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定河防洪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亘古不变的话题。多少年来,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跟洪水作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修建了防洪工程,并逐步完善了非工程设施。截至目前,永定河北京段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 a一遇,建立了由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道、水闸、河道整治、护岸及控导等一系列工程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立了洪水预报、蓄滞洪区管理、河道清障等非工程措施。随着防洪工程体系的逐步建成并完善,而永定河自1956年以后一直没有产生洪水,三家店以下河道  相似文献   

2.
永定河滞洪水库工程是为了抵御50至100年一遇的官厅山峡洪水,以减免长辛店地区及小清河分洪区的淹没损失,解决该区42万人的防洪避险问题而修建的。水库位于卢沟桥南2.4km至14.6km永定河西侧滩地上,距北京市区约15km,工程始建于2000年6月,主体工程2002年底完成,绿化工程2003  相似文献   

3.
永定河防洪历来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亘古不变的话题。多少年来,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跟洪水作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修建了防洪工程,并逐步完善了非工程设施。截至目前,永定河北京段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a一遇,建立了由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分洪道、水闸、河道整治、护岸及控导等一系列工程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柳州市位于柳江中下游河段,是国家重点防洪城市,规划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防洪方案为堤库结合,泄蓄兼施。柳州市分片修建50年一遇防洪堤,上游修建蓄洪水库,蓄洪削峰,使柳州市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洪水。针对柳江流域存在多个暴雨中心的实际,在研究分析了柳江洪水及组成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支流修建防洪水库,多库控制柳江洪水,提高柳州市防洪标准的柳江防洪体系方案。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修订永定河防洪规划提出的 10 0年一遇洪水屈家店最大流量为 180 0m3 /s ,较原规划的 2 2 0 0m3 /s减小了 4 0 0m3 /s。主要原因一是控制官厅山峡洪水的方案 ,由建三家店水库改为建滞洪水库 ;二是设计洪水减小 ;三是洪水演进计算范围加大  相似文献   

6.
《海河水利》2002,(6):14-14
能够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永定河滞洪水库的主体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全部配套工程预计明年底完成,水库届时将投入使用。 该工程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工程,2000年4月3日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开工,4月27日进行了水库土方工程的施工招标,6月29日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永定河滞洪水库工程总投资8.32亿元,工期3年,位于永定河干流卢沟桥以下稻田及马厂  相似文献   

7.
《北京水务》2024,(S1):2-3
<正>官厅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位于北京西北约80 km的永定河官厅山峡入口处,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灌溉等多种功能的水利枢纽,是阻挡永定河洪水威胁北京的重要屏障。水库为大(Ⅰ)型水利枢纽,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由输水泄洪洞、拦河坝、溢洪道、水电站组成,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相似文献   

8.
《河北水利》1999,(4):26-28
回顾我省水利工程从建国前寥寥无几,发展到如今的星罗棋布,50年的建设与管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在历年的兴利减灾中都发挥了巨大效益。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在水利战线广大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初步形成了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一、众多的工程建国初期,河道残破,洪水泛滥成灾,我省首先在平原区整治了潮白河、永定河,开辟了独流减河、四女寺减河,并修建了陡河水库。1957年以后,水利建设重点转移到控制山区洪水、修建水库方面来,同时,相应完成与水库配套的水电站和输水设施等工程…  相似文献   

9.
李庆 《小水电》2004,(6):40-41
1 工程概况河南省信阳市鲇鱼山水库主体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灌溉 (发电 )洞、水库电站等。水库防洪标准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 ,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死水位 84m ,相应库容 0 15亿m3 ;防洪起调水位 10 6 0m ,相应库容 4 6 8亿m3 ;兴利水位10 7 0m ,相应库容 5 1亿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青天河水库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县城西北30km处的黄河流域丹河中游上,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工业供水、发电、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工程始建于1966年8月,竣工于1981年12月。大坝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75·8”大水后,按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重新复核后将大坝垂直加高4m,坝高由362m增至366m,水库防洪标准变更为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坝型为浆砌石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