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崩塌落石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危岩体进行防护治理十分必要。针对某水电站厂区自然边坡高位危岩体的安全防护设计开展研究,利用无人机航摄建立了高精度三维边坡模型,运用Rockfall数值软件模拟分析典型危岩体高危险区的落石运动特征与受灾影响范围。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以被动防护网为主的防护方案及其主要技术参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防护效果,定量确定了最优参数的防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厂交通洞上方的灌溉渠沿线设置一道高度为6 m、张拉长度100 m的RXI-150型被动防护网可有效优化危岩体落石的动能分布序列,显著提高落石拦截率,降低厂区的落石灾害风险,取得了良好的防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该水电站边坡工程的防护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类似工程设计与落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17日,重庆市云阳县老县城后山的五峰山峰顶及南坡发生顺层基岩滑坡-五峰山滑坡,严重威胁老城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派出工作组对该没坡进行踏勘后提出了应急处理措施,被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用。其措施主要有:撒离险区居民、对滑体及危岩体进行监测、工程处理措施等。工程处理措施应本着安全、快捷、方便,尽可能减少损失的原则进行。有两种方法可选择:①沿危岩体中的裂缝埋置炸药爆破,使危岩体下滑,然后进行抗滑处理;②设置钢绞线防护网和抗滑桩。当地政府经过慎重研究,采取了①方案,对危岩体进行了成功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以西南某高边坡崩塌为例,针对高边坡危岩体采用分区的方法进行稳定性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治理措施应因地制宜,对不同分区提出了清危(清方)、被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加强锚杆、格构锚杆护坡等治理措施建议,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国平  孟顺 《人民长江》2018,49(24):36-38
杨房沟水电站枢纽区高边坡危岩体量多面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稳定性差。为保证枢纽施工安全,需对高位危岩体展开治理。高位岩体治理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在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踏勘采取综合措施,比如开挖清除破碎岩体、锚杆支护浅层裂隙岩体、挂网混凝土、主被动防护网,保证了枢纽区自然边坡岩体稳定,实现了高边坡治理安全零事故目标,有效保障了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理论公式法及离散元数值模拟法对藏区G317沿线裕丰岩上部失稳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危岩体破坏过程模拟分析,得出理论公式法和软件数值模拟,可以更有效地对危岩体进行防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6.
对汶川G213国道内侧某危岩体形成机制、稳定性及运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危岩体稳定性受结构面控制,地震是引发危岩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其运动速度及冲击能随坠落高度增加呈增大的趋势,治理工程宜采用主动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场地质调查方法,确定了研究区边坡危岩体的成因及破坏模式,在对危岩体稳定性做出定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与定性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并有针对性的对危岩体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营盘山陡崖边坡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分析区内危岩体稳定性,采用Rockfall软件模拟危岩体失稳后滚石的运动路径。通过建立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稳定系数与差异系数二元评价体系,对危岩体的失稳概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锦屏一级水电站为双曲拱坝,最大坝高达305 m,总库容为77.6亿m3,装机容量为6×600 MW,左岸和右岸30余个高危岩体形成对电站施工的安全威胁。文章介绍防御高位危岩体初期施工保后期安全的被动防护网快速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花石崖危岩体位于金沙水电站坝址上游0.9~1.5 km处的右岸崖顶,规模较大,前缘稳定性较差。该危岩体不断崩塌,崩塌物质大部分运动到其下方江边花石崖崩塌堆积体前缘,对其形成加载,进而影响到堆积体的稳定,造成崩塌堆积体失稳,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从危岩体形成机理、分区及破坏模式分析入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对各分区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后对危岩体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危岩体危害程度是指度量致灾体的活动程度、活动特征、地理分布及其对受灾体的影响程度。它不仅与危岩体稳定性有关,还与其危害对象、离危害对象高度、危岩体规模有关,其它情况相同下,规模越大、高度越高其危害越大,即危害程度级别越高。通过对已建及在建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系统研究,建立一套危岩体稳定性评价、危害程度分级体系,根据危害程度分级提出危岩体防治措施一般选取原则。首先根据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所影响水工建筑物级别、部位、人员密集活动程度对危害对象进行分级,然后根据危岩体自身的稳定性、规模及其离危害对象的高度建立危岩体危害程度分级方法,提出危岩体防治措施一般选取原则。将该方法应用于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建的大多数水电工程环境边坡危岩体评价及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山地地形分布广泛,山体危岩崩塌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裂缝角度、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等因素对危岩体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运用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对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的赤水河深切"V"型河谷的某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危岩体安全系数随着裂缝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裂缝角度小于55°时,危岩体安全系数减小速度较快,裂缝角度大于55°时,安全系数减小速度较慢;危岩体安全系数随水平地震系数或垂直地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为线性减小趋势;水平地震力对危岩体的危害程度高于相等大小下的垂直地震力。  相似文献   

13.
