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关于稻米通风低温储粮的现状与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米通风低温储粮的现状、通风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粮堆通风工艺、保冷技术和保持储粮品质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应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冷源,辅以机械通风,采用隔热、防热、控温技术措施、程序化管理和应用微机预测粮温和优化储粮方案,得出隔热低温仓T_(粮均)=16.4℃,通风低温仓T_(粮均)=18.4℃,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保持储粮品质和新鲜度。并对隔热低温仓、通风低温仓的效果、效益作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堆脚防潮、货台防鼠、芦席挂边、防护剂拌粮、机械通风和PVC双面涂塑革架空盖顶六项技术措施,建立稻谷露天储粮试验堆,按传统方式建立露天对照堆,选用房式仓常规储藏作为对照仓。从1990年10月进行了两年的贮存试验,进行了较全面的品质变化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六项技术措施的露天储粮方法,能有效防潮、防虫、防霉、防鼠,且能较好地保持储粮品质,其综合储粮效果基本接近于房式仓的储粮效果,是缓解仓容不足,安全储存稻谷的有效可行措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型楼房仓控温储藏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粮食物流技术发展要求,结合大型楼房仓建设与应用,对其粮食储存及出入仓工艺进行探讨.根据楼房仓多层储粮的结构特点,利用顶层楼层建筑结构特点及其储粮为1楼和2楼起到的隔热保温作用,配合采用低温季节对储粮进行蓄冷、气温回升前隔热保冷、夏季局部环流通风降温的综合控温技术,从而使楼房仓1楼和2楼不使用任何制冷设备,储粮全年达到准低温储藏状态,实现绿色储粮和生态储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准低温仓的控温控湿要求,仓库改建的控温条件和控湿条件以及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措施。使高水分粮食通过采用干燥、通风技术将水分降低后,其储粮温度和水分都能控制在准低温仓要求的低限水平,以延缓粮食陈化,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6.
应用机械通风达到低温要求后,选择最佳降温降水时机,采用控温技术,排除仓内、粮层内积热,延缓粮层内冷空气上升速率,以保持储粮品质;并介绍通风降水时机选择的湿度条件、温度条件,防止无效通风。  相似文献   

7.
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准低温仓的控温控湿要求,仓库改建的控温条件和控湿条件以及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措施,使高水分粮食通过采用干燥,通风技术将水分降低后,其储粮温度和水分都能控制在准低温仓库要求的低限水平,以延缓粮食陈化,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准低温储粮的优点和基本参数要求,并结合设计实例,介绍了散装糙米准低温仓制冷负荷的确定,制冷设备的配置及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建立和分析了储粮通风过程中粮堆热量和质量传递模型,对储粮保水降温通风原理和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艺参数和操作条件,并通过实仓试验证实了保水通风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粮库偏高水分粮"储藏难"与长期储粮"失水多"的管理难点,依据生态体系的储粮原理,提出应用储粮通风、补冷控温等技术集成的"表干内湿、控温保水"储粮新工艺。选择中储粮铜川库15号仓为试验仓、16号仓为对照仓:15号仓按照储粮新工艺要求,运用降低表层粮堆水分、控制粮堆低温等技术,使度夏期间平均粮温不超过17.5℃,对7月下旬的少量蛾类害虫采取2次防护作业,实现了准低温安全储藏;16号仓开展安全水分玉米的常规储粮,度夏期间平均粮温较高,局部超过30℃,6月份开始生虫,其间采取2次防护作业、1次熏蒸作业。对郑州某粮库进行验证试验:2019年3月间按"表干内湿"工艺要求,对9号仓偏高水分玉米实施80 h的吸出式通风,再利用空调控仓温、内环流控粮温等措施,到8月下旬玉米仓温为23℃,整个粮堆松散、粮情稳定,避免了出现反复发热、处理不及的局面。两地试验结果表明:"表干内湿、控温保水"储粮新工艺较好解决了粮库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偏高水分玉米安全储藏的目的。同时讨论了偏高水分粮储存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储粮新工艺保管偏高水分粮的应用效果、经济效益。储粮新工艺简化了偏高水分粮保管环节,提高了粮库的储粮稳定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通风低温与保护剂的发展现状,促进二者有效结合,探讨华南地区利用冬季通风降温,对提高和延长保护剂药效效果。经在防效、残留和残效的测定结果表明,采取通风降温并适当隔热,防虫磷、凯安保不仅药效提高,且有效期延长,尤以防虫磷显著,肯定了通风低温与保护剂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浅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流体力学理论为依据,对习惯使用的空气分配器进行研究改进,解决了老式地槽通风空气分配器开孔率低、空气射流角偏小、分配器附近粮堆空气损失过大等问题。新研制的空气分配器采用双层空腔,形成缓衡空间,提高了气流射流角,降低了分配器附近粮堆内空气阻力,提高了开孔率,使粮堆静压均衡层提前出现,具有均匀送风性能,并获得明显的通风降温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半循环法、连续循环法和间断循环法,将高温低湿的小麦与低温高湿的玉米粮仓密封联接循环通风调质技术加以推广应用,受到普遍欢迎。小麦、玉米同时达到安全储存的标准,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用的普通U型通风道采用CFD技术,对高大平房仓的机械通风降温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动态数值仿真.研究表明:改进后的小u型通风道采用反对称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粮仓的实际温度场特征,改善了通风均匀性,消除了通风死区,有利于降低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收购的高水分粮食数量大,必须烘干凉晒处理。本文采用箱式揭膜通风降水处理高水分粮食,对潮粮一次入库后,不用烘干和凉晒,用箱式揭膜通风在气温低,相对湿度小的情况下强行通风降水。经大面积推广应用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9种机械通风降水系统的研究,优选出全敞式地槽鼓风降水系统、地上风道鼓风降水系统、排风扇等负压通风降水系统等三类通风降水系统。对含水量为16~17%的玉米进行试验,能够有效地降低到安全水分13%,对保持储粮品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其风网设计较为合理,气流分布较为均匀。通风降水系统中,单位风量、管道风速、表层风速、静压、开孔率、途径比等测定数据均符合设计要求,具有效果好、能耗低、费用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