿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用等分回转加工出来的工件,其精度与回转工作台的等分精度相关。为了提高回转工作台的等分精度,首先要精确地测量出回转工作台各等分角的实际值,与回转精度标准要求或设计要求比较,然后对定位装置进行修正。经过多次测量和修正,使回转各等分精确地达到规定的精度标准要求或设计要求,以确保加工产品的质量。回转工作台等分角的测量方法很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双导程蜗杆蜗轮消隙结构,大大提高了数控回转工作台的回转定位精度,床身使用整体四导轨结构,滑座的直线运动和工作台的回转运动均使用静压导轨结构,满足了数控回转工作台最大承重160 t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建刚 《机械制造》2012,50(2):16-18
介绍了一种利用Pro/E5.0软件实现对回转工作台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回特工作台设计的效率,缩短台面工艺结构的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同时采用Pro/E5.0软件的运动仿真分析功能对其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为回转工作台的工作性能指标的预评价、制造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VTM200/F5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回转工作台为例,通过理论研究推导了工作台结构的最佳尺寸,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了相关静态分析和灵敏度分析,得出了结构最佳尺寸,使用MATLAB推理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并利用此方法得对常用工作台的基本尺寸予以汇总,为后续工作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回转工作台作为加工中心的主要功能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效益。针对拉削加工需求,设计了一种连杆式回转工作台,并从旋转和锁紧、密封和润滑、缓冲设计以及冲屑防护等方面阐述了回转工作台设计步骤,同时对液压驱动力进行计算,得出该回转工作台回转力为5t,同方向旋转重复定位精度为0.05°,既能保证工作台稳定运行,又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分度回转工作台输送部件是多工位组合机床用的重要通用部件。它的功用是将被加工零件从一个工位准确地输送到另一个工位。输送部件主要有移动工作台、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以及分度回转鼓轮。移动工作台结构及原理比较简单。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除花盘为环状外,其余的与分度回转工作台类似。分度回转鼓轮,其分度回转传动、分度定位机构等与分度回转工作台相似,只是它是绕水平轴分度回转  相似文献   

14.
以精密重载回转工作台恒流闭式静压导轨为研究对象,结合静压系统典型故障分析,优化设计了静压导轨的结构参数、油膜厚度、油膜刚度,提高了静压导轨的可靠性及运动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双驱动进给系统轻量化和高抗振性能要求,提出了以质量、最大耦合应力和一阶固有频率为目标函数的进给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灵敏度法选取优化参数,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进给系统的二阶响应面模型,并将非劣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_Ⅱ)作为求解算法。计算结果表明工作台质量减小0.3%,最大耦合应力减小5.9%,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9.32%。以双驱动进给系统的工作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将优化前后双驱动进给系统进行了动态试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将轻质多孔结构应用到DVG850高速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中,设计出的多孔结构工作台比原工作台的总质量减少了16.894 kg;通过对工作台的静、动态分析得出:多孔结构工作台的最大变形量比原结构减小了20.54%,前6阶固有频率比原结构平均提高86.97 Hz,最大提高22.17%,并给出了主要设计参数(正方形单体壁厚δ、边长L)对工作台的最大静变形和总质量的影响曲线,为其进一步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设计外国磨床的上工作台回转机构时必须确定该工作台回转时的最小线性位移量。。该位移量对于保证被磨圆柱面或圆锥面达到规定磨削精度是必不可缺的。不同精度等级的外圆磨床所对应的不同。值将事先确定对回转机构各参数钢H度、电机对执行机构的传动速比,数在外圆磨床测量变换器技术性能)以及对上工作台导轨的设计要求,而回转机构和导轨的结构应能保证工作台平稳运动。为此,现研究一下上工作台的回转机理(见图1)。上工作台l上置有头架2和尾架电长度为L且被磨削而为圆柱面的工件8装夹在头角架顶尖之间。在点五上以B为半径对该工作台…  相似文献   

18.
将轻质多孔结构应到高速立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中,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机床工作台—多孔结构工作台,与原工作台相比多孔结构工作台的总质量减少了16.337kg,从而减小了高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并对两种不同结构的工作台分别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多孔结构工作台比原工作台的最大静变形减小了20.9%,并且多孔结构工作台的前6阶固有频率平均增加87.33Hz,最大增加了191.56 Hz;说明将多孔结构应用到机床工作台中的方法是有效的,这将为改变传统的工作台筋板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有数控回转工作台结构在参与联动加工时精度及稳定性差的问题,开发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联动加工的数控回转工作台。应用纯滚动摩擦的推力向心组合轴承,使转台达到更高的回转速度,避免工作台回转时的浮起动作,有效提高联动加工的精度。双电动机驱动结构让转台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更适合联动加工。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数控落地式铣镗床回转工作台结构缺点,介绍一种新型重型数控落地式铣镗回转工作台结构。新结构的回转工作台支撑导轨均采用闭式静压导轨结构;定位锁紧机构结构简单,不易引起工作台变形;传动链均采用闭环控制,该回转台具有承载能力强、回转及定位精度高、可联动切削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