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毫米波系统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5G满足大带宽需求的重要手段.对具体业务进行分析,明确毫米波适用场景和业务需求,提出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的毫米波帧结构和灵活帧结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河 《通讯世界》2018,(3):65-66
最近几年,各个国家都加大了5G通信技术领域工作的研究力度,而作为5G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射频关键技术是5G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它对于5G通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MIMO技术、同频双工能技术以及毫米波频移动通信技术分析出发,对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3.
在频谱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毫米波的大带宽优势使其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重点。目前,我国5G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毫米波做为我国5G候选频段,对5G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分析毫米波的传输特性入手,通过介绍其优劣势和massive MIMO技术的结合,进而引入5G毫米波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及组网架构,为5G毫米波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G毫米波射频系统的高频段大带宽特性,以及采用的混合赋形架构实现硬件链路,对系统射频算法方案的实现开发形成挑战,比如针对大带宽新空口基带信号的消峰算法,混合赋形架构下模拟链路的非线性校正,以及通道一致性校准等,从而对5G毫米波系统的功能实现、性能优化和节能增效产生重要影响。从5G毫米波相对低频设备的系统架构变化出发,总结分析了毫米波系统射频算法技术的性能影响因素和技术瓶颈,提出了毫米波射频算法技术发展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5.
5G性能相比4G,容量更大、速率更快、连接数量更多,高性能的实现需要连续大带宽频谱的支持,目前分配的中低频段满足不了5G需求.毫米波利用其丰富的频谱资源,能很好地满足5G连续大带宽需求.本文对毫米波在无线通信中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并介绍毫米波在5G中的应用场景,最后通过测试结论证明通过使用毫米波提高系统速率和容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输》2020,(2):11-11
2020年2月20日,康宁公司宣布正与Qualcomm Incorporated旗下Qualcomm Technologies合作,共同开发用于企业和公共场所的5G毫米波基础设施系统。该5G系统综合了Qualcomm Technologies领先的5G毫米波技术,和康宁公司广受行业认可的Small-cell技术,可实现经济适用且便于安装的5G室内网络。该系统有望成为第一批为室内环境(包括企业、办公室、大学校园、医院、酒店及购物中心等)提供毫米波5G-NR网络的系统。该5G系统利用康宁虚拟化RAN架构对相关毫米波Small-cell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周宇  刘媛媛 《移动通信》2022,(12):25-30
对于5G通信,极高的数据速率和极可靠的低延迟的技术场景中,毫米波的大带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关键技术。对于5G毫米波移动终端设备,由于支持系统级动态波束赋形和无法使用天线连接器,使得毫米波性能评估从传统的传导测量转向系统级的OTA测试。首先探讨了5G毫米波测试的背景,对三种用于毫米波移动终端的OTA测试方法,分析了其在5G毫米波终端测试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接下来研究毫米波OTA测试方法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毫米波移动终端测试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6GHz以下5G系统已经全面商用,行业目光开始转向5G毫米波系统。产业链在毫米波高频器件性能、波束赋形和波束管理算法、链路特性等方面均开展了深入研究。运营商也已经开始从系统应用角度考虑5G毫米波部署和应用问题。毫米波一般指波长为频率为30~300GHz的电磁波。在毫米波频段可以构建高达800MHz的超大带宽通信系统,通信速率高达10Gbit/s,可以满足ITU对5G通信系统的要求。毫米波已经成为3GPP 5G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5G需要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提供高带宽、大连接、低时延的能力,未来毫米波将作为5G低频段的补充,满足5G在热点区域极高的系统容量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介绍了基于5G毫米波的发展情况及传输性能,然后分析了5G毫米波通信的三种网络架构,再结合未来可能的应用需求,提出了5G毫米波通信的主要部署场景及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技术》2019,(21):6-12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是面向2020年以后需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满足未来大规模机器通信、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等应用场景的需求。为了满足5G移动通信中网络业务不均匀性和热点地区业务高速数据分发的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新的系统架构以及无线传输理论。