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采用基于rbcL基因的DNA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为其资源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分子依据。采用试剂盒提取不同采集地高良姜样品的基因组DNA,以及rbcL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获取大高良姜的rbcL基因序列。采用DNAMAN、Clustal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MEGA软件构建聚类树。结果表明:获取的rbcL序列均为521bp,平均GC含量为43%,高良姜与其伪品大高良姜的rbcL序列存在3处碱基差异,分别是121位的G-A,172位的T-G和502位的T-C变异。基于rbcL基因的聚类树能较好地区分高良姜和大高良姜。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白扁豆及其混伪品ITS2条形码,为白扁豆药材鉴定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PCR法扩增ITS2序列,并双向测序,经Codon Code Aligner拼接后,利用MEG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白扁豆ITS2序列长度为218 bp,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见,各物种均表现单系性,同时又可与其它物种明显区分。结论 ITS2条形码适用于白扁豆及其混淆品的快速鉴别,进一步验证了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鉴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就像我们在超市看到的商品条形码,通过读码器识别就能快速、准确地知道商品名称和价格,植物DNA条形码也是利用类似技术原理来鉴别植物物种。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62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中国植物条形码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李德铢研究员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本期沙龙的主题为植物DNA条形码前沿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作为鱼类制品通用的DNA条形码,对超市中采集的91份冷冻鱼肉样品及经过深加工的预包装鱼肉样品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COΙ基因和16S r RNA基因均可用于鱼类制品物种真伪的鉴别;冷冻鱼肉样品和预包装鱼肉样品与其商标的符合率分别为83.54%和58.33%;市场中存在鱼类制品商品标签标示错误、配料标注不明确等问题,为相关部门对鱼类制品的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川贝母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Maxim.ex Batal)及梭砂贝母(F.delavayiFranch.)的干燥鳞茎。商品分为松贝、青贝和炉贝等规格。以其显著的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而在临床上较多  相似文献   

6.
许沁  杨旭  张耀丽 《家具》2023,(6):16-21
柚木色泽美观,尺寸稳定性好,享有“万木之王”的美誉,市面上出现了众多伪品。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市场秩序,使用木材宏观与微观构造识别的手段重点研究爱里古夷苏木、大美木豆、大绿柄桑、特斯金莲木、刺槐以及纤皮玉蕊6种伪柚木与真柚木的构造特征。结果表明,市面上明示“非洲柚木”“柚木王”“金丝柚木”“金丝柚”“金刚柚”“南美柚木”“巴西柚木”“墨西哥红柚木”“铁柚木”“婆罗洲柚木”都不是真柚木,都是柚木的伪品,并给出了其真实的木材名称。  相似文献   

7.
鉴别比较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八角茴香及莽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中鉴定了34种和40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60%和91.60%,其中八角茴香和莽草果实中挥发性成分中最高的分别为反式茴香脑(73.70%)和莽草毒素(46.78%)。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可以鉴别出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中的特有挥发性成分,为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的鉴别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佳  王爽  周巍  张岩  桑亚新 《食品科学》2019,40(16):281-285
基于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建立淀粉及其加工制品成分鉴别检测方法。通过提取淀粉5大物种苜蓿、马铃薯、木薯、番薯和玉米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以ITS2、matK、rbcL和trnH-psb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评价不同植物DNA条形码序列对其鉴别能力。筛选出ITS2+trnH-psbA为较适组合序列,并对自行采购的5 个淀粉样品和4 个粉条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牛肉、猪肉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肉食品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使肉制品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DNA条形码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DNA条形码在肉制品防欺诈鉴别中的实际作用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关系到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印茄木及其伪品木材树种名称和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印茄木(曾用名:波罗格)常被写成"菠萝格"。"非洲波罗格"、"小叶菠萝格"都不是真的波罗格,是商家玩的文字概念,其真实树种为格木、腺瘤豆、缅茄和番龙眼。因此主要从木材颜色、管孔内含物、轴向薄壁组织类型、木射线组织类型和射线宽度以及是否具有分隔木纤维等方面来鉴别波罗格与4类伪波罗格的构造特征差异,以期为广大消费者和质检部门提供鉴定真假波罗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快速、准确的鉴别中药花椒,区别中药花椒及其市售香料花椒的品种来源差异。方法:采用植物DNA试剂盒提取花椒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对全部收集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间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Blast、最近距离法及基于ITS2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中药花椒及香料花椒的序列长度为224227 bp,中药花椒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明显大于香料花椒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ITS2分子系统树显示,中药花椒及香料花椒均聚为一单系分枝。结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鉴别中药花椒及其香料花椒,为中药花椒及其香料花椒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快速、准确的鉴别中药花椒,区别中药花椒及其市售香料花椒的品种来源差异。方法:采用植物DNA试剂盒提取花椒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对全部收集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间种内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Blast、最近距离法及基于ITS2序列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中药花椒及香料花椒的序列长度为224~227 bp,中药花椒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明显大于香料花椒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ITS2分子系统树显示,中药花椒及香料花椒均聚为一单系分枝。结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准确鉴别中药花椒及其香料花椒,为中药花椒及其香料花椒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DNA条形码技术在肉品防欺诈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DNA条形码技术鉴别进出口监督抽检的鱼肉等水产制品的种类来源,用以判别其与申报或产品标签是否相符.分别提取鱼肉等样品的基因组DNA,以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Ⅰ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测序分析后,将得到的扩增片段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同时提交Barcoding Life DNA条形码数据库(BOLD)进行鉴定分析.本批次监督抽检的16份鱼肉、鱼丸等水产制品中除1份样品未能成功获得鱼肉COⅠPCR扩增外,其余15份样品均顺利得到种类来源鉴定,鉴定结果约有31.25%的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不符.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定技术,DNA条形码可以直接应用于鱼肉等动物源性食品的种类鉴定.  相似文献   

