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研究滞止点回流燃烧器的热声脉动特性,搭建了实验室规模的滞止点回流燃烧器试验台架,进行甲烷空气火焰的多工况试验研究。燃烧器采用同轴设计,中心管为燃料风管,外管套为空气管。燃烧室为内径48 mm,高300 mm的石英玻璃管,下端平齐密封,上端开口,燃烧器朝下并且其轴线与燃烧室轴线一致。研究发现,过低的输入功率将不能实现滞止点回流燃烧方式;当系统处于滞止点回流燃烧方式时,系统激发起剧烈的热声不稳定,其压力波的主峰振幅和有效振幅随着化学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有效声压级超过138 dB;主峰共振频率与化学当量比无关,半峰频宽介于主峰频率的4%到10%之间,预示着滞止点回流燃烧器激发起的热声脉动在主峰频率附近声能分散,从而造成有效声压级与主峰声压级之间相差10 dB以上。另外,燃烧器出口的温度、NOx浓度和CO浓度均随着化学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CO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学当量比的增大,增加了燃料扩散的难度,从而提高了燃烧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液两相流模型结合RNG k-ε紊流模型(FLUENT 6.3)对60°弯道内布设丁坝时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自由液面的捕捉采用VOF(Volume of Fluid)法,速度与压力的耦合方程组利用半隐式SIMPLE(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算法求解,控制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将弯道内布设直丁坝时流速和水位的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随后用该模型研究了T型丁坝对弯道水力特性的影响并与直丁坝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型丁坝在调整水面横比降、减小坝后回流区长度、改善弯道水流流态等方面较直丁坝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松花江水为工质,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对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与光管的传热和污垢特性进行研究,并用数值方法模拟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内流场和壁面剪切力。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Nu数的增长趋势开始变缓;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在3种流速下都出现结垢诱导期,流速高时诱导期会相对更长,说明其内肋对管型结构会延长结垢时间;管内流速约达到0.5m/s后,提高流速对污垢热阻的影响已不明显,且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传热特性的变化趋势相关;由于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的内部流场和剪切力的周期性变化,不连续双斜向内肋管的换热和抗垢性能均优于光管。  相似文献   

4.
以实验方法研究现有不同原理电能表的动态特性,报告了参考值的获得以及实验结果显示的各种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5.
煤粉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热天平,以高纯氩气为气氛气体,研究了细化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粒度的细化和超细煤粉的热失重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1400℃之前DTG曲线有两个失重峰。从室温至400℃之间的,各样品的失重特性无明显区别。在400-980℃间,粒度对煤粉失重速率间存在较好规律性。升温速率对鹤岗细煤粉热解特性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挥发分的初析温度降低;热解最大失重速率增大,达到最大失重速率的温度升高,煤粉的热解特性指数D值增大,即升温速率的增加有利于细煤粉的热解。此外,在10℃/min加热条件下,对比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鹤岗煤和准噶尔煤的热解特性,发现挥发分含量接近,而灰分含量较高的鹤岗煤的热解特性明显优于准噶尔煤。  相似文献   

6.
采用飘带示踪法对某厂新改造的DRB-4Z型旋流燃烧器进行冷态试验,重点研究了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比,滑动调风盘开度,内二次风叶片角度及外二次风叶片角度对旋流燃烧器回流特性的影响。最后给出该类型燃烧器各调节机构合理的调节范围,可为热态调整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7.
内回流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运行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介绍内回流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系统流程,从石灰品质、运行参数、运行方式等方面分析该系统的运行特性,从脱硫塔差压、雾化水流量等方面分析该系统的核心控制特点。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固定气化炉和中型气化炉内对典型生物质进行气化实验,分别采用空气、氧气及水蒸气作为气化介质。实验分析了物料、气化温度、气化剂及气化剂流量等影响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气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料含可燃质高时,产气品位也好;随着气化温度的升高,产气中可燃气含量增加;空气作气化剂时产气的热值低于氧气作气化剂时的产气热值;气化剂的流量发生变化时,气化产气成分也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9.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存在床压横向波动的现象。为了分析气固流化床横向波动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搭建可加载横向扰动的冷态鼓泡流化床实验装置,通过调速电机和连杆机构带动流化床本体产生横向周期运动,使气固两相流系统在受迫状态下产生横向波动,探究在不同扰动频率和流化风速下床压波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流化风速为0.72 m/s,无横向扰动时,床层压力和风室压力存在频率相同且相位一致的压力波动;随着扰动频率的提高,床层压力波动幅度明显增加,但是当扰动频率超过1.13 Hz后,压力波动出现下降趋势,说明此时扰动频率在气固流态化系统波动的固有频率处,床压波动幅度达到最大值;实验结果与固有频率机理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风速降低到最小流化风速以下,由于布风均匀性差,床层两侧压力波动特性出现明显差异。本文研究结果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系统设计和一次风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局部放电超声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中由实验系统地论述了电力变压器内绝缘局放的电、声特性。如声发射强度,声频谱,声速与温度、杂质的关系,等值声速,层介质声衰减及透射等。研究表明,电力变压器内绝缘局放故障,采用超声波定位法是行之有效的。本文论述的结论可供研制定位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1.
荧光灯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荧光灯光电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对深入了解荧光灯的工作特性,准确地测量荧光灯的总光量及其电参数,对生产、质检和计量测试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叙述了在不同输入电压下。测量灯管的总光通量,灯管功率,工作电流,灯端电压的实验,计算出各自以输入电压为22V时对应的值作参考的变化率。再以总光能量的变化率除以对应的电参数的变化率。本文还叙述了分别控制输入电压为220V和灯管功率为40W时,改变电源频率从46Hz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能表的动态误差测试问题,建立了OOK动态负荷信号的模型和电能表动态误差测试系统,提出了暂态、短时、长时三种模式和九种模态的测试激励信号,提出一种电能表动态误差的计算方法,对国内三个厂家的电能表进行了动态误差性能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尿素催化水解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石英管式炉上进行了尿素掺杂不同金属氧化物热解制取氨气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氧化物作为床料催化尿素水解制取氨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纯尿素的分解不受水汽的影响,产氨率在50%左右,氨气主要生成在133~230℃区间;在水汽存在的情况下,金属氧化物的添加能大大促进尿素的分解和产氨率,氨气主要生成在133~300℃区间,产氨率可达100%。在150-400℃下对不同金属氧化物对HNCO水解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催化活性如下:TiO2〉γ-Al2O3〉沸石分子筛〉SiO2。催化条件下HNCO水解反应的活化能很低,水解反应主要受传质作用的影响。流化态金属氧化物催化水解实验结果表明,γ-Al2O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优良的稳定性、耐磨性,更适合当作床料进行流化态催化尿素水解。  相似文献   