结合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讨论了D2D通信、毫米波无线传输以及毫米波D2D通信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关键技术,并对毫米波D2D通信的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5G系统中Sub 6 GHz和毫米波频段的综合结合应用是提供优质覆盖的关键,但某些频段易被障碍物遮挡,穿透性不足,为解决此问题,对典型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单向透明玻璃、8 cm干燥石膏板非承重墙、干燥木门及组合物等的电波穿透损耗进行研究.基于测量的分析表明:5G毫米波从室外宏站覆盖室内是困难的,同时由于无源室...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的庞大数据业务需求,使得频谱资源逐渐趋于饱和,而高频段毫米波可用频谱资源丰富, 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满足5G移动通信系统大容量和高速率传输等方面的需求。业界对此高度关注,开始加速5G系统高频段毫米波的研究级应用。本文主要针对5G毫米波通信技术,通过室内链路预算仿真结果,探讨毫米波在室内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王涛  赖凡 《微电子学》2022,52(2):169-180
随着通信产业尤其是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无线电频谱的低端频率已趋饱和。采用各种调制方法或多址技术扩大通信系统的容量,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也无法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因而实现高速、宽带的无线通信势必向微波高频段开发新的频谱资源。毫米波由于其波长短、频带宽,可以有效地解决高速宽带无线接入面临的许多问题,因而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各种半导体器件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硬件基础,创造性研发满足毫米波无线通信应用的新兴半导体技术和电路,是提升通信系统容量、解决构建新一代通信系统关键问题的主要技术推手。文章沿着毫米波半导体器件技术创新发展脉络,从相控阵等关键技术的系统架构、半导体材料和工艺、器件设计和封装测试入手,分析总结了第五代(5G)、第六代(6G)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系统和器件技术发展趋势。以美国DARPA的MIDAS计划为例,阐释了军用毫米波器件技术的研究前沿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
王文捷  邱盛  王健安  赖凡 《微电子学》2019,49(4):551-557, 573
作为5G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技术支持,毫米波天线集成技术是实现高分辨数据流、移动分布式计算等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讨论了封装天线(AiP)、片上天线(AoC)、混合集成等毫米波天线集成技术发展状况、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剖析了几种典型集成天线技术,分析了技术发展脉络,总结了5G毫米波集成天线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5G毫米波频段有许多应用场景。毫米波采用了波束赋形技术,需要基于天线阵列实现。由于毫米波射频前端高度集成,一般不具备射频测试接口,几乎所有的测试项目需要在空口(Over-The-Air,OTA)环境下进行,因此一个可靠、稳定的测试环境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的必要条件。然而,OTA系统是由暗室、射频线缆、转台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测量环境,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入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并且传递到最终的测量结果上。此外,毫米波测量具有频率高、损耗大的特点,相对低频更难保证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对毫米波OTA系统不确定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典型的5G毫米波OTA测量环境对系统不确定度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OTA(over-the-air)测试是评估天线系统辐射性能的重要方法,也是设备在研发、生产阶段必经的步骤之一。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到来,毫米波等新特性的引入,为传统MIMO OTA测试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使得OTA测试成为5G毫米波终端唯一可行的测试解决方案。首先论述了5G OTA测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4G移动通信系统OTA测试方法在5G OTA性能测试中的适用性,并探究了如何将低频测试方法扩展到毫米波终端测试。然后总结了3GPP对于MIMO OTA测试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简单扇形排列的多探头吸波暗室(simple-sectored 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SS-MPAC)的系统模型、测试原理以及性能评价指标等,并验证了SS-MPAC配置中利用更少的探头仍可以获得合理的测试精度。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第五代移动通信(5G)低频段(Sub-6GHz)已开始商用,5G毫米波技术也逐渐成熟,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商用。第六代移动通信(6G)的研究也已启动,而且关于6G的愿景以及核心技术的论文也开始增多。本文主要讨论毫米波技术在5G及未来6G中的应用及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