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井作业必须采用压井液压井以保证施工安全。而压井过程中压井液会对气层造成伤害。本文结合松南气藏地质概况与气井压芫过程中导致气层伤害的原因,对QY压井液与851压井液对地层的室内伤害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QY压井液与851压井液相比具有防膨性能好、滤失低、抗高温等优点。QY压井液适用于该气藏的气井压井作业。  相似文献   

2.
延安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南部,具有“三低”特点即低压、低渗、低孔。经过长年开采,部分井地层压力系数在0.4~0.8之间,进行井下作业过程如更换管柱、转层、大修等,常规压井液被倒吸入地层,井筒内有效液柱压力无法形成,存在溢流、井喷等风险,导致无法进行后续管柱作业,造成气井减产或者停产。亟需研制出针对延安气田漏失性地层的新型压井液体系,降低漏失量,保护储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地层配伍性良好、结构稳定、耐高温;封堵性能优异、储层伤害小。现场应用表明:可有效减缓地层漏失,降低后续施工风险,有效保护储层,满足延安气田现场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前吐哈油田低压井、漏失井较多,压井作业时压井液漏入储层造成污染,导致含水上升和产量下降,部分井停产的严重后果。压井后生产井恢复周期长(平均12天),造成资源浪费。利用井控设备与地面和井下工具配套形成的可控不压井作业技术,避免了压井液漏入储层伤害储层的问题,降低了修井成本,修井作业后不需排液,满足安全作业和保护储层的需求,实现节能省耗,为油田整体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4.
吐哈温米油田地层压力系数较低,水敏和盐敏较严重,属于典型的低压、超低压油气藏,因此作业工序越多,求产时间越长,作业中洗、压井液漏失到地层越多,对储层就越容易产生二次伤害,研究压裂-冲砂-完井一体化管柱技术的成功应用,将压裂到完井需要起下五趟管柱的多次单独施工变为一趟管柱,实现了压裂液快速返排,节省作业工序和时间32h,降低了低压井地层污染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新疆莫北气田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常规压井液对储层的损害,因此通过敏感性评价、抑制剂优选、降滤失剂优选等室内实验研制出了适合修井作业的低伤害压井液配方。该低伤害压井液具有无固相、低滤失、抑制性强及高矿化度等特性,并在新疆莫北气田莫003井、莫2104井的修井作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具有优良的储层保护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压裂液起着传递压力、形成地层裂缝、携带支撑剂进入裂缝的作用,压裂液或其添加剂由于与地层不配伍,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对油气层的伤害。压裂液对产层的伤害程度决定了压裂施工效果的成败,因此最大程度的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在压裂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长庆气田储层属于"三低"储层,因压裂酸化等改造措施进入地层及井筒的液体,返排非常困难,长期滞留不仅对储层造成伤害,而且直接影响试气速度和资料的准确录取。对于致密地层的气井,由于气藏的渗透率较低,流通性差,导致天然气的生产速度较低;另外,大量气井在生产过程中因种种因素导致地层堵塞,造成气井产量下降,对于低压气井,返排压井液就成为问题。  相似文献   

8.
川西气藏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区域内中浅层老井一般都需经过挖潜、压裂改造后重新投产。挖潜使用的压井液由原产层向储层滤失渗透的可能性很大,进而引起储层的孔渗性变化,使油气在流通通道中受阻损害气藏。为查明动态压井液滤失对地层的实际伤害,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特征,然后分析了粘土矿物的潜在伤害,并设计了气藏损害动力学实验。依据实验结果对致密砂岩气藏损害做出评价。实验结果有助于定量研究低伤害压井液体系配比,以及定性评价老井挖潜对储层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作业过程中,水基压井液、洗井液、作业液进入地层后会造成水锁伤害,特别是地层压力较低、油井含水较低的油田,很容易发生水锁伤害。在油田生产现场经常发生因压井或洗井造成油井产量下降甚至不出油的情况。水锁处理剂是一种新开发的油田化学剂,它不但能防止入井液对油井的水锁伤害,而且能解除油井已产生的水锁伤害,使油井恢复原来的产能。  相似文献   

10.
张天渠油田属低渗透低饱和油藏,由于天然能量不足,以及后期的开发作用,导致地层能量下降,油田产量大幅度下降,针对此种情况对油田进行注水作业,以增加地层能量,提高原油产能,但由于注水作业可引起相关的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储层渗透率下降,造成储层伤害,针对张天渠油田的注水作业产生的储层伤害,采取了相对应的油田保护技术,以降低储层伤害。  相似文献   

