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Nb3Si13.5B9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在49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7.0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90℃退火后达10.9nm,与α-Fe(Si)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8在850℃,1h退火后,α-Fe(Si)的DO3超点阵线条消失.在550℃等温退火时,α-Fe(Si)的DO3有序畴先为椭球状,于60min退火后形成球状,直径为10nm.  相似文献   

2.
海鸥牌28─70mmF3.5─4.5变焦距镜头结构原理及故障修理(4)林绍卿第三节海鸥牌28—70InmF3.5-4。5变焦距镜头的常见故障及修理一、配机故障的检修海鸥牌28—70Inm变焦距镜头的配机设计主要按与海鸥DF一31:X)相机配套设计,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Nb含量x对Fe_(76.5-x)Cu_(1.0)Nb_xSi_(13.5)B_(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与磁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6含量x约为3at%时,合金的软用性能最高;随Nb含量x的增加,最佳软磁性能下合金显微组织结构中的αFe-Si纳米晶晶粒尺寸D、Si含量、体积分数V_c均呈下降趋势,非晶相的短程有序范围δ增大;合金的磁性除与αFe-Si纳米晶有关外,还与合金中非晶相密切相关。用新近提出的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讨论了合金的磁性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适马(SIGMA)70-210mmF4-5.6uc变焦镜头李敬阳由适马光学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70一210mmF4—5·6nc变焦镜头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一种中长焦变焦镜头。该头光学设计采用成熟的13片9组结构,滤镜尺寸Q52,外形尺寸67.5X79...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Fe(76.5-x)Cu1NbxSi(13.5)B9纳米晶合金中Nb含量的变化(x=1-7)对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x值的增高,α-Fe(Si)纳米晶相的尺寸减小,体积分数,含Si量及其DO_3有序度降低。Nb含量对残余非晶相的结构有影响。合金的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随x值的增加而增大,在x=3时,合金的起始磁导率(μi)最大,矫顽力(Hc)最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对MSnO3和MSn(0.5)Zr(0.5)O3(M=Sr,B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SEM和ICP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OH)2-SnO2(或SnO2+ZrO2)-KOH体系中,当KOH/Sn和KOH/(Sn+Zr)≥30时,260℃下晶化5~7天,可获得MSnO3和MSn(0.5)Zr(0.5)O3纯相,在M(OH)2-(SnO2+ZrO2)-KOH-H2O体系中,可通过控制介质碱度来获得MSnO3+MZrO3混合物和MSn(0.5)Zr(0.5)O3,并根据合成规律初步探讨了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7.
聚二乙炔(PDA)类化合物在超快全光开关、逻辑门和远距离通讯系统的多路传输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并不是所有的PDA都能用于这些方面,它的选择应当考虑聚合性能、链密度、共轭度、溶解性、热稳定性及可加工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首次报道了5-(2-硫甲基-4-甲基-5-嘧啶基)-2,4-戊二炔-1-醇甲基丙烯酸酯(PDMA)的合成,该物质极易聚合、链密度高、聚合物可溶、单体热稳定性好,在许多方面可与当前最好的化合物PTS及poly-4BCMU相媲美。  相似文献   

8.
一贯以生产大型技术相机的日本霍斯曼相机厂去年向市场上推出了一款体积小巧的中幅广角型相机——霍斯曼(Horseman)SW612相机。该机直接配用德国罗敦司德(RODENSTt)CK)的三支(irandagon系列广角型高级光学镜头,它们分别为:Apo-grandagon45/4.5,调焦范围0.4米至无限远.重570克,代号21363;Apo-(。randagon55/4.5,调焦范围0.6米至无限远,重570克,代号21364和APograndagon65/4-5,调焦范围0.7米至无限远,重520克,代号21365。三支镜头均装有考派(COPAL)0号快门,相机配有WS磨砂玻璃对焦屏,用于精密调…  相似文献   

9.
佳能EF28─105mmf/3.5─4.5USM变焦镜头使用体会蒋宁佳能(Canon)EF28-105mmf/3,5-4.5USM变焦镜头是佳能公司配合35mm自动聚焦单反相机EOSS(在欧美市场上该机型号为眼控聚焦的EOSAZE和非眼控聚焦的EOS...  相似文献   

10.
含碳Fe-Mn-Si-Cr-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碳加入后对Fe-14Mn-5Si-8Cr-4Ni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元素的适当加入,有助于合金的可愎复应变的提高。在3.75~7.5%变形量时,含碳量为0.12%的合金的可恢复应变量可达2.5~3%,高于超低碳合金(C<0.02%)  相似文献   

