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随着中国的城市建造速度的加快,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地铁建造后开通的公里数增多,公众对地铁盾构隧道结构设施的形变治理越来越关注。对运营线路盾构隧道结构的状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地铁的盾构隧道结构设施可视化普查中使用快速移动扫描测量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快速移动扫描CCD相机集成的系统研究,达到了移动匀速小车、三维扫描仪、高精度的惯导系统、传感器、电控模块和CCD相机等多种传感器融于一体的可视化效果,有效解决了获取盾构环片的收敛、环片设施病害、盾构隧道内关键设施设备的绝对坐标值等成果问题,并以南京某区间隧道扫描的实践举例,对扫描集成系统解算出的成果进行了分析,达到了快速移动扫描系统能很好的满足业主对盾构隧道的结构设施可视化普查的现场快速化、成果集成化、数据准确化的效果,更好地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轨道专业设备组合形成的轨道结构为一个研究整体,以土建结构组合形成另一个研究整体,通过分析了解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对轨道结构进行动态检测的同时间接监测土建结构的设备状态。提出了将原本应用于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的设备工具及检测数据作为一种辅助方式拓展到土建结构的监测管理的方法,弥补运营线路中土建结构设备监测周期长、病害隐蔽难发现等不足,及时做好轨道和土建两大专业设备的养护维修、病害治理和安全管控,为城市轨道安全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
结合上海市某工程塔楼巨型钢管混凝土柱,采用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在混凝土与其他介质材料结合面单面检测中取得良好效果,可反映钢管混凝土结构内部混凝土浇筑质量,为客观评价施工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断面检测是地铁建设中非常重要一环,断面超欠挖情况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然而传统断面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全站仪采集离散数据形成断面的空间形态,这样不利于原始数据利用和隧道空间形态展现。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本文探讨使用徕卡公司的高精度站式扫描仪P40进行地铁隧道的信息采集,通过对点云数据去噪、拼接、坐标转换、拟合、裁切和点云抽稀等后处理,真实展现地铁隧道的空间形态,此方法具有很多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以青岛地铁1号线过海段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混凝土管片制作过程中机械测量的弊端,介绍了激光跟踪测量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可同时对混凝土钢模进行测量。详细阐述了硬件组成、管片测量角点的确定、后处理软件的开发、测量流程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水下隧道设计基准期一般为100年,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会遇到结构耐久性不足而导致的各种病害,危及隧道内行车安全,降低水下隧道使用寿命。随着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概念深入人心,以健康监测系统为基础进行水下隧道智能监测逐渐得到重视,成为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水下隧道健康监测技术收集了已有相关研究资料,对隧道健康监测基本概念和常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国内外典型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实例及部分实测结果,系统的论述了水下隧道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以此为基础,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建筑节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近年来红外热戍像技术在建筑节能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特别通过大量翔实的图片资料阐述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热传导损失、热对流损失、受潮、渗漏、外墙饰面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供有关质量检测和标准制订等部门在进行相关栓测和标准编撰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