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眼看要到两个“千年”的交替时刻,IT舞台上的锣鼓声敲得一阵紧似一阵.前段时间“梦想家中文网站”才搞了个“七十二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现在又有了“中国网络小姐”和“中国网缘小姐”的竞赛.说实话,这样的活动我一直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意义何在.想一想,在北京、上海这种一出门就样样有的大城市里测试“网络生存”,看看被测试的人有没有本事吃饱肚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真的想试试网络生存的能力,就应该把测试者送到深山老林里,瞧他有没有能耐订购到“永和豆浆”’.  相似文献   

2.
禾水 《互联网周刊》2005,(40):76-76
近期关于网游的新闻突然间铺天盖地起来。不过这回不是某某公司的游戏又Online公测或终身免费之类的新闻炒作了,而是有人要站出来准备拿网游成瘾问题和这些财大气粗的运营商们在公堂上决一死战。之所以能引人侧目.主要是因为整个事件意义重大.从个人,商业已上升到了社会范畴.结果会是怎样目前还很难预测。回放一下整个事件大概有三个重要场景,导火索源于2004年底,一名13岁的男孩张潇艺,在网吧上网36小时后,从一栋24层高的楼顶上纵身跃下,并留下了一部8万字的网游笔记《守望者传》。一时间,围绕着像张潇艺这样因网游成瘾而走上不归路的报道此起彼伏,最不平的学生家长们再也无法沉默.与媒体一起站到了讨伐网游行列中。从网游影响孩子学习到“电子海洛因”,网游“吃人”等言论步步升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张潇艺的不幸脱不开干系的《魔兽争霸》运营商暴雪公司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3.
一位个体户拿着五万元来到某市经济信息中心,要求找一个好项目,适合他的“好”项目一时找不到,这位个体户只好怏怏而去.在某大城市的一次信息交易会上,一位镇经委副主任迫不及待地买下与台商合资生产加硫鞋的信息,而那个镇既没有鞋厂也没有制作加硫鞋的专业人员.一位在某信息部门工作的负责人说,去年平均每天都有几个人来这个部门找项目,前年更多.这些来找项目的人大都要求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投资不大,最好当年见效、  相似文献   

4.
在产业内部,可以称他们为“工人”或“蓝领”,但从全社会角度看,他们的工作性质还是应该属于白领阶层。  相似文献   

5.
一位CEO曾说:“CEO只做两件事,接接电话和打打球。”然而,某医院的一位CIO却说:“我们信息化中最重要的工作是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拥有特效摄像头的朋友.可以在视频聊天中轻松玩出一些“花样”,比如给自己的视频上加个相框等。而对于使用普通摄像头的朋友来说.难道只能眼巴巴看着?虽然我没有找到能完全解决的方法,但在QQ等聊天软件中还是可以实现一些漂亮的视频特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吴瑜 《网友世界》2014,(16):182-183
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应用注意规律,不断地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一间普通的办公室,我见到了颇有名气的“走进中关村”个人网站(网址:WWW.intozhgc.com) 站长徐捷。 1999年4月17日,徐捷将其网上信息的转载权有偿转让给《中国计算机报》InfoWeb网站,开中人个人网站信息有偿转让之先河。时隔一个半月,徐捷正忙着与某大众媒体非法转载其文章打官司。此事未了,又听说主页留言薄被黑客善意地“黑”了。徐捷觉得此事有些新闻价值,(毕竟个人网站被“黑”的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公证云应运而生,网络数据存证、取证或不再愁 有人在微博上转传了一些谩骂、污蔑你的信息,你向微博服务商投诉,并要求该人向你道歉,但此人马上删除了信息,不承认曾经毁谤你.你拿不到任何确切的证据,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必应搜索通过创新的方式更有效组织搜索结果的展示方式,帮助用户更快获取所需信息。  相似文献   

11.
12.
日本漫画家有个奇特观念:“日本人必须比敌人长得漂亮。”在日本动漫中,日本人永远具有一副闪闪发光的大眼睛。眼睛尺寸大到与脸不成比例,甚至大得有点残疾。日本人认为这样叫漂亮。问题在于,“女为悦己者容”,比敌人长得漂亮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3.
263首都在线最近推出了全新时尚女性站点——“漂亮女人”(http://woma.263.net)。 负责筹划和建设这个女性频道的是一位男性。他说,目前中国网民已飙至890万,公众上网热情和速度成倍增长,随着中国电信部门网路速度的提升等上网条件的改善,有人预测中国网民将会跃升至2000万。而人数的增加势必改变现在网上“阳盛阴衰”的性别比例,而这些特定群体对特定信息是最有需求的。因此以“领导时尚、生活节奏快而追求情调的白领人士”为对象的“漂亮女人”应时而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移动于5月18日和加拿大RIM公司联合宣布,在中国推出“黑莓”(Blackberry)移动电子邮件服务。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宣布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手机邮箱”服务,该业务和“黑莓”服务相似,属于加密邮件推送业务。据了解,中国移动的“手机邮箱”和“黑莓”服务都主要面对集团客户市场, 主打中高端商务人士。两家公司宣称,该服务初期阶段将主要针对在华的跨国企业。中国移动计划不久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出黑莓服务,并将对针现有用户出售支持黑莓功能的 SIM卡。RIM称,中国移动将向用户提供黑莓手机和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er软件。无独有偶,中国联通也于近日推出了类似的服务,并将其命名为“红莓”。联通方面称,  相似文献   

