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建华  陈伟  黄宝森  邹雄  徐鹏 《土工基础》2023,(6):908-914+949
针对绍兴某地铁淤泥质软土深基坑工程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的特点,构建了基坑信息化监测系统,通过分析采集到的基坑围护墙体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研究深基坑围护结构和周边地表的变形性状。结果表明:(1)淤泥质软土深基坑围护墙变形大,尤其在最后一层土方开挖至底板施工完成期间,变形尤为显著,基坑端头井良好的空间效应有效控制变形;(2)在基坑偏压和坑边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淤泥质软土基坑不同部位围护墙变形特征差异明显。同时随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大,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所受压力不增反减,水平和竖直面上各道支撑轴力也表现出明显的联动性;(3)坑边地表沉降分布近似符合基坑开挖工程的Peck地表沉降规律,最大沉降点距基坑围护结构边的距离xmax取值范围为8~13 m(0.5h~0.9h),计算得到Peck公式中曲线拐点σ值为4 m~7 m。  相似文献   

2.
以钱江隧道江南盾构试验井基坑为工程背景,分析并对比了钱塘江畔富水砂层中顺逆作结合法基坑和顺作法基坑的变形性状,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该地区逆作法基坑的变形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顺逆作结合法对基坑围护结构侧移和墙后地表沉降的控制能力介于逆作法和顺作法之间;2顺作法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埋深(Hm)大于顺逆作结合法基坑和逆作法基坑,三种方案的Hm几乎落于开挖面以上8m和开挖面以下7m范围内;3随着开挖深度(He)的增加,顺逆作结合法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逐渐增大,顺作法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形态由梯形逐渐变为凹槽形;4对于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逆作法基坑约为1.5He,顺逆作结合法基坑约为2He,顺作法基坑则为3.5He。  相似文献   

3.
以某地铁深基坑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及施工监测进行研究,分析深基坑开挖过程对支撑体系及围护桩的影响。用有限元软件GTS NX对地铁深基坑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根据监测内容分析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钻孔灌注桩+刚支撑"这一围护形式在地铁深基坑中的应用表明:桩身变形量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紧密关联,呈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U"形变形特征;桩顶水平位移初始开挖时较小,在第一次开挖结束后增大,第二次开挖结束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小,且趋于稳定;支撑架设不及时或支撑强度不够,都会引起周围土体向基坑内侧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某地下商城逆作法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深层土体测斜、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监测建议。实测表明:墙体测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土体测斜、地表沉降情况,三者变形存在统一性;墙体测斜在基坑开挖后期达到最大值,建议在基坑开挖后期加强对墙体测斜监测;逆作法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适合杭州地区基坑工程采用。该研究成果可为杭州及其他类似地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对防止基坑事故,避免资源浪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软土某深基坑开挖的实测性状和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杭州某深大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并对主要监测结果作了分析。实测结果表明:深厚软土地基大型基坑的水平位移偏大,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结构变形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效应,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基坑的"蠕变"现象明显;坑外地表沉降呈抛物线型分布,沉降影响范围大于开挖深度的1.5倍,最大沉降位于坑外约0.62倍挖深处,最大沉降值约0.37倍挖深,最大沉降约为最大水平位移的0.3倍。  相似文献   