14.
在串行流化床化学链燃烧系统上以天然铁矿石作为氧载体,神华烟煤为燃料进行了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在不同的进煤速率和温度下共进行累计100h的持续实验,天然铁矿石氧载体表现出良好的持续循环能力和反应性能,其中燃烧效率最高达96.33%,碳捕集效率最高达89.36%。探讨了温度和热功率对燃烧效率,碳捕集效率和CO2产率以及燃料反应器尾气出口组分浓度的影响。对反应前后的赤铁矿氧载体进行了比表面积(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氧载体没有出现严重的烧结和团聚。在TGA上对反应前后的氧载体颗粒进行了氧化还原性能测试,反应前后氧载体反应活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半工业化流化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低热值、高灰分油页岩的燃烧实验,通过对床温以及分离器出口烟气成分(包括O2、H2O、CO2、NO和N2O)的测量,详细分析在稳定连续的燃烧状态下,床温分布以及气体产物的生成规律,床温和分离器出口O2浓度对N2O和NO排放量的影响,着重对N2O和NO的氮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床温升高,NO和N2O排放量逐渐降低,NO和N2O随着烟气中氧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对N2O和NO的主要气相生成反应和分解反应进行机理分析,得出NO重要分解反应的产物之一为N2O,NO和NO2是生成N2O的关键反应物;另外,油页岩中所含CaO对N2O还原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床温和氧化自由基团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结果表明,床温达到850℃以上运行时可使氮氧化物总转化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过量空气系数不能过高是保持N2O和NO排放量低的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传统单移相控制方式下进行功率传输时的回流功率,在传统单移相控制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对称占空比移相控制方式,该方式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不对称,不仅可以扩大传输功率的调节范围,还可以减小功率传输过程中的回流功率与电流应力。分析传统单移相控制与所提出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并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工作模态分析以及建立稳态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传统单移相控制和所提控制2种方式下的回流功率,所提控制方式下的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相对较小,传输功率调节范围扩大。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非对称占空比移相控制方式在减小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回流功率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直流输电系统有接地极返回和金属回流线两种返回方式。采用金属回流线返回时,为节约线路走廊,直流线路可与金属回流线全线同塔并架,而全线同塔并架线路经济性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首先分析直流线路、接地极、接地极引线以及同塔并架线路的造价指标,其次对比两种返回方式的经济性,最后给出两种方式的投资临界点。研究表明:对于短距离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全线并架金属回线的返回方案具有经济优势;对于长距离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接地极返回方式具有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8.
沉降炉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质再燃可以获得70%左右的脱硝效率。在1373 K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棉秆、麦秆、梧桐木和松木的再燃脱硝效率均有提高。为保证较高的脱硝效率,再燃区过量空气系数、再燃比以及停留时间应分别为0.6~0.8、20%和0.7 s左右。同时,燃料粒径对脱硝效率影响不明显。而随着NO初始浓度的增加,脱硝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电流体动力等离子体发生器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电流体动力(EHD)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常压等离子体可把电能转化为周围气体的动能.从而加速表面气流的流动.目前EHD等离子体发生器能量转化的具体物理过程仍没有得到合理解释而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沿面闪络问题亦制约着其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分别测量了对称结构EHD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空气和氮气环境下的电气和EHD特性,讨论分析了EHD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能量转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对称结构EHD等离子体发生器可工作在"推"模式下,且负离子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似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本文研究了表面封装对等离子体发生器沿面闪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封装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沿面闪络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0.
金具电晕辐射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金具上电晕放电辐射电磁波极化方式和横向分布特性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电晕放电在地面上产生的场是干涉场,金具的电晕辐射模型可用短振子天线来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