15.
对于Google,如果你已难以舍弃,就会意识到搜索引擎的强大动力。由十指敲击出的“搜索力”正在激发网络经济的潜能,它比短信所引发的“拇指经济”更加持续。 传统网络企业总在等待着被关注的那一刻,搜索服务则完全出于用户的主观意愿,当互联网第二阶段的特征由被动的“注意力”,上升为主动的“搜索力”,中外搜索技术提供商各有差别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便成功的放大了互联网的商业利益。 看看2004年中围绕搜索引擎的市场纷争,那些曾经舍弃搜索的门户网站开始再次为这个技术领域付出热情、投注资本、改变战略,也正是他们过去的忽视和犹豫,成就了Google、百度这些搜索企业的影响力。 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今天的搜索领域早已不能与多年前同日而语。技术的进步仅仅是一个方面,Overture、Google、百度、慧聪,它们凭借大海捞针的技术从互联网这个“眼球经济”里网到了大鱼。更为重要的是,搜索企业如日中天的气势也令那些规模庞大、不可一世的门户网站感受到潜在的威胁。已经发生的收购、合作并不只是由于门户要倚重搜索企业的技术实力,这更是它们出于维持搜索市场格局的战略考虑,以防Google们一家独大,最终威胁到门户自己。 下一代搜索技术的到来还是遥遥无期,技术突破随时都会令这个技术致胜的领域变换格局,但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搜索形成产业,像Google一样,活跃在这个领域的企业都坚信自己正在改变互联网,它们引发的“搜索力经济”也与“眼球经济”一样具有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注意力经济”可以说是目前中国IT 圈子中最热的一个名词。从它被国人知晓到今天的全中国一片红火局面,应该不会超过400天的时间,但“注意力经济”及其给中国年轻知识分子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用“流行感冒”来形容是绝对不为过的。这种“流行感冒”的传染源既包括一些所谓的独立评论家,也包括那些从大洋那边“拿”钱回来的精英人物们:传染方式则是报纸、电视各类媒体连篇累牍的添油加醋的炒作;中  相似文献   

17.
虽然苹果的Appsiore里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各类软件,但是其中绝大部分都在预谋着从你的口袋里挣钱花,因此有人说玩iPhone4就是玩美金,想要真正地玩转.Phone4,“越狱”(JailBreak)就成了必经之路。通过“越狱”,你可以拥有更高的用户权限,从而实现一些苹果公司不允许你触碰的功能。当然,权限越高,使用风险也会越大,“越狱”还是“不越狱”成了每一个iPhone4用户都要纠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向社会公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下简称《指引》),以规范和引导电子支付的发展。按照《指引》规定:“银行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客户办理电子支付业务,除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人民币。”对于这项政策的出台,一些人拍手叫好,认为这样保证了网上购物的安全;而一些人则头痛不已,认为这给电子支付带来了麻烦。那么,《指引》到底是电子支付发展的“护身符”还是“紧箍咒”呢?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小学生玩游戏利弊的问题,社会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对学生玩游戏深恶痛绝;一种是理直气壮地强调玩游戏利大于弊。这两种观点分别来自老师和学生。我们在做本期专题时发现,对立的双方,也有一个共识——大家都认为玩游戏利弊的关键不在游戏本身,而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及学生如何提高自制力。这个共识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扬长避短,使游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好伙伴。欢迎读者朋友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在学习电脑时都面临着学什么的选择,学习电脑到底应学“应用软件”还是学“语言”呢?笔者就此问题电话采访了国家教委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陈美玲主任。陈主任说:“这不是一个简单层面上的问题。拿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来说,就面临着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而学校更多地是在培养应用人材。因此,学校也主要是从应用软件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电脑、使用电脑。”对于这一问题回答也在随着每个人的工作环境以及应用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是学“应用软件”还是学“语言”,只有持之以恒,才能领略精彩的电脑世界。看看下面朋友的见解,可能对您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