11.
肖程释 《当代化工》2016,(6):1128-1130
川西气藏开发已经进入中后期,区域内中浅层老井一般都需经过挖潜、压裂改造后重新投产。挖潜使用的压井液多数为清水基,清水由原产层向储层滤失渗透的可能性很大,进而引起储层的孔渗性变化,使油气在流通通道中受阻损害气藏。为查明压井液滤失对地层的实际伤害,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储层矿物流体敏感性,然后进行了大量敏感性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对致密砂岩气藏损害做出评价。实验结果有助于定量研究低伤害压井液体系配比,以及定性评价老井挖潜对储层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业过程中低含水生产井由于受大量外来流体的影响,破坏了地层原油流动孔道内的原始环境,对储层渗透率造成伤害,使作业后油井产液较难恢复、产液量下降。通过对低含水生产井作业过程中储层伤害因素分析,寻找解决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低含水生产井的作业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宝浪油田地层敏感性强,油井结蜡严重。清蜡过程中入井液易造成地层污染;另外宝浪油田含气,作业时需进行压井,压井液同样易污染地层,造成减产。为此宝浪油田配备了防污染管柱,但现有整体式防污染管柱存在无法避免压井液对地层的伤害,丢手式防污染管柱存在施工时间长,费用高的问题。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开展宝浪油田防污染管柱的研究。通过设计Y225TD-115封隔器,实现防污染管柱的带泵下入,坐封、丢手、采油一趟管柱完成。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证明工具设计合理,工艺可靠,很好解决了宝浪油田现有防污染管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油水井在钻井,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地层造成伤害,产能下降。本文通过多年来对临南油田堵塞井成功经验和教训,认真分析总结室内实验及现场施工资料,对临南油田的堵塞伤害类型及相应对策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油水井堵塞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23储气库先导试验在进行利用井检测作业时漏失大量压井液,作业完成后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排液措施,长时间关井造成井周污染严重,影响注气能力。根据受井周污染严重程度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井分别采取了氮气气举排液和高压注气解堵措施,改善了储层堵塞程度,对井周污染造成的水锁伤害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龙A井储层特征,通过x--衍射、岩芯流动实验等方法,研究分析了该井储层的敏感性及造成储层敏感性的原因。研究表明该区块储集层龙A井速敏性较弱,临界流速为9.18*10-5cm3/s.有中等偏弱的水敏及盐敏,临界矿化度在2500 mg/L,水敏指数为41.45%,储层对HCl呈极强的酸敏性,酸敏指数为90.88%,碱敏临界pH值为10。储层低渗透和含有粘土矿物是造成该储层敏感性伤害的根本原因,因此建议在气井修井作业时应考虑压井液具有低滤失,较强的粘土膨胀抑制性,控制入井流体pH值及盐度,不宜使用与地层水矿化度不同的水基液。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为低孔、低渗、低压气藏,气井修井时采用常规压井液体系会出现压井液大量漏失,从而不同程度地伤害储层降低气井产能。针对此项技术难题,苏里格气田引进了一种新型压井液体系—固化水低伤害压井液体系。目前,在苏里格气田成功试验2井次,通过试验表明固化水低伤害压井液体系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无(低)渗漏,无污染,易反排,气井产能恢复能达到修井作业前正常生产的水平,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井下作业施工是对井筒管柱的作业施工程序,如果采取常规的压井技术措施,会增加压井液的密度,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储层污染事故,给后续油层的生产带来危害。不压井不放喷作业技术措施的施工成本比较低,而且不存在压井液污染环境的情况,但是存在着井喷等安全隐患,需要进行井控设计,建立井喷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提高井下作业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一些井射孔后先要进行压井,再下生产管柱生产,会对地层造成一系列伤害的问题,应用了引进的射采联作工艺技术。该工艺采用一趟管柱完成射孔和抽油生产,不但能减少作业工序和占产时间,节省施工成本,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压井液对油层的伤害。2006年10月份以来共实施5口井,成功率100%,单井缩短作业周期1天,并见到良好的增产效果。射采联作工艺关键技术是射采联作泵,针对引进这种泵存在的问题,目前已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设计出新型射采联作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室内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无固相压井液(QHP)。介绍了QHP压井液配制方法,并筛选出适合于该压井液的外加剂。得到了密度可在1.2~1.6g/mL之间任意调节的压井液配方。该压井液对储层伤害小,原料易得,能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