11.
600W/4.5K氦制冷-液化机是合肥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的低温供给系统核心设备。它具有液氮预冷,4台活塞式膨胀机,7级换热器,2个喷射器,4.5K温液氦槽和3.6K温过冷槽。1993年6月此机以液化模式运行,初调成功。最高液氦产量达160L/h.  相似文献   

12.
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成分的母合金进行了机械球磨,并对不同时间的球磨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Mossbauer谱(MS)的测量,结果表明样品难以完全非晶化,形成了无序的αFe-Si固溶体纳米晶,晶粒尺寸在5nm左右,同时共有一部分富集Nb,B元素的界面非晶相。在各种球磨条件下对αFe-Si固溶体中的Si含量进行了计算。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软磁合金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这种材料通常是由熔融金属急冷制成非晶薄带,然后在晶化温度以上退火制成,晶化以后在非晶基体上均匀析出10-20nm尺寸的αFe-Si固溶体。机械球磨或机械合金化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亚稳态材料如非晶,纳米晶,准晶等的有效手段,有一定优越性。本文利用机械球磨探讨一种制备纳米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合金粉末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重氮-1-萘醌-5-磺酸含量的方法。水溶液中,波长为407nm时,2~40μg/ml2-重氮-1-萘醌-5-磺酸与吸光度成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37%,相对标准偏差为0.745%。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2-重氮-1-萘醌-5-磺酰氯含量的方法。无水乙醇溶液中,波长为372.5nm时,该物质在5~40μg/ml内与吸光度成直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9%,相对标准偏差为0.42%。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XRD和TEM研究了Fe_(73.5)Cu_1Mo_3Si_(13.5)B_9非晶合金在520℃,20-120min退火后形成的纳米晶结构。结果表明,晶化相为局部具有DO_3超结构的α-Fe(Si),尺寸约为14nm,α-Fe(Si)晶粒由DO_3有序区和无序区组成。随退火时间的延长,α-Fe(Si)的体积分数,Si含量及DO3有序区尺寸增加。在退火时间为60min时,残余非晶相处于一特殊结构状态。α-Fe(Si)相和残余非晶相结构对合金的起始磁导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玩海鸥DF-300相机纪良骏本人于93年10月2日购得海鸥DF-300相机配海鸥28—70mm/F3.5-4.5变焦镜头,包括应套当时岑售价为1620元,到目前为止该机已拍摄上百个胶卷,也创作出不少好作品,使用中发现该机的耐寒,耐湿,耐冲击碰撞方面...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稀土元素La和混合稀土对Al-Mg-Si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在3.5%(wt)NaCl溶液和5.0%(wt)H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并用XPS对合金表面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改变了钝化膜的成分,使合金的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合金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非晶态Li ̄+离子导体Li_2SO_4-Li_bO-P_2O_5体系的制备条件、导电性以及差热分析(DTA)结果,同时还对其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成功地制备出了以Li_2SO_4为基质的非晶态离子导电材料,并且在350℃时组成为Li_2SO_4-0.30Li_2O-0.70P_2O_5样品的电导率最大(σ=6.78×10 ̄(-3)Ω ̄(-1)cm ̄(-1)),这一结果与DTA测量结果取得一致,SEM证明是由于非晶母体部分晶化造成的。采用液氮温区急冷技术已成功的将该状态稳定到了室温,稳定后的态再重测其电导率随温度变化关系,相应的电导率提高30%左右,如果找到某种合适的稳定剂使其一直处于微晶态,将为高电导率离子导体的制备提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热重法(TG)研究了超微晶Fe_(73.5)Cu_1Nb_3Si_(13.5)B_9形成的等温晶化动力学过程,由J-M-A方程求出了晶化动力学常数n(x)和E_c(x)对x的曲线。晶化形核过程中这些曲线的变化关系可以很好的由Cu的作用来说明。同时与等温DSC的结果比较表明TG更能给出晶化初期的形核信息。  相似文献   

20.
在室温下,借助Mossbauer谱技术,研究非晶合金Fe_(81)P_(12)C_3Si_(2.5)Cu_1Mo_(0.5)晶化过程中局域结构的变化。发现整个晶化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300-360℃之间退火)为α-Fe相的形核与长大阶段;第二个阶段主要为Fe_3P相的形核与长大阶段。同时该合金在360℃退火获得最佳软磁性能。还讨论了软磁性能与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