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吃辣椒 辛辣之食有好几种,这儿只说辣椒。上海人对辣椒的称呼十分特别——“辣火”。辣椒酱便成了“辣火酱”。“辣火”之意很清楚:那热辣辣犹如灼人之火。上海人对它是怕的,这才有“侬识相点,侬不识相,我请依吃辣火酱!”意思是,你要识时务,你不识时务,我请你吃辣椒酱。要是上海人对四川人这么说,四川人感谢还来不及哩!但上海人怕辣。 到过上海的外省人,若跟上海  相似文献   

2.
正我是一个14岁的杭州女孩,与杭州小吃打了14年交道。有味道,有情义,有历史,是我对杭州小吃的吃味痴情。首先想起的是那碗热气腾腾的片儿川。作为片儿川头号粉丝的老妈,总是一次次向我推荐:"真的很好吃,你就尝尝看嘛!"我却笑着,心想:再怎么好吃也抵不上一碗牛肉面的香醇吧!然而,这样的想法在我第一次尝到片儿川后被彻底封杀。  相似文献   

3.
炎炎夏日,小心眼的太阳尽力释放它的歹毒,马路上就像炼钢厂的大熔炉,人逆反心理油然而生。“吃辣的去!”反季节作派果然也一窝蜂,晚饭时分,湘菜、川莱、黔莱馆人头攒动,上海小马路上比银行还要多的竟是辣味专卖店,还拉横幅——辣出一片清凉!  相似文献   

4.
邢精达 《烹调知识》2012,(11):10-10
湖南、四川人嗜辣,认为冬天吃辣暖身,而伴随雨季的夏天吃辣则可祛湿、解郁。这儿示范四道川湘菜肴,呛辣香麻的滋味,让人吃了一定大呼过瘾。一、香辣虾:香菜的清香与辣度皆不掩虾肉的鲜甜。材料:白虾8尾,蒜头5粒,地瓜粉、干辣椒、花椒、细辣椒粉、盐各少许,香菜1把。准备:虾剖背去肠,蒜切成末,香菜切小段。  相似文献   

5.
辣味儿     
刘思龙 《美食》2005,(4):53-53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吃菜图的就是一个味儿,有味儿才能让人回忆,令人长久挂念。欣闻《美食》杂志担负“以味会友”之责任,便想谈谈辣味儿。酸甜苦辣成是基础的五味,并由此生出百味来。什么味儿最好?众说纷纭,各有所爱。我最喜欢的是辣味儿。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2024,(5):142-144
<正>俗话说“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虽然里边没有提到江西,但与川湘云贵的辣相比,江西辣是真辣,是一种会感觉到“痛”的“狂野辣”。江西人为何这么能吃辣?具体到省内不同地区,它们的辣又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7.
李玲 《餐饮世界》2012,(4):34-35
2012年2月,叫板!比萨的线上点餐平台正式开通。新鲜的比萨,贴心的服务,准时的送达,零送餐费……鲜明的特色使叫板!比萨线上点餐格外受欢迎。粉红色的叫板!比萨成为京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辣椒和辣度     
正有些朋友认为从前的上海人没有吃辣的习惯,说对也对,本帮菜中除了"八宝辣酱"等少数菜式外,也想不出其他用辣的例子。但是请别忘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流行过川菜和淮扬菜的结合,像"梅龙镇"、"老锦江"等老铺,无不以川扬菜著称。虽然已经过改良,不过有个"川"字,少不了要与辣椒结缘。我学会吃辣,就是小时候跟着家人频繁光顾这些馆子的缘故。因为辣是带烧灼感的触觉,非天生的味觉,所以需要后天的训练才能适应。比如四川、湖南等地,辣菜完全变成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道听途说     
导播:江大屁呢?江米条:小点声!外号是随便叫的吗?何况最近我的屁股都小了2毫米了!导播:我刚才喊了好几遍江主编你根本就不理我!江米条:你要是喊“江帅哥”、“江大腕”什么的,我肯定答应得快着呢!导播:快别废话了,这么多人等着你呢!开麦啦!  相似文献   

