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当前变电站巡检作业中所面临的现场作业安全和人员到位情况管控难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变电站作业人员行为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变电站进行三维建模,构建三维数字地图,再利用超宽带UWB+北斗的一体化定位技术,实现变电站作业人员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最后将智能手环、北斗定位终端与电力...  相似文献   

2.
纪明  钱泽伦  李洋 《电力与能源》2021,42(2):191-195
基于某500 kV变电站改造工程,提出了一种双层GIL管线的吊装及运检方法.GIL设备安装带电运行后,因安装位置位于屋顶且上方存在220 kV带电导线,受安装空间及安全距离的限制,传统的吊车安装方式不能满足现场运送及GIL管线安装的安全要求.针对该问题,研发了GIL管线专用吊车,解决了在地面含倾角且管线上方有带电引线的...  相似文献   

3.
《电力与能源》2015,(6):761-764
为提高带电检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从现有工作开展的不足分析入手,设计研发了基于无线通讯的带电检测标准化作业管理平台与移动终端。现场检测表明,该发平台与终端能够显著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效率,很好的满足现场作业层、技术管理层与决策层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4.
呼佳宁  王凯  费波 《上海节能》2023,(6):800-805
通过详细分析各类室内定位技术优缺点,针对大型涂装车间空间大、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浓度随喷涂作业波动大、废气处理浓度过低、风量和能源浪费的情况,结合具体涂装车间设计定位系统实施方案,提出利用超宽带(UWB)室内定位技术在大型涂装车间的应用设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UWB定位系统实时定位涂装人员的具体作业位置,根据位置信息控制相对应的送排风系统工作状态,理想状态下该大型涂装车间减少80%电量消耗、每年减少30余万元电费支出,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需求,本设想旨在引起同类型企业思考和未来节能减排措施新尝试。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7,(1)
超宽带技术(Ultra Wideband,UWB)是目前高精度定位应用中最佳物理层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工程造价低廉、功耗低、安全性高、干扰性低、速率高、多径辨别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稳定等优点。文中应用IEEE802.15.4a标准中的UWB技术设计无线定位通信系统节点,采用到达时间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定位算法设计定位单元,而无线时钟同步技术是实现TDOA算法的先决条件与关键性技术。在室内环境对测距精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无线时钟同步技术的超宽带TDOA定位系统可实现较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站域巡检的作业人员及其装备在复杂工况环境下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在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目标的主动定位测量方法。引入概率误差,对电网站域环境中的待定位目标节点到不同基站的距离差实现目标节点定位的传统定位方法进行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站内工作人员及其装备的定位精度。通过在复杂工频电场环境中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计算得出的结果均优于现有的传统定位方法,其在视距条件下能够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实现对变电站空间内的移动目标进行定位,并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物联技术是未来科技应用发展的新趋势,并能为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基于万物互联的理念,通过搭设站内基站、装载视频采集等装置,可为直接防护类工器具加装识别标签,引入新型智能非直接防护类工器具,创造性地将变电站内电力作业安全工器具以及作业人员使用工器具的作业行为模式关联至具有安规逻辑分析计算能力的后台系统,自动判断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规范性,主动地引导作业人员正确开展施工作业,提升现场的防误水平,实现现场的主动防御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电网巡视现场作业具有移动性、范围大的特点,其作业行为难以及时和准确监管,同时作业人员任务工作量、任务执行情况、任务执行效率、作业时长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数据缺乏有效的采集标准和评价支撑工具。结合电网线路巡视的作业特点及工作评价难点,采用现场作业移动终端和定位服务(LBS)集成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BS技术的电网线路巡视工作评价系统。研究表明:评价系统可有效解决在移动作业人员工作评价、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提高电网巡视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变电站运维管理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系统在对变电站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时,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诊断精度低、效率低,并且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为了实现变电站运维管理的智能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本文通过构建变电站设备故障智能诊断模型,对变电站设备故障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从而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变电站运维管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变电站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架构,对系统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实现,并针对目前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还能为变电站设备运维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轨道车辆齿轮箱加油作业在质量、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全自动齿轮箱加油机.借助三维绘图软件完成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基于PID算法设计控制模块,介绍了设备的整体方案、控制逻辑及关键电路.