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疲劳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根先张折线形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与1根后张有黏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进行了疲劳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的验证,分析了其挠度随着疲劳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挠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按本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材料疲劳损伤和损伤累积的非线性模型,将混凝土损伤弹模和钢筋损伤剩余面积引入到截面刚度计算中,推导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多级变幅疲劳荷载下的刚度退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了参数拟合,提出了疲劳刚度损伤退化预测的神经网络方法,编制了相应的Matlab计算程序。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梁多级变幅疲劳试验对模型参数和结果进行了拟合、修正和验证。结果表明:多级变幅疲劳荷载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刚度退化存在类似混凝土损伤发展的三阶段规律,混凝土材料应采用能体现损伤发展三阶段规律的损伤模型;刚度退化模型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普遍在5%以下;基于遗传算法进行参数拟合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可以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耐久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与预应力,荷载等有关,此外,由于梁纵向有非预应力钢筋和预应力钢筋,且拉,压区用钢量不同,所以钢筋约束不同,对梁的挠度影响较大,提出了因纵向钢筋的影响引起的挠度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6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利用现行规范公式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变形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验了规范公式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为研究更精确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公式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挠度试验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挠度曲线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用ANSYS软件对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提出了预应力在ANSYS中的表示方法.从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比较中,论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构件分析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刚度的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三个不同的有效工作截面分析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不同受力阶段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在完成6根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试验基础上,对我国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中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适合于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挠度计算的建议公式,应用建议公式对本文的试验梁以及国内外8根试验梁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三个不同的有效工作截面分析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不同受力阶段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2根经250万次疲劳加载而未破坏的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静载受弯试验,研究疲劳加载对其剩余静载承载力、钢筋应力、刚度及裂缝等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前期的疲劳加载对试验梁受力性能影响较小,各试验梁均发生正截面受弯破坏,破坏时有明显的延性破坏特征,并且其承载力与现行规范计算值相比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为评估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受力性能及寿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1根普通高强混凝土梁和3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下钢纤维部分增强高强混凝土梁跨中挠度及裂缝宽度随循环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钢纤维掺入层厚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跨中挠度及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强混凝土梁中部分掺加钢纤维能够有效地控制梁的刚度及限制裂缝的发展,疲劳抗裂性能及变形性能随着钢纤维混凝土层厚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research the fatigue cracking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fatigue properties and loading and stiffness degeneration process,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six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and the stiffness degradation under fatigue was investigated. A simulation model of stiffness degrad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stiffness analysis of the fatigue-damaged section. The elastic modulus of damaged concrete and the effective residual area of steel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an adjusted three-stage concrete fatigue damage evolution model. The strip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concrete damage due to changing stress along the depth of the beam section. The simulation and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 method of predicting fatigue deflection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neural network method. It is in good agreement fo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test results. It is only less than 5% error for the simulation model which can reveal the two-stage degrada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under cyclic loading. It is more precise for the simulation prediction method under prop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2.
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国内外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和公式,但这些公式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探讨.对5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与我国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 I318-99规范中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B 50010-2002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梁未开裂时的试验结果比较吻合,AC I318-99的计算公式对开裂后的计算相对准确,但两种规范对处于开裂荷载附近的计算均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试验数据少、较难应用传统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现状,将灰关联分析方法引入到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和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分析了各关联因素的相关性,得出各可能影响因素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结果表明,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影响最大的是预应力钢丝面积、有效预应力、预制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等级,其次是叠合层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等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叠合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对于承受动荷载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来说尤为重要.介绍了不同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疲劳试验的研究情况,对混凝土受压疲劳、受弯疲劳、受拉疲劳以及拉-压疲劳的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等做了总结分析,指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并针对当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技术和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PPC框架施工具体环节,论述影响PPC框架施工质量的五大控制因素:地面处理及支撑设置、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及波纹管的制作和绑扎、砼的浇筑、预应力钢丝的张拉、孔道灌浆等.在预应力钢丝束下料长度、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值、张拉时梁砼强度值等方面提出改进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十三根钢筋砼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结果,分析和探讨了钢筋砼受弯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提出了钢筋砼受弯构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截面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建议公式并与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公式形成统一的计算体系,且计算值能与实验值符合.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挠度是其长期挠度主要组成部分,搞清梁的徐变系数与徐变挠度系数间数值关系对准确预估其长期挠度十分关键.对长期加载的预应力梁徐变变形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讨论了预应力度值对预应力梁徐变系数与徐变挠度系数数值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全预应力梁,徐变挠度系数大于徐变系数;对部分预应力梁,徐变挠度系数小于徐变系数.与文献[1]中对预应力梁徐变应变几何模型的解析法分析结果一致.研究结论可为工程中建立精确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长期挠度计算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