10.
麻辣重庆     
易水寒 《美食》2006,(5):31-31
我们到重庆后第一顿饭吃的就是火锅。都说这里是“火锅之都”,不尝火锅怎么成?去得太早,火锅店里只有我们这一桌客人。一个服务员问我:“锅底要辣的还是要清汤?”“当然是辣的了!”“先生你是外地人吧?”“是的。”“那就给你们上个微辣的吧!”瞧不起外地人?转念一想,人家也是善意,就按你说的上吧!然后点菜,都是在我们那个城市吃不到的,有仙人掌、竹笋、豌豆苗等。碟子里的调料是麻油,而在我们那儿,调料是麻酱、腐乳汁加韭菜花。锅子端上来,通红通红的一层油!把菜下进去,烫好,夹出来,往嘴里一放,哇塞,这哪里是微辣,分明是狂辣!辣死我老人家了。不仅脑门子上顿时汗水淋漓。这种辣,夹杂着诸多麻的因素,据说锅底里除了辣椒之外,还放了很多花椒,“麻”给“辣”火上浇油,推波助澜,两狼狈为奸、互相依恃、水涨船高,将“辣”推进到极致。但是既然点了,也不能让人家看出咱外行来,只好硬着头皮开始吃。好在麻油是凉的。把烫好的菜放进去,使劲涮啊涮,估计涮凉了,才把它放进嘴里。不一会工夫,我的嘴巴已经彻底麻木了,只能机械地一张一合,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吃饭,但又不敢太确认。买完单,我落荒而逃,回头看看饭店,心里充满了恐惧。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隆以后,辣椒逐渐取代了食茱萸,成为四川饮食中辛香类烹饪原料的中坚力量。川人食辣是川人在"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合理饮食选择和体现,这种饮食选择有利于平衡、和谐人生最重要的三大关系:人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的灵与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一个很英俊的小伙子,常外出钓鱼。一天,他看见一位老汉坐在河边,嘴里自言自语念叨:“钓!钓!钓!小鱼莫来大鱼到。”说着大鱼真向老汉游来。小伙子对老汉说:“我向你学习钓鱼,好吗?”老汉说:“钓鱼没有什么好学的,看你倒很诚实,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只要一直沿着这条河岸向前走,会遇到好事的。”老汉说完,人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烟笋爆鸡杂     
《中外食品工业》2008,(1):61-61
特色: 烟笋纤维素丰富,鸡杂中铁、磷、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加上川湘秘制风味豆豉的鲜辣滋味.定叫你食欲大开。  相似文献   

14.
只要一提到川菜,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一个辣字,因为他们认为川肴无一不辣,诚然川人嗜辣是鼎鼎有名的,但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之誉的川菜,无论筵席菜,家常菜,便餐,风味小吃等,反映在味道上的都是“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套句苏东坡形容西湖的诗来说吧——“浓妆淡抹总相宜”。  相似文献   

15.
辣椒,红红的、辣辣的、香香的,家家都离不开,人人都舍不掉,不过是吃多吃少而已。但辣椒怎么个吃法?答日:无非是佐料而已!其实不然,小锅儿可以烙大饼,小佐料也能成主菜。贵州是盛产辣椒的省份,黔人喜辣与川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有贵州人怕不辣之说。怕不辣的贵州人吃辣椒与众颇有不同,除了制作糟辣椒、辣椒酱和日常做菜作为配料外,还常常把辣椒作为主料创造出了不少新款菜,其味之独特,亦会让喜食辣者食之难忘,久不食而欠念。摘录几款供广大“辣椒发烧友”共品。  相似文献   

16.
夜·跑之悦     
我厌恶白天的熙熙攘攘,夜幕下的城市才让我镇定。跑在黑夜寂静的街道上,听着静谧安祥的音乐,我的感觉好极了,你说我是黑暗中孤独的跑者?NO!NEWBALANCE760夜跑虹彩就是我最亲密的跑友。  相似文献   

17.
枣庄辣食     
枣庄市地处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徐州毗邻。枣庄的辣味食品独具地方特色,枣庄人食辣、嗜辣、爱辣与湘贵川人相比毫不逊色,因而被誉为齐鲁一辣城。 在枣庄农村,家家户户种辣椒,每年秋季收获时,一串串红辣椒便挂满了院落。枣庄城镇居民人人爱吃辣,几乎菜菜都带辣,说枣庄十菜九辣不为过。 枣庄人嗜辣吃辣与日常主食煎饼有很大的关系。辣能下饭,辣能解馋,辣不盖味,于是相衍成习,便有了辣咝咝的主食辣椒籽煎饼、辣椒菜煎饼,能入菜谱的菜肴有炒辣子鸡、辣鱼、开洋辣椒、炒羊肚、炒牛肚,而往往作为配料的辣椒总是超过主料。家常菜则…  相似文献   

18.
辣妈驾到     
正她们都曾叱诧时尚界,有些人逐渐隐退进行转型,有些仍活跃于T台。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名模漂亮妈妈,俗称"辣妈"。"辣妈"和"辣妹"一样靓丽苗条有个性,但已为人母的她们有更胜一筹的资本:家务拿手、精打细算、体贴入微,努力地兼顾着自己的事业和母亲的职责。今天,《时尚北京》杂志专访三位模特辣妈,她们以行动向世界宣布着,曾经风姿绰约的超模,现今成了母亲的明星,活得比以前更加漂亮,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9.
自制面包     
李:老王,上星期到你家玩,临走你送我的两个自己做的面包,吃起来真是香甜松软,滋味可口,我全家都称道你手艺高明.今天我特地来向你请教做面包的方法,我也想试试看.王:噢!做面包其实很简单,关键  相似文献   

20.
酸辣夏令时     
《中外食品工业》2013,(8):66-68
很多人都抱怨盛夏难过,因为天热没有胃口。你是否知道,夏天烹调的致胜法宝,就是“酸”和“辣”!无论是清淡的小吃,还是香浓的大菜,加入酸辣的调味,都能让菜肴格外诱人,让人百吃不厌!挑动夏日味觉诱惑,酸酸辣辣,就从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