DR2危岩体位于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左坝肩880~1 010 m高程的陡壁上,主要发育有2组卸荷裂隙,危岩体与后缘完整岩层已基本分离,其稳定性直接威胁到电站施工期与运行期的安全。本文通过对危岩体的整体倾倒、滑移的计算分析得出危岩体整体稳定,但存在局部倾倒的危险的结论,并采用Good Man-Bray法对其局部倾倒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终制定出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危岩体常发育在高陡边坡的危险隐蔽地带,传统勘察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勘察难度高等缺点,快速、便捷地识别高陡边坡危岩体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黄登水电站重要建筑物边坡开口线外危岩体隐患排查结果为研究基础,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构建1∶500的三维实景模型,结合机载激光雷达(LiDAR)遥感测量技术获取研究区内高精度的LiDAR点云数据及光学影像数据等成果,搭载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平台,建立危岩体解译标志,获取危岩体的结构面产状特征并开展野外详细调查及解译成果复核工作,复核工作证明前期遥感测量技术准确率强,解译成果可信度高。同时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危岩体的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得出研究区内危岩体主要发育在1 609~1 963 m高程,多数危岩体所在的边坡坡度为40°~70°,危岩体发育以正南向为主,并且河流水系与人类工程活动对危岩灾害的发生也具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对水电库区高位危岩体的隐患识别及成因分析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肖圣亮 《江西水利科技》2019,45(5):346-351,390
我国山地地形分布广泛,山体危岩崩塌是山区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为了研究不同裂缝角度、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等因素对危岩体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运用最大周向应力准则对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接地带的赤水河深切"V"型河谷的某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危岩体安全系数随着裂缝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在裂缝角度小于55°时,危岩体安全系数减小速度较快,裂缝角度大于55°时,安全系数减小速度较慢;危岩体安全系数随水平地震系数或垂直地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且为线性减小趋势;水平地震力对危岩体的危害程度高于相等大小下的垂直地震力.  相似文献   

16.
水电开发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带,坝址区两岸大多基岩裸露,山高坡陡;在风化、卸荷等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工程开挖区及开口线以外自然边坡表部往往存在较大数量的危岩体。目前,水电建设逐步向西部纵深开展,危岩体问题愈加突出,这些“高悬”于枢纽建筑物上部的危岩体存在高位崩塌的潜在危险,威胁施工期人身安全及运行期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对枢纽区自然边坡及危岩体采取一定的治理及防护措施是必要的。将对危岩体发育条件、特征、形成机制、危害性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希望冀此文引起众多参与者对危岩体危害性及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视,同时希望相关研究可为后期水电开发中危岩体防治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雅砻江右岸雅江县城北危岩体为例,在分析危岩体所处的地质环境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危岩体变形特征,将危岩体划分为4个危岩带,分别对每个危岩带变形特征与破坏模式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取样和分析,并对危岩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根据各危岩带不同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提出了"分段治理、主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可为认识该类危岩体的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滑塌式危岩体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和失稳机理。以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27# 危岩体为例,利用离散单元法对滑塌式危岩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破坏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滑塌式危岩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后,失稳块体的运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准备阶段、加速 下滑阶段、滞留稳定阶段。结论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块体以滑动为主,滚动为辅的失稳规律,为危岩防灾 减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渝利高速铁路线址经过边坡所发育的危岩体成为铁路施工及运行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详细勘查危岩体边坡的变形破坏迹象发现,该地区危岩体的发育机制具有明显的链式规律。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了影响危岩形成的主要因素和过程。并以五龙场隧道入口边坡危岩体为例,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高陡危岩体稳定性评价难度大的问题,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危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及工程地质分析相结合,对危岩体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将危岩体三维激光扫描点云及倾斜摄影模型导入达索3DExperience(3DE)平台,采用自主创建的结构面模板准确识别结构面信息,进而利用结构面空间模型互相切割形成定位三维块体,可确定块体的空间位置及规模,并进行块体形态分析、块体体积测量与计算等应用。该危岩体结构面识别及块体分析方法可为其他工程危岩体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