14.
小茴香与孜然、莳萝子、葛缕子、蛇床子在外观形态上相似,存在掺假及混淆使用的现象.准确鉴别小茴香及其混伪品对维护小茴香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形态学和理化鉴别方法的不足,文章通过比较小茴香及其混伪品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在accD基因中发掘了小茴香可区别于其他混伪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分别设计了小...  相似文献   

15.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常见肉类掺假鉴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市场上常见的肉类掺假情况,本研究通过提取生鲜牛肉、羊肉、猪肉和鸭肉基因组DNA,按一定比例进行预混合,构建牛肉掺猪肉、羊肉掺猪肉、牛肉掺鸭肉和羊肉掺鸭肉4种掺假模型。通过引物COI-1和COI-2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对,建立基于COI基因的动物源性食品的掺假判别方法。根据实验所得纯肉DNA提取率T实现DNA水平到肉水平掺假比例的换算。在肉的掺假水平上,引物COI-2检测效果较好,对牛-猪、羊-猪、牛-鸭和羊-鸭模型掺假物的检出限分别为5%、8%、1%和4%。对采集的28个批次的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8个样品中89%的样品与产品标签标识的成分相符。建立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检测方法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定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研究物源性食品的种类和掺假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基于Cytb等5种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燕窝基源鉴别方法。方法 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20个正品燕窝和1个伪品燕窝为研究对象,利用显微对21个样品进行观察,提取基因组DNA,再分别利用5对引物扩增Cytb、ND2、12S、COI和Fib基因序列并双向测序。PCR产物测序分析后,输入Genbank中进行BLAST搜索,分析样品遗传距离,利用最大似然法(ML)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正品燕窝和伪品燕窝在外部形态上具有较明显区别。BLAST分析表明,所获得的4个基因序列均与雨燕科的爪哇金丝燕(Aerodramus fuciphagus)具有最高的序列一致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不同种类的燕窝处于不同分支中,所测定的4个基因序列均与爪哇金丝燕处于同一分支中,显示出最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燕窝样品基源的快速分子鉴定。本研究为燕窝的真伪鉴别及溯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励炯  吴琼  江海  扈明洁  徐新怡 《食品与机械》2023,39(5):43-48,138
目的:建立一种可食用血制品中7种动物源成分(包括猪、牛、羊、鸡、鸭、鹅、兔)掺杂鉴别的分析方法。方法:血制品经DNA提取纯化及PCR扩增后,将克隆测序结果提交至7种血制品的DNA条形码本地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对血制品的预处理方式、DNA提取方式以及PCR扩增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并建立常见血制品掺杂模型,研究模型的最低掺杂检出率。结果:7种可食用血制品的DNA扩增效率为100%,各种掺杂模型中的最低掺杂检出率为5%;利用该法对25批次市售可食用血制品进行掺杂鉴定,发现有21批次存在掺有其他动物源成分的情况。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日常可食用血制品质量监督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建立了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鲑科鱼类特异性检测方法,并用此方法对17种市售鲑科鱼进行物种检测。先从样品中扩增得到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RNA(16S rRNA)的基因片段,然后进行一代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验证样品的真实属性。结果表明,以COI为靶标、16S r RNA为辅助靶标,可实现对由单一物种组成的鲑鱼制品的物种鉴定。本研究结果证实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鲑科鱼类的物种鉴别,为鲑科鱼的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收集27个鹅膏菌属物种共38份样本,提取样品基因组DNA,应用通用引物扩增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核糖体大亚基(large ribosomal subunit,LSU)、RNA聚合酶的第二大亚基(the second largest subunit of RNA...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选用ITS2序列对湖南苗药荠菜及其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为其用药安全、有效提供保障。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荠菜的ITS2核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 Code Aligner拼接后,用MEGA软件分析相关数据,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进行鉴定分析,并用Koetschan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荠菜ITS2序列长度为194 bp,其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远远小于其与混淆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各物种均表现出了单系性,而同时又与其他物种明显区分开;比较ITS2二级结构发现,各物种在4个螺旋区的茎环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发出时的角度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ITS2作为条形码可以方便快捷地鉴别荠菜及其混淆品,进一步验证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药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