6.
周勇  叶炜钠  高升 《岩土工程学报》2018,40(Z1):141-146
对兰州市某地铁站深基坑桩顶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变形进行跟踪监测,分析其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随基坑开挖逐渐增大,靠近内支撑的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较平缓;桩体水平位移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先快后慢、先陡后缓的变化趋势,距桩顶2/3处会出现水平位移最大值;距离基坑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变化速率越快。最后借助有限元软件Geostudio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监测结果较为接近,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设计方案和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燕  时宇 《河南建材》2021,(6):12-13
通过监测地铁深基坑的桩顶和桩体的水平位移以及地表的沉降情况,对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监测结果.模拟数值和监测数值的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十分接近,并且变化的规律相同.这进一步表明设计方案与有限元模型具有同样的可靠性,对后续类似项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武汉某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协和医院外科病房大楼基坑场地狭窄、周边环境严峻、地下水位高、基坑土性差、开挖面积及深度大,基坑采用了上部放坡卸载、钻孔灌注桩排加三排预应力锚杆的支护体系,地下水采用悬挂式竖向隔渗墙和坑内中深井降水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并运用信息化施工管理技术,对周边环境及支护体系在施工期间进行了监测,基坑的支护变形及周边构筑物的沉降变形随着降水、开挖而有规律地变化,在地下室底板浇注完成后,基坑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区大尺度深基坑变形性状实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现代传媒广场大尺度深基坑(面积为33500 m2)为工程背景,并收集了该地区11个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顺作法施工的方形基坑(长宽比1.01~2.68)及至少23个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的长条形地铁车站基坑的实测数据,全面地对比分析了苏州地区采用不同挡土结构、不同形状的大尺度深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结果表明:1方形基坑连续墙最大侧移值(δhm)平均值为0.08%He;地铁车站基坑连续墙δhm平均值为0.20%He;2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的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埋深(Hm)分别落于(He-10,He+5)和(He-7,He+8)范围内。采用混凝土支撑的基坑的Hm稍小于采用钢支撑的基坑的Hm;3同样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的本工程方形基坑和长条形地铁车站基坑的墙后地表沉降最大值(δvm)的范围分别为(0.01%~0.09%)He和(0.04%~0.27%)He。地铁车站基坑墙后地表沉降影响范围约为4.5He,大于方形基坑墙后地表沉降的影响范围;4本工程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δvm/δhm的范围分别为0.13~1.07和0.22~1.65;5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的立柱隆起值(δcu)分别为(0.07%~0.26%)He和(0.10%~0.23%)He;6大尺度方形基坑和地铁车站基坑表观土压力包络线峰值分别为0.80γHe和0.87γHe,皆出现在开挖面以下(0.21~0.64)He处。采用Terzaghi和Peck及日本土木学会建议的土压力分布模式会显著低估该地区大尺度深基坑表观土压力峰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上海某地下通道的小型深基坑工程监测数据,结合上海软土基坑的变化规律,对上海地区小型软土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做了全面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上海地区小型基坑的设计与开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尤文贵 《福建建筑》2010,(8):68-70,77
本文首先对国内有关研究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了简单的总结,并结合工程实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相邻深基坑同时开挖对彼此的变形性状影响,其结论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湿法开挖即保证基坑开挖面高于地下水位的开挖方法,主要运用于开挖条件受到严格限制情况下的深基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深基坑全程开挖的变形监测结果探讨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程度、变形规律、结构安全控制标准及受时空效应影响程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工程界所熟知的一个概念,特别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未来的地下空间开发将无法绕开地铁保护这一课题。以上海某些地质情况类似,多个开挖深度相同,且邻近地铁的深基坑群施工为例,分析讨论在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在不同深度开挖时对邻近地铁区间段变形的影响,以期为类似群坑开挖施工提供经验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基坑不均匀开挖对深基坑变形特性影响,文中以苏州某长条隧道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现场实测总结分析基坑不均匀开挖对深基坑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基坑开挖深度不均匀,导致深基坑变形在时空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基坑各部分实际工况并不一致,未开挖至基底部分会对已施工完毕部分造成扰动,促进变形进一步发展。基坑长边中部位置围护桩侧向位移明显大于端部。地表沉降沿开挖深度变化方向呈现不均匀沉降。文中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基坑的设计施工和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外滩596地块超深基坑紧邻地铁9号线区间隧道及一系列管线和建筑物。为控制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尤其地铁隧道)的影响,本项目设计采取分坑顺作、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钢支撑轴力补偿体系、被动区加固、抽条分块开挖等系列措施。实测结果表明,远离地铁侧的地下连续墙最大变形为45.6 mm,邻近地铁侧地下连续墙最大变形为17.2 mm,邻近地铁隧道的最大隆起量为12.9 mm。所采用的设计方案满足了地铁的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紧邻深基坑某历史建筑变形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某历史建筑物紧邻深基坑工程,通过对历史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采用了新型组合桩对老建筑进行全面的基础托换加固、邻近深基坑工程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并对历史建筑沉降整个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周边历史建筑的沉降,在基坑开挖阶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监测结果也表明地下墙施工阶段引起的沉降量也是不容忽...  相似文献   

17.
基坑开挖易引起周边地层移动,导致邻近地铁车站和隧道发生不可忽视的结构位移。文章以新城大厦二期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南京地铁二号线奥体东站和奥体东站~兴隆大街站区间隧道的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详细研究了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变形影响,得出了一些对类似工程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何长春 《山西建筑》2015,(10):60-61
以激光位移计在成都地铁某车站基坑的应用为例,对该深基坑变形监测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深基坑的变形情况及其发展趋势,为深基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在施工开挖期间所观测到的测斜和沉降结果,分析了其变化的规律、墙体变形与土方开挖以及钢支撑架设时机的关系,旨在为今后类似支护结构(连续墙加内支撑)的基坑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依托南京地铁1号线某基坑工程,实测分析了围护结构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周边地表沉降等随土方开挖、支撑设置等因素变化的规律。实测结果分析表明,围护墙最大位移位置随着开挖的进行逐渐下移,但基本在基坑开挖面以上,位于基坑深度约3/4处;基坑开挖深度较浅时,支撑轴力基本维持不变或变化缓慢,随着土方开挖,相应位置处钢支撑轴力也随之增大,垫层浇筑完成后,支撑轴力基本趋于平稳;周边地表沉降具有较明显的沉降快速发展阶段、缓慢下沉阶段和逐渐稳定3个阶段,在基坑垫层尤其是底板浇筑后,周边地表沉降趋于稳定,其变化规律和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支撑轴力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