通过试验验证该设备能实现多种工况的精准控制,极大改善现场作业质量,提升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三维实时监测展示系统基于Bentley Navigator三维检视平台和i-Model技术,在三维模型基础上,集成设备在线运行监测系统、辅助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实现了变电站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综合展示,可实时展示、监控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动态数据及运行数据发展趋势,为变电站智能运检提供了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压器和断路器运维存在的过度依赖人工前往变电站现场的低效问题,介绍了故障录波器在变电站一次设备就地监视的特殊优势,阐述了通过录波数据提取变压器和断路器状态参数的技术原理。提出了基于调度数据网对变压器和断路器设备信息进行远程在线监视、采集、评估和发布一体化集成平台的设计方案,实现了面向运维策略的广域监视、信息分拣、特征识别、故障研判及状态评估等功能,引入了具备自学习能力的规则特征库长效机制,保证系统决策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在广州供电局的运行效果验证了系统对设备故障研判的时效性和潜在缺陷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了变压器和断路器的状态评估能力,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当前电力监控系统安防要求持续更新的难题和安防整改现场作业效率低下、效果不可控的问题,以及部分二次设备无有效整改方案而大面积脱网运行的现状,研究了二次设备集中安防运维及主动感知和诊断预警关键技术。  方法  变电站内统一部署合规并网装置,利用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多类支持向量机入侵检测和基于自适应概率标记的IP反向追踪技术筛选录波数据、主动感知和追溯诊断入侵威胁,采用基于威胁和对抗分析相结合的风险预警和综合评估技术进行影响评估和等级评定,利用现有的录波主站系统拓展安防运维管理业务,形成集中运维管理的模式。  结果  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安防体系集中管理和运维效率大幅提升的目标。  结论  结合广西电网运行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二次设备现场安防整改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智能变电站操作票开票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实现顺序控制。目前开票系统的操作逻辑主要基于典型间隔,进行人工组态,工作量较大。提出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智能变电站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基于“五防”规则建立基本单元模型,并生成各类典型间隔设备的操作规则函数,实现系统知识库的构建;通过解析智能变电站的SSD文件得到一次设备的状态,以此构建一次设备拓扑表,并采用基于设备状态的推理算法结合设备操作规则函数,完成推理机的构建,实现操作票的自动生成。通过算例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方法具有完善的知识库,针对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操作任务,能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动开票,通用性及准确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变电站高压设备变压器、断路器、互感器和电容型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与功能,提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方案,据此完成了基于ZigBee技术的分布式在线智能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和软硬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到ZigBee网络中的节点上,实现了传感器和控制器的无布线的散列摆放,用户无需重新布线,就能轻松实现对一次设备状态信息的多种智能控制,可方便地为智能变电站提供实时信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变电站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由手持地线状态采集器、柜内地线闭锁器、地线桩防误闭锁器和上位机管理软件组成的临时接地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与常规变电站独立五防系统和智能变电站监控五防一体化系统有机配合使用。考虑实际工况,室内采用无线通信式闭锁器具,用于在线监控地线柜中临时接地线的状态;室外现场采用基于1-Wire通信协议的iButton信息纽扣机械闭锁器具,用于在线监控现场临时接地线、网/柜门和手动刀闸等设备的位置状态。系统已在现场试运行,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地线管理的规范化和使用的安全化。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中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多采用六氟化硫(SF6)作为绝缘介质,SF6气体含水量是监督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比较分析2种微水测量方法——露点法和阻容法的测量原理和优缺点,研究了基于2种方法的微水测量传感器用于智能变电站SF6气体微水在线和离线监测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智能变电站SF6气体微水监测系统的选型与配置建议,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装置的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变电站通信机房中,各类通信设备保持24 h不间断运行.这些通信设备为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为了降低通信机房能耗,文章分析了机房中主要通信设备功耗情况,在广泛开展调研,结合工程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电源使用效率(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9.
传统智能变电站故障检修系统运维技术只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单次维修,检修周期不同步,导致运维效果差,为此采用继电保护运维技术对智能变电站故障检修系统进行深度维护。分析变电站体系结构,对易发生故障设备进行多次检查与维护。利用继电保护运维技术分析维护电子式互感器结构,使用IEC61850—9协议接口合并各个设备单元,并对设备一次维护工作、运维项目、检修措施进行分析;在二次设备维护检修时,设计TCP报文格式,结合一次设备运维中的合并单元,对合并器进行二次设备检修,设计了二次设备维护工作、运维项目、检修措施,通过对设备进行两次维护,提升检修系统运维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继电保护运维技术的月平均告警事件数量低于1个,运维周期始终在6 min以下,运维效果好,为变电站设备故障检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