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5.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2016,(3)
正In the 1980s,when China was experiencing the unprecedented tid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which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I had the honor of working along with Chen Zhanxiang,also known as Charles Chen,for many years after my studying in the UK.I was 相似文献
6.
7.
8.
<时代建筑>杂志创刊人和历任主编之一王绍周教授,不幸因病于2008年1月1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8岁.正值我们准备<时代建筑>杂志100期庆典并计划为他颁发<时代建筑>特别贡献奖"之际,噩耗传来,让人分外悲痛.我们深切怀念王绍周教授,钦佩他为<时代建筑>杂志创刊所做的开拓性工作,衷心感谢他为<时代建筑>杂志所做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国不断增加的认知症老年人群对专业认知症照料设施提出了迫切需求。既有研究表明,康复花园是认知症照料设施中支持老年人身心疗愈的重要空间载体。美国认知症照料设施发展较早,在康复花园的建设和研究上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简要回顾了美国认知症康复花园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认知症老人对康复花园的需求与设计原则。基于对美国12所不同规模和类型的认知症照料设施康复花园的实地调研,归纳了美国认知症康复花园的规模和布局特征。结合案例花园实际使用效果,总结出了美国认知症康复花园的6个设计特色,包括:室内外空间协同设计、注重空间“自明性”设计、设置丰富的活动设施、打造多层次过渡空间、营造不同私密层级的休憩交往空间,以及鼓励老年人参与花园维护。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认知证照料设施康复花园的设计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老去世已有7年,今年也正是龙老的百年冥寿,作为他的学生,谨以此文表达久在心中的纪念之情。20年前,当早年留学日本、已逾80高龄的龙庆忠教授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许多人在议论,也有人以为是老人的一时冲动,可一直到老人以94的高龄去世时,龙老一直是把交纳党费作为一件大事认真去做的。如果了解龙老的人,就会知道这是龙老一生的追求和向往。龙老生于1903年7月3日,自入党后,他就把自己的生日改为7月1日,与党同庆。许多学生参加过龙老的生日晚会,龙老像孩子一样高兴和单纯的场面十分令人感动。龙老东渡日本留学,就是抱着“科… 相似文献
13.
钙元素对地聚合物凝胶结构的形成影响显著,根据含钙量的不同可分为高钙体系(C-A-S-H)和无钙体系(N-A-S-H).基于Materials Studio软件,用Amorphous Cell(AC)模块构建了N-A-S-H和C-A-S-H凝胶结构模型.在Universal力场下,对2个凝胶结构模型的稳定性、动力学轨迹、微观表征及弹性模量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N-A-S-H和C-A-S-H凝胶结构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由于钙元素的存在,无定形态体系出现了向晶体转变的特征,并对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产生正向增益. 相似文献
14.
15.
16.
本文回顾了著名建筑评论家和杂志编辑曾昭奋先生,在改革开放后对中国建筑创作的贡献。曾先生在打开窗口、编辑《世界建筑》之余,不遗余力地推动岭南建筑的发展,他是中国本土建筑评论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7.
18.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是9幢近代建筑,而其中7幢为柳士英设计。柳士英设计的建筑主要体现的艺术特征是:表现主义,维也纳分离派,中国传统元素。柳士英也是湖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正尊敬的孟先生、各位在座的同行、学友们:今天我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来回顾我们敬爱的孙筱祥先生的一生。我是1956年入学,孙先生是1957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调到园林学院做我们的老师,记得孙先生曾经给我们做过一次专业特点的学术报告,他说作为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你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既要有艺术修养,又要掌握专业的科学性。记得他曾经谈到,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掌握1 000多种植物,才配得 相似文献
20.
赵大壮先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博士,不幸英年早逝;他的“北京奥林匹克建设规划研究”为北京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确立了清晰的目标与路径,为北京的体育设施建设确立了基本原则的框架,他所概括的“通过国际性的大型体育赛会建设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展示城市形象;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应坚持分散为主、适当集中的原则,并充分考虑赛会之后的有效利用”,也为其他城市举办大型赛会的规划建设明确了方向。作者追忆随导师学习期间的二、三琐事,记述大壮博士平易近人的性格、执着的追求和学术上的远